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子游戏,文学名著;再生,沉沦
被称为“第九艺术”的电子游戏艺术在民间迅速普及后开始雄踞大焱文化的宝座,这一在其新生阶段仅被视作“丧志”的娱乐事物,以其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生存驱动力和对大众娱乐消费心理的把握与塑造,逐渐成为一种塑造大众文化生活品格的重要文化载体。尤其当电子游戏越来越多地与文学名著开始联姻时,更是被赋予了文化与艺术的双重品格而逐渐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我国“四大各著”衍生的电子游戏作品如《三国志》、《大话西游》等都在电子游戏圈内风行一时,这些几欲埋入故纸堆的经典文本在电子游戏的裹挟下横扫大江南北,带来的究竟是名著的再生抑或沉沦?我们究竟是应该喜耶?忧耶?
一、文学名著遭遇电子游戏
从街机到电脑游戏到网络游戏,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电子游戏发展至今已如日中天,其中以文学经典为素材制作的游戏作品更是大行其道,特别是我国的四大名著更是成为中外游戏厂家争夺的重要资源。目前发行的由四大名著中《水浒传》、《西游记》所衍生的电子游戏作品就有《欢乐水浒传》、《水浒传:天命之誓》、《水浒传:天导108星》、《梦幻水浒传》、《大话西游》、《大话西游2》、《梦幻西游》,《快乐西游》等多款主流游戏;而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更是中外游戏厂商们追捧的对象,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现共有170多款由《三国演义》衍生的电子游戏,特别是日本和韩国通过《三国演义》改编的《三国志》、《三国无双》和《星际三国》等电子游戏更是占据着游戏界的霸主地位,成为广大游戏玩家爱不释手的游戏精品。
文学名著在后现代消费语境下逐渐式微,却在电子游戏艺术旋风的裹挟下获取了新的扩展空间,重新焕发出新机,这与电子游戏艺术独具的虚拟现实艺术特征是分不开的。首先,电子游戏艺术的虚拟现实为人类真实体验不同角色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途径。在人类文化的演进史中,实际上总是伴随着人们要求改变自己主体身份的需要和冲动,对身份创造的自由追求成为人类生命之必需。传统文学艺术以人的感觉器官无法直接把握的想象虚构实现对自我的创造和解放,文学名著作为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正是人们创造自己、解放自己的重要方式。自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以来,那些叱咤风云的战争以及浪花淘尽的英雄就成为无数后来者的梦想,甚至幻想着有一天能够时间倒流亲身在古战场中一洗胸怀。然而时间的无情让人们的“三国”梦想最多也只能在经典文本的阅读和改编的影视剧中获取稍许想象中的满足。电子游戏的虚拟现实却为人类真实体验不同角色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途径,它把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为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和客观生活中感知到的对象没有区别的感性事物,“从而把文字的想象性和电影或录像的想象性向前推进一步”。古斯皮・里瓦在《从技术到沟通:虚拟环境构建中的心理社会问题》一文中把虚拟环境的精髓归结为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即让用户相信“他/她在那儿”,他/她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电子游戏的虚拟世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想象的自我构造的情境,为游戏者探索另一个新的“自我”身份的愿望提供了一种可能。在这个亦真亦幻的虚拟空间里,一切现实社会包在人身上的社会性的外衣都没有实际意义,地位、身份、职业、性别全部都可以重新安排。它使每一个游戏者都可在电子游戏中做自己平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成为想当而当不了的人;并在“精神上的体验”中把自己与游戏影像合二为一,在想象中把自己当成处于支配地位的主体,从而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完成的有关真正主体的想象以及无法拥有的真正自由的意志。由此,游戏者完成了对现实环境和现实身份的超越,他们“沉浸”于游戏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并且以该角色的身份去经历各种不同的人生旅程和奇幻境界。对于痴迷“三国”游戏的游戏者来说,他们似乎已经幻形为那些浪花淘尽的英雄豪杰,或如卧龙先生神机妙算、呼风唤雨;或如吕奉先赤兔马、方天戢英雄无敌;甚或如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游戏者以自我想象的英雄形象逼真地再现于游戏影像,游戏者的意志成为其所控制的游戏影像的意志,由此在三国虚拟的古战场上自由驰骋,无比轻盈地奔跑跳跃,无所畏惧地赴汤蹈火、流血牺牲,获取了如同置身“三国”古战场的参与感,从而在游戏影像中完成主体身份的想象,实现自我想象的英雄梦想。
其次,电子游戏艺术虚拟现实为接受者自由参与叙事提供了一个互动性的空间。传统文学艺术中,接受者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追随文本原有线性叙事抵达故事的最终结局,即使有所创造也是在艺术家提供的基础上的“再创造”,其主观选择性非常狭窄。电子游戏艺术营造的虚拟现实却仅仅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大致剧情,甚至仅仅是一个大环境、大背景。在这个大环境中,游戏的情节、结局可以由游戏者来决定,甚至游戏本身也可以根据游戏者的意愿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或改变。文学名著中故事沉默的听众在电子游戏作品中成为积极行动着的主角,甚至可以自行改变剧情,如在《三国演义》衍生的多款电子游戏作品中,玩家可以使长坂坡逃亡战成为曹操南下抵御战,使关云长能在走麦城的时候逃出生天,使诸葛亮一伐中原而定天下。使文学名著中追随文本原有线性叙事的被动接受者成为“创造者”,由于自由度的增加,文学名著在电子游戏中成功地激发了游戏者最大限度的共鸣和痴迷。
