经历2022年两轮“破净潮”之后,银行理财市场在2023年呈现回暖态势,年末存续规模较半年末有所回升。在规模修复的同时,行业格局之变更加引人关注——就存续规模而言,股份行理财子公司占据行业前三名,尽显超越国有大行之势。随着上市银行2023年度业绩的发布,催生行业格局变化的具体因素逐渐浮出水面——更精准的资产配置、更多元的产品设计、更广泛的渠道布局……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强、居民投资偏好保守、利率下行趋势持续等共同作用下,上市银行及理财子公司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必须牢牢把握“服务投资者需求”这一“牛鼻子”,以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有价值的发展。
部分股份行实现反超
从已发布的上市银行年报来看,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2023年末存续产品规模排在行业前三,分别达到2.55万亿元、2.26万亿元、1.67万亿元,而四大国有行的理财子公司存续规模则分列四至七位。
理财子公司的表现亦带动数家股份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的增长。其中,招商银行2023年末服务零售客户数达到1.97亿户,较上年末增长7.07%,AUM余额突破13万亿元;兴银理财2023年末AUM增长15.42%,达到4.79万亿元。
据兴业银行管理层介绍,兴银理财2023年管理的资产规模增长8.18%,达到2.26万亿元,主要是依托运营平台的优势深耕同业客户的零售客群资源,全年营运平台理财销量增幅超过70%,余额达8695亿元。从更广泛的财富管理视角来看,兴业银行的财富代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59%。
在费率下调、资本市场震荡的背景下,更多上市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收入过去一年受到负面影响,拖缓了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的脚步。但从各行的态度来看,基于对宏观经济、资本市场表现以及债券市场、票据市场结构性机会等的信心,理财乃至财富管理业务仍将是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
招商银行行长王良表示,我国金融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直接融资占比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大财富管理的几大板块,尤其是资产管理会有大发展。如果招行能够适应这种趋势,在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继续保持优势,将更具发展前景。
差异化经营“初见端倪”
现阶段,银行财富管理综合能力的衡量维度主要包括品牌与资本实力、产品线竞争力、财富服务能力、业务发展程度以及财富科技实力等,股份行普遍在产品线竞争力、业务发展程度和财富科技实力方面更具优势。
普益标准研报认为,就产品线竞争力而言,从自有产品和代销产品两个维度进行考察,金融产品体系越完善,财富管理业务的开展越能满足客户的管理目标,投资者的客户体验就越好,客户黏性就越强。以中信银行为例,该行资产管理业务构建了包括货币、货币+、固收、固收+、混合、权益在内的六大赛道及项目、股权两大特色的“6+2”体系,同时探索养老金融、财富传承、全权委托等场景化业务,从而构建起全生命周期的理财服务。
金融科技则是提升财富管理业务智能化水平的手段,财富管理机构可以借力金融科技,打造财富管理竞争力,这同样是股份行理财业务的优势之一。据光大银行党委书记、行长王志恒介绍,光大银行以数字技术赋能场景生态,并以场景生态助力业务发展。例如,通过云缴费客户端等组成的线上流量矩阵,提升场景流量获取和转化能力,推出“1元理财”“1折基金”“欢喜贷”“缴费宝”等普惠产品,再配合营销活动,去年云缴费渠道累计引入基金客户37万户。
相较之下,国有大行凭借更高的知名度、更广的覆盖区域,在品牌与资本实力、财富服务能力方面具备强大优势。以农业银行为例,该行有2.3万个网点,1.3万个在县域、1万个在城市,城乡间的客户基础和机构布局较为均衡。此类优势能保证国有大行在财富管理服务全流程的便利性、舒适性、友好性及专业性,让客户更便捷地获取服务。
中小银行“另辟蹊径”
除股份行在2023年完成份额层面的“超越”外,部分区域性中小银行也逐渐探索出相对特色化的经营路径,实现了规模增长。以青岛银行为例,2023年末,青银理财产品规模2081.22亿元,增幅3.64%。
而更多中小银行则转战理财产品代销“赛道”。2023年,越来越多理财公司将代销渠道下沉到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市场有491家机构代销理财产品,较年初增加163家。
“一般而言,中小银行普遍缺乏专业的投研投顾支持,产品发行机构对渠道端的营销支持在及时性和针对性方面相对有限,导致中小银行一线营销队伍‘不会卖’‘不敢卖’理财产品。”普益标准研究员姜玲建议,未来,中小银行代销产品货架不断丰富,引入类型日益多元,营销队伍如何基于架上产品为客户提供合适配置方案并提供长期专业的客户陪伴,将成为中小银行发展代销业务的重要课题。面对代销产品货架单一、渠道赋能不济、代销系统建设薄弱、代销业务流程繁琐等问题,中小银行还需从营销管理、销售管理、合作管理等层面多方发力,在旺盛的客户需求和激烈的内外部竞争中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2023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正式执行。新会计准则下,5家A股上市险企业绩波动明显,净利润均同比下降,最低约一成,最高约六成。为什么新会计准则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业绩波动明显
新会计准则主要分两部分:一是2017年财政部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以全面对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业内称之为“新金融工具准则”;二是2020年财政部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全方位对接IASB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保险合同》(IFRS 17),业内称之为“新保险合同准则”。
除中国平安外,A股4家上市险企2023年1月1日起同时采用新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准则。按照相关要求,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4家公司按照新保险合同准则规定追溯调整保险业务相关上年同期对比数据,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规定选择不追溯调整投资业务相关上年同期对比数据。中国平安则率先于2018年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2023年执行新保险合同准则。
新会计准则下,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22亿元、461.81亿元、856.65亿元、272.57亿元、87.12亿元,2022年新保险合同准则重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82亿元、666.8亿元、1110.08亿元、373.81亿元、21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2.06%、-30.74%、-22.83%、-27.08%、-59.48%。
会计政策的变更无疑是一大原因。如中国太保在年报中指出,归母净利润减少主要由于投资收益减少。2023年总投资收益47.8亿元,同比下降25.4%,主要受2023年新金融工具准则执行以及资本市场波动影响。
那么新会计准则究竟是如何影响上市险企2023年业绩的?
新会计准则三大变化
从上市险企年报来看,新会计准则对上市险企的影响主要包含金融资产重分类、预期信用损失模型(ECL模型)应用和保险合同计量方式的改变。
第一,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保险业作为持有金融资产的“大户”无疑会受到显著影响。一方面,新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从原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FS)、持有至到期投资(HTM)、贷款和应收款项类投资(L&R)“四分类”,减少为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C)、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三分类”;另一方面,金融资产分类依据也由按照主观的“持有意图”,变为更客观按“业务模式”、“合同现金流量特征”(SPPI测试)进行双重检验。这意味着金融资产的分类更为客观和严格,一些不能通过双重检验的金融资产将划分为FVTPL,其持有资产的浮盈浮亏将计入利润表,险企当期利润会因受到资本市场变化而出现显著波动,无法通过AFS这一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蓄水池”进行盈余管理。需注意的是,金融资产的初始分类,上市险企可以行使“OCI指定权”,即将某些债券型工具认定为FVOCI,且经认定便不可更改,FVOCI类资产不计入利润表,但其分红可计入当期利润。
第二,ECL模型的应用。新会计准则下,上市险企的债券型资产(AC、FVOCI),要对风险进行“预判”,预期未来可能发生信用风险,需提前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准备,并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中。具体来看,ECL模型减值计提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若信用风险未显著上升,则根据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提减值准备;(2)在持有期间若信用风险显著上升但尚未出现客观减值迹象,则根据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提减值准备;(3)一旦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显著上升并出现客观减值迹象,同样根据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提减值准备。简言之,ECL模型下,金融资产在早期会遭受较大损失,导致收益减少,但随后收益会逐渐稳定上升,整体收益更为平稳。
第三,保险合同计量方式的改变。新保险合同准则下,保险合同的分类、确认、计量有显著变化。如从合同分拆和收入确认来看,保险公司需要开展重大保险风险测试来确定被测对象能否划分保险合同类,同时拆除混合合同中的投资部分,且仅有保险服务所代表的收入才能被确认为保险收入的确认;从合同组确认时间看,保险合同收入在合同有效期内分批逐次确认,而非一次性确认,这对原有的新单保费而言无疑是一种冲击;从保险合同的计量看,要求计算履约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应反映市场当前水平,取代过去移动平均750天国债收益率。需注意的是,即期折现率假设调整会影响履约现金流量,如果使用较低的折现率计算履约现金流量,保险合同负债会增加,从而影响上市险企利润水平。
新会计准则的推出,主要是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一次“反思”,旨在尽早在金融机构风险积累阶段提前预判,避免真正发生损失后产生灾难性后果。
新准则具体影响
从上市险企年报中不难看出新会计准则的三大变化对其业绩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大部分资产会从AFS转入FVTPL,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利润表,无法再起到“蓄水池”作用,对上市险企投资收益、利润表造成明显影响。
从4家A股上市险企年报不难看出这一点。比如,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2022年12月31日原准则下AFS总规模分别为5575.82亿元、17381.08亿元、7150.85亿元、3756.54亿元,分别占比当期总资产39.35%、34.69%、34.52%、30.92%,而AFS重分类至FVTPL规模分别为2937.64亿元、10807.35亿元、3838.95亿元、2438.51亿元,占比AFS总规模均超五成。可以说对当期利润有显著影响。
另一方面,在ECL模型下,债券型金融资产的减值计提对当期利润表也存在一定影响。2023年,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债权投资减值损失分别为10.14亿元、0.59亿元、469.77亿元、13.77亿元、1.67亿元,其他债权投资减值损失分别为3.14亿元、11.07亿元、88.18亿元、39.29亿元、15.74亿元。
此外,在履约现金流量即期折现率假设上,各家保险公司也有所不同。2023年12月31日,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即期折现率假设分别为1.45%-4.8%、2.62%-4.6%、2.67%-4.8%、2.7%-4.7%。
为应对新会计准则对业绩造成的波动,加强高股息蓝筹股、强化FVOCI类资产配置无疑是策略之一,有助于上市险企平滑业绩波动。比如,中国人保年报指出,2023年以盈利模式相对稳定、分红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主要投资品种,增强新会计准则下投资收益的稳定性;中国太保年报指出,充分考虑新会计准则的影响,有效运用资产会计分类,对权益类资产进行灵活主动管理,强化股息价值核心策略,取得了稳健的投资收益。
总体而言,强化资产负债管理、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依然是上市险企永恒不变的主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