由此,电子游戏艺术以其虚拟现实的体验性和互动性使这些经典文本获取了新的扩展空间,把它们从高高在上的精英艺术殿堂推向了大众艺术的最前列,尤其我国四大名著衍生的电子游戏艺术作品风行大江南北,似乎预示着文学名著春天的再次到来。
二、电子游戏艺术叙事与文学名著的沉沦
文学名著在电子游戏艺术虚拟现实的庇护下开始广泛流传,沉寂多时的文学名著在这最前卫的艺术中重新焕发亮丽光彩。然而,电子游戏艺术影像链的叙事却把文学名著从表面的繁华拖入了沉沦的深渊。
伴随着电子游戏叙事能力的提高,文学名著与电子游戏艺术的联姻与电子游戏艺术叙事能力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然而,与文学名著以语言文字进行叙事不同,电子游戏的叙事是借助于影像链来展开的,其首要的特点是图像成为其主要语言,读图取代了文字阅读。“我们进入了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系列图像。”海德格尔早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的“图像时代”目前已经成为了我们时代的特征。从漫画到影视到电子游戏,读图的轻松助长了公众以图像来理解文学名著的偏好,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文字阅读的障碍曾经让他们感到那些被称为文学名著的经 典文本如此遥远,但图像化的呈现马上就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电子游戏的图像性内容抛弃了文字的中间媒介,直接诉诸人的视觉系统,从而使人的视觉渴求无所阻碍地得以进行,以更直观、更有效的表达恰好迎合了现代人的胃口。然而,电子游戏艺术的图像化语言不可避免地将具有深义的文字叙述平面化和具体化,文字独特的魅力及其所引发的丰富联想被刻板地僵固于特定的画面,使有深度的艺术韵味变成了平面化的肤浅,剩下的只是具有感官刺激与商业气息的空洞能指,由此消解了经典文本的深度意义与艺术灵韵,撤销了文学名著原有的神圣光环。对于游戏者来说,读图的轻松会让人不自觉地疏远了充满诗意的文字阅读,感性的、的、当下即时的、无距离的读图体验使得游戏者无法像文字阅读那样能够反复地吟咏和停下来沉思;片刻的、当下的使主体沉浸在以直观感受为特征的表象激动中,消解了深层指涉的可能,无法体验文学名著所蕴涵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其次,电子游戏借助影像链叙事,在时空处理上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即其叙事的时间是破碎的,以瞬间的方式处理,完整的情节被割裂成无数的当前,播撒于游戏各个角落,由此带来的是叙事的虚化、碎片化。电子游戏艺术吸引接受者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所具有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在借助影像链展开叙事过程中,用来加长时间、增加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战斗、RPG中支线任务往往将叙事过程打断,如在《三国演义》衍生的游戏中,我们可以发现武将总是其中的主角,练功和升级装备成为英雄必经的过程,而PK则是英雄得以完成的真正标志,这些并不服务于故事真正需要的场景游离于主线,使得文本本身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不断地被分割、切换、伸缩,以大话西游的方式幻形变化为无数的碎片,被游戏策划精英们审美化地拼贴为最为流行的电子游戏作品,文学名著文本就此彻底地被拆解了,最终成为碎片的拼贴。
尽管在许多电子游戏中一直在努力通过精美的画面再现历史(包括幻想的历史)场景做得很成功,试图还原原著的风采,但实际上,当匿像化的呈现消解了文本的深度,影像链叙事使文学名著原本深度化的文本成为碎片的拼贴,文学名著在电子游戏艺术中开始沉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目标"第10条规定: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味。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它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在当前的高考体制下,文学名著阅读的教学效率极低,自文学名著进入高考卷,教师们组织教学时,依然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2011年文学名著走进江西高考卷。江西考纲规定,文学名著,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考查的是识记能力,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目的是检测考生课外阅读的积累情况和对相关文本的理解情况。于是"文学名著"也进入了教师的视野,但教师教学时只是简单重复训练学生对名著中情节、细节、人物的形象和命运的准确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多为题海战术,内容由学生自读,基本不讲,更不用说引导学生进入鉴赏了。课堂很单调,名著有的韵味荡然无存。2015年起,江西回归全国卷,文学名著题退出高考卷,那些文学名著也如同退出考卷的选修教材一样,基本弃荒,无人问津了。过于功利化的文学名著阅读指导已经使"传承优秀文化"这一高考考查目的失去了正常的方向。名著成了考生们进入大学的敲门砖,他们为了考试而读名著,一旦考试结束则把名著弃之脑后。这样的名著阅读并没有使学生的文学修养得到真正的提高,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脸都肿了,怎么办?"
1.改革评价制度,巧加引导
教师和学生对阅读名著热情不高,我认为根子要追溯到政府层面。对教师、学生唯分数论英雄, 对学校只把高考上本科以上人刀喙炎魑评价学校成败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是导致学校、教师、学生只重拿分,罔顾素质养成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不折断这根只顾眼前考试成绩,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功利化指挥棒,素质教育的愿景可能永远只能是远景,更遑论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困境的突破。当然,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引导。而让名著阅读重回高考卷,应是一个无奈而又有效的方法。考题形式可以借助这次高考改革的春风实行多样化。让名著进入大阅读我认为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当然范围可以突破那选定的八部。
2.转变观念,远离功利
从教师方面来说,要始终牢记教育的宗旨,远离语文教学的功利性. 北大教授钱理群也在一次语文教学社会大讨论中呼吁:要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给学生奠定一个'精神的底子',而这决不能仅仅依靠语文课本的学习。"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帮学生考个好分,更应是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互相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通过阅读和思考,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过于功利化的文学名著阅读指导已经使"传承优秀文化"这一高考考查目的失去了正常的方向,更与课程目标背离甚远。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明确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充分认识到文学名著阅读的积极作用,要通过文学名著的阅读开拓学生学习视野,使他们自觉地把学语文、用语文置于社会大课堂这个广阔背景中。要改变教学活动围绕高考知识点展开,重知识轻人文的现状,紧紧抓住文学名著阅读这块重要阵地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从学生方面来说,要着眼自己的成长发展,不能因考费读。高考固然很重要,重要到甚至决定着自己的人生路,但良好的人文素养对自己的更好地发展也十分重要。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阅读兴趣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不仅是一个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文学名著教学要很好的利用这个平台,通过举办各种阅读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可以让语文成绩一向较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从而增强其他学生的阅读动力。一般来说,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的阅读量一定比较大。可以组织写读书笔记并且进行评比,可以组开展读书交流会,也可以先欣赏课文视频如《红楼梦》、《祝福》等,然后组织学生对某个名著章节进行改编,表演活动,还可以设立研究课题,引导学生从名著走进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课题研究。
4.加强阅读指导
文学名著很多是大部头,而学生课业负担重,时间稀缺。鱼和熊掌要兼得,就有必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方式上,可以介绍速读、精读的方法,改掉小学时形成的指读法。评点,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鉴赏的能力大有好处。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增强阅读积累,提升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的好方法。这些都不妨也介绍给他们。
参考文献:
一、往年试题内容概括分析
众所周知,中考语文更多体现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考查,准确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范围。文言文阅读材料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篇目为主,现代文阅读材料以与课内材料水平相当的课外文字材料为主。这具体而明确地指出了初中语文课本在中考中的地位和作用。
识字与写字:认识3500个常用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写字能力的考查,强调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知识积累与运用:强调了对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理解能力的考查。提出了“能根据要求仿写句子”的要求,去掉了“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增强语意的理解与表达”“能对语段及句子作适当的修改”“能对一组逻辑混乱的句子作恰当的排序”“能对广告语、宣传语等作简要的评价赏析”等内容。
文言文阅读:增加了“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的要求,原来的“概括文章中心”改为“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现代文阅读: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具体要求。
写作:明确提出了对各类文体的要求,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根据需要,能写常见的应用文。对于文章表达还提出了“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的要求。
综合性学习:2011年学科说明要求更具体,如“根据提供的资料,设计活动的简单方案”“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材料的重要信息”“说明、归纳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并形成自己的认识”等。
二、2012中考考点及应对策略
1、考点分析。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 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
2、2012年中考应对策略。
(一)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不够当前的高职学生多为“90后”的孩子,他们学习依赖性较强,学习意识较淡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同时,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层次差距较大,部分学生的初中英语基础不够,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英语学习自信心不够的现象。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成为了英语教师的首要问题。“90后”的学生往往乐于从生活中找寻学习的目标、方向,从生活中、历史事件中找寻学习的轨迹。英美文学是学生能直接接触原版文学作品的途径之一,年轻学生兴趣广泛,可供选择的文学作品数量偏大、范围较广,在学习中教师应做好引领作用,找寻适宜的文学作品给学生阅读,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在布置阅读作品时,既要让学生能接触各类文学作品,又要考虑涉及的深度和难度,保证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高职类英语专用教材,教材内容多以书面文字为主,学生在学习中常以跟读、听写的方式完成学习过程。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单一,偏离当前社会的生活现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学习和考核制度不完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以笔记、练习等书面学习方法为主,这种学习模式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当前英语考试的模式仍旧主要以笔试为主,在学业成绩的评定中,仍以书面考试成绩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学习评价体系单一、不全面。
二、英美文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丰富充实教学内容从学情分析入手,选择与学生情况相符的书籍进行教学,使学生走进文学作品,并进一步开始与作品文字、作者进行“对话”、“交流”,尝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向、艺术语言、社会特点,领略作品的文字美、意境美、艺术美。教师在授课中,应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形式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继而能阅读、分析、理解原著和作者的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赏析作品,开拓专业视野,拓展专业思维,完善学习理念。
(二)改变授课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仍旧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这种授课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应用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文学知识,尤其对高职学生来说,理论研究的要求相对较低,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上面。以英美小说为例,可通过让学生观看文学名著原声影视碟片,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细节描写、语言风格等,以此来丰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读写能力。授课前,可以提前布置阅读任务,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的资源,预先熟悉即将讲到的作家及其主要作品,认真收集查阅相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传递信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的习惯。
关 键 词:影视 大学语文 教学
影视无疑是当今世界最具魅力的综合艺术,它利用独特的影视语言,表现生活,表达情感;它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它融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摄影等艺术精华于一体,是一门最现代化的、最有群众性的、最受青少年欢迎的艺术形式。青年鲁迅就曾因它而弃医从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同时,他还认识到了电影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重要性,留下了这样的预言:“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
影视因其多元综合的特点,可以对学生进行多视角、多方位的能力培养。影视作品所具有的画面动感和可剪辑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客观上适应了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需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和单纯课堂教学模式,把影视资源有意识地引入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显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审美鉴赏等能力,加深其人文素养。如果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适时引进影视艺术,将会使教学过程获得极大的张力。
那么,究竟该如何利用影视来帮助大学语文教学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影视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契合点。
一、 运用影视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大学生,青春洋溢,思维活跃,充满活力,情感丰富而细腻,好奇好胜的心理使他们不满足于单一模式的学习方式,新异的刺激物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视正是以其独有的光、电、声、像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运用声、像、景、情并茂的立体式影视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记忆能力。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媒体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曾说过:“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影视艺术,正是人体视觉、听觉的延伸,它能活动、立体地再现课文的场景,通过视觉、听觉综合形象,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吸收与课文相关的语文知识,改变“一潭死水”的语文课状况。比如,在教授苏轼的《前赤壁赋》时,笔者组织学生观看该文的电视散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电视中充满磁性的朗诵声音配上那风景秀丽的赤壁山水画面,学生看得有味,听得入神。播完后,全班鼓掌,认为电视中读得真好听。笔者要求学生学着读,大家十分感兴趣,纷纷憋足了劲跟读。一节课下来,这篇平时要求学生记忆时个个叫苦不迭的文赋,居然班上大半同学能很流利地背诵了下来。毫无疑问,取得这样积极的效果,学生的兴趣是一大关键,而这兴趣又直接来自于所播放的电视散文。在教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笔者改变传统的直接让学生吟诗、品味的教法,而是引入了《春江花月夜》的古筝伴奏曲,再配上一幅幅和诗歌情境配套的影视镜头,用它来创设学习氛围。学生的情绪高涨,课堂情趣横溢。精彩的影视镜头与精美的课文巧妙配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更好地理解了课文,而且陶冶了情操,净化了灵魂。这与老师的一味讲解相比,要更加形象生动,更为有血有肉,从而更能使学生有融入其境之感。在教曹操的《蒿里行》时,笔者适时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反映汉末战乱的相关片断,听着片中主人公的低吟,竟有学生流下泪来,这一意境不正是我们语文老师绞尽脑汁想达到的效果吗?
二、 运用影视突破教学的难点,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荀子《劝学》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影视便是大学语文教学中极为可贵的外物凭借。对一些文学性较强的课文,巧引影视丰富学生感知,补充文字教材无法传递的空白,能突破教学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席方平》这篇课文,由于作品描写的社会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距甚远,古今社会风物人情习俗的不同,学生深感艰涩难懂,加上文章采用的是象征的表现手法,作品内容、人物形象等对仅有十多年阅历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准确把握的,特别是对文学修养不高的学生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让学生粗通文字之后,放映介绍明代社会的影视短片,将文言文的学习同影视资料结合,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再比如教《段于鄢》时,郑庄公这个人物形象比较复杂,学生难于把握。为了突破这个难点,笔者就把电视剧《东周列国志》中相关片段搬入了课堂。学生通过对比观看,既了解了郑庄公这个人物,也感受到了宫廷斗争中人性的泯灭。因为此时学生的接受,是在有鲜活的人物形象,有具体的典型环境,有真切可感的意境中进行的,接受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运用影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将影视引入课堂,可以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广泛的实践机会,由于它能利用视、听综合形象将学生引入具体写作意境之中,所以它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不少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不会深入地观察生活,更无法准确地把握物象特征,表述的语言呆板、干巴、公式化、概念化,简单说,就是缺乏描写的本领。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影视作品声像并茂、立体化展现生活画面的特点,让学生观察相关影视镜头,启发学生思考该镜头的特点,诸如人物肖像、言行神态及环境等,之后进行如同绘画写生一样的摹写。比如,选播电视剧《天龙八部》中萧峰和解宋辽两方后插箭自尽的镜头,《三国演义》中周瑜玩蒋干于股掌之间的镜头和《游园惊梦》中“杜丽娘游春”的镜头等这些人物言行、心理和景物描写的活教材,让学生观赏、讨论、品评。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也提高了。议论文的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语言空洞、素材单调、观点与材料相割裂,在议论中很难就论点旁征博引,更不能就事提炼、分析论点。充分利用影视节目可以有效促进这种状况的改变。现在各级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新闻透视”“社会关注”等栏目,或就重大事件进行议论,或就热点问题进行评述。由于栏目中的材料大多来自现实生活,主持人的评论又富有时代气息,学生议论起来自然大有兴趣。如果能把这些好的节目引入学生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分析、议论水平的提高,更为学生提供机会接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语文学习的知识面大为开阔。
转贴于
四、运用影视促进,扩大文学名著的阅读、普及
文学名著作为经受了岁月洗练的黄金,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所能产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今天的大学生们面对繁重的学业、形形的娱乐,离文学名著是越来越远了。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非常少,读中外名著的就更少了。曾经在所教的两个班做过一项调查,学生117人,完整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仅有三位,读过四本当中的一本的,仅有五人。这个结果是触目惊心的。
如何促进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影视的蓬勃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途径。大学语文课本中涉及的中外名著几乎都已搬上银(荧)幕,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哈姆雷特》……将这些影视作品引进课堂,既可以把课讲得情趣横溢,又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欲望。接受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伊瑟尔在《人本的召唤结构》一文中,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期待视野”是交互性的,很多学生往往是因为喜爱某部影视作品并进而化为阅读文学作品的期待,影视成了学生和名著之间的“媒介”。在欣赏影片过程中对于人物或情节的兴趣、疑问,都会成为学生阅读原著的直接动力,而这种阅读无疑比观赏影视更进一步丰厚了学生的精神底蕴。
五、运用影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精神世界
抽象地对学生进行崇高理想、美好情操、坚韧意志、爱国主义的教育,往往容易流于说教。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而感知又是审美的门户。审美,必须有一个对象作为外来刺激,审美主体通过感知并产生某种程度的情绪,才能产生美感。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影视熔诗情画意于一炉,集时间空间于一身,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功能方面,正可以起到外来刺激作用。它以动态的视觉造型为主,但又辅之以声音,以丰富的音响培养人们的和谐感、节奏感,发展听觉感知能力。画面赋予声音以形态,使之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更为具体、明确;声音有助于扩大和加深画面的含义,使之更真实、更富有意蕴。画面与声音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地构成一个艺术整体,共同发挥着审美功能。学生这一审美主体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视听综合感知,以直观的影视镜头作为外来刺激,融入自己的情绪因素,产生听声类形、以目代耳的通感活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鉴赏能力、审美情趣。教师应该选择学生乐意观看和值得观看的影视作品作为教材,优秀影视作品对于人心灵的净化功能将与语文教学实现相通,从而发挥情感交流。当学生在观看《红河谷》时,内心涌动的爱国情感并不是教师的说教可以达到的;当欣赏历届“大专辩论赛”的精彩实况时,学生渴望加强口才来尽情展示自己个人魅力的愿望变得突出和强烈;当收看杂剧《窦娥冤》时,学生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又寄予了厚望;在《巴黎圣母院》里他们学习分辨美与丑;《哈姆雷特》让他们思考人生的本质意义;《老人与海》告诉他们成功的定义不止一种……一组组影视镜头与文字互相映衬,使学生从一个个抽象的文字符号中读出美来,通过直观可感的荧幕形象陶冶性情,构筑美好精神世界。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包含了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笔者以为,作为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应该以广义的“文化”眼光审视大学语文教学,以大文化视角研究大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良好的教学效果,充满活力的教学创造,来自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高度融合,而影视正是实现这种“高度融合”的和谐之境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利用得当,影视就将会成为激活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殷莉、肖石泉. 大学语文[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袁智忠. 影视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李汝珍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祖籍直隶(今北京)大兴,因其兄李汝璜于乾隆四十七年调任海州,李汝珍随兄宦游,在板浦生活达三十年。他在板浦精研经史,花费了三十多年心血写成了一部传世名著《镜花缘》。这部名著别具匠心,以《山海经》为引子,通过对海外幻想世界的浪漫主义描写,寄寓了作者的人生理想。为纪念李汝珍,板浦镇在镇中心建了一座“李汝珍纪念馆”供人瞻仰。纪念馆采用仿古建筑形式,馆内正堂塑有李汝珍半身雕像,馆内陈列着与之相关的文物及《镜花缘》各种版本和国内外研究《镜花缘》的成果资料。一面翠竹掩映的围墙上刻有“水月镜天”四字,令人联想起书中描写的情景和寓意。李汝珍纪念馆建成后,每年都有许多中外学者及游客来此探访,一睹为快。
灌云县板浦镇位于连云港市区和灌云县城中间,历史上[李汝珍纪念馆]曾是淮盐的重要集散地,曾出过二许(许乔林、许桂林)、二乔(乔绍侨、乔绍傅)等著名文人,古典文学名著《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19岁随哥哥李汝璜来到板浦镇,在这里娶妻生子,并花了半生精力完成《镜花缘》、《李氏音鉴》、《授子谱》等传世著作。当年李汝珍住处附近的一座庭院,被辟为李汝珍纪念馆,经过修缮和扩建,已于1992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为晚明建筑,清静幽雅,院中古木名花,青草绿苔,颇有当年著书时的遗韵。
板浦镇位于市区东南,隶属灌云县,距市区约10公里,是江苏文化名镇之一,中国古典名著《镜花缘》的诞生地。
李汝珍纪念馆建成于1992年,坐落在灌云县板浦镇东大街,占地1500平方米。由新建的门厅、主展厅和修葺一新的故居组成,小巧玲珑、古色古香。大厅陈列厨内展出了中外多种文字的《镜花缘》版本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研究资料。李汝珍在板浦生活了30多年。他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在故居内写出了巨著《镜花缘》。在纪念仪式上,《镜花缘》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对纪念馆的建设、保护、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都给予充分肯定。他们希望各级有关部门能扩大纪念馆的规模,全方位收集李汝珍的各种文物和《镜花缘》的国内外版本、研究资料,不断充实馆藏文物,逐步扩大规模,把李汝珍纪念馆建成《镜花缘》研究中心。书画家许厚文还向纪念馆赠送李汝珍内弟许乔林、许桂林的画像,和珍贵字画。
文言文阅读这一块近几年大多为议论文,以与必做题部分文言文阅读的记叙类文字相区别,而且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从教材走向课外,2008年考查了道家和儒家两个学派,以及《史记》中的两个篇名,2009年考查了对文段相关内容的概括理解,以及《说苑》、《新序》的作者刘向,2010年考查了“四部”和《文史通义》的作者,2011年考查了“春秋笔法”,2012年考查了萧统的《昭明文选》。考查范围扩大,要求考生有思想准备,注重平时积累,尽可能拓宽知识面,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在现行高考制度下,选文科的学生大多数学较薄弱,平时在数学上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而附加题使得学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识记文学、文化常识,因此学生负担着实不轻。
名著阅读考题全在10部名著中,而且命题较稳定,都围绕“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命题。可是10部名著的主要内容、重要情节、主要人物、主旨观点、艺术特色足以让学生头大,更别说与主要人物、重要情节等相关的微小细节了。再加上从这几年的题干设置来看,逐渐从明确走向含蓄,要求对名著的阅读更加深入、细致。因此,名著这一块往往让学生忙得焦头烂额,而最终却难拿到高分。
趋势使然,如何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有成就感,发挥文科生的“特长”,值得每一位文科语文老师思考。为此,我提出如下思考。
一、摆正位置,调整心态
语文附加题这一块,因其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的独特性和新颖性(除材料归纳与分析外,其他考点均与前160分考点不重复,即为新增能力考查点),大家基本上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心安理得地处于“底层”。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前160分得分较高的学生,因为附加题发挥不好而使语文总分落后面现象比比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文科考生“生死”的也许就是语文附加题。学生必须充分认识提升语文附加题分数的必要性和艰巨性,破除无足轻重的麻痹思想和期望一蹴而就的投机思想,充分做好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稳步前进的思想准备。特别是那些自以为语文基础不错的同学,千万不能妄自尊大,而应改变观点,加大投入,保证时间,抓实这一内容的复习。
二、抓住重点和难点,采取措施
在语文附加题三部分内容中,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范围逐渐扩大,名著阅读由于面广量大,记忆内容多而杂,都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一)文学、文化常识题
必须牢记与教材(必修、选修)直接相关的知识,比如,重要作家所处的朝代、字、号、代表作及代表作和作品风格等。尽可能涉猎古代文化典籍,尤其是与文艺相关的书籍名称、作者、朝代及思想主张。
(二)名著阅读题
1.必须弄清楚名著命题的拟题角度和形式,了解这种题型的规律和特点。分析考纲样题和近几年高考试卷不难发现,文学名著题多从考查考生对名著的主要人物、重要情节、艺术特色、阅读感受等角度设题。每份试卷涉及的名著共为7部,其中客观题涉及名著5部,主观题涉及2部。主要考查对名著的熟悉程度,涉及面比较广,可宏观也可微观。
2.必须注意分清主次、深浅适度。名著复习面广量大,近年考题既有细节又有整个章回内容的考查,使得不少同学感到范围茫茫无边,复习无从着手,而不得不采取大海捞针式的超低空扫描,其实,“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式,耗时多,见效慢,在时间紧迫的情势下很难奏效。在平时复习中要抓住重要情节(体现主要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事件,对全书思想内容的展开最具意义的章节,最能体现作品思想意义的情节,最能体现艺术特色的章节)。另外,还要注意深浅适度的问题,细节要重视,但必须是典型的,不能什么都抓,太偏太怪的、无关紧要的,抓不胜抓,应坚决摒弃,比如,《红楼梦》中何人居何处、贾宝玉小厮惜春的大丫头叫什么等则太偏太怪,可以不抓。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能忽视,但也要注意钻研的“度”,平时复习不必钻得太深,对作品思想艺术的分析点到即止,不必深究。我们概括内容时,只要抓住重点章节就行,不必面面俱到,贪多求足。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 电视剧 传播 差异
随着近些年影视技术的发展以及电视剧艺术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小说改编为电视剧的趋势有所加强。其中,一代才女张爱玲的小说在被改编的过程中,更是受到社会、媒体及其文学爱好者的持续关注。从2003年拍摄的《金锁记》,到同年9月上映、令人印象深刻的《半生缘》,再到2009年在央视取得较好收视率的《倾城之恋》,由张爱玲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与其原著传播不同的特点与效果。本文分析比较两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差异,以期为电视剧的改编提供参考。
一、张爱玲小说与改编的电视剧的传播特点
小说与电视剧作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着文学艺术和视听艺术的差异和特殊性,两者在表达方式、表现手段、叙事角度、人物塑造以及情节构造等方面均存在较明显的不同之处。
(一)表达方式
众所周知,小说以文字为媒介。故事的传达需要读者在阅读中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换成形象;电视剧是以影像和声音为媒介,直接在观众面前呈现出一个具象的故事。
在小说叙事中,语言文字具有较大的伸缩性与包容性,决定了故事传达的多义性与复杂性。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另一方面,文字的抽象性使它只易从共性上处理对象,很难具体触及个体。在张爱玲的笔下,无论是人性严重扭曲的七巧、命运无常的曼桢还是柔弱外表下具有战斗精神的白流苏,其人物性格和心理只有经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才能产生形象感并形成完整的故事。而电视剧传播借助摄影机和录音设备将故事直接诉诸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那些模糊、间接的人物形象,在红木漆的家具、银白色的旗袍、老上海的霓虹灯和阁楼等视觉性的冲击下,在同一瞬间撞击着人的整体机能,其间无需任何语符的转译。“视觉在我们的感官中是最重要的,通过我们的眼睛,我们可以比通过耳朵更了解和熟悉周围的世界”。①
(二)表现手段
1、意象、反、倒叙――张爱玲小说
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段较为丰富,通过比喻、象征、想象,尤其是隐喻、类比以及巧妙的意象的运用,为文章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无奈的悲剧意蕴。《倾城之恋》中带有苍凉意味的意象随处可见,如风、窗、镜、月、胡琴等,特别是两次对镜子的描写,将镜子易碎、虚空、相隔的特性,完全融入到那场无奈的婚姻之中。
张爱玲的小说较少因果分明的逻辑安排,每当情节即将接近的时候,她总不肯轻车熟路地滑入读者期望的场面而是克制地宕开一笔,以别具慧心的隐喻和象征暗示人物命运的陡转。正如她自己宣称的:“我喜欢反――艳异空气的制造与突然的跌落”。②张爱玲对她笔下女性的命运设计,往往是在接近的时候,主动出击或是扭转先前存在的种种可能性,尽管这种选择带有浓厚的非理性色彩。
另外,倒叙手法的运用为张爱玲的小说也增添了回味的空间。长篇小说《半生缘》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这种典型的倒叙方式和《金锁记》开头那段“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如出一辙,均以叙述人对往事的追忆为引子,情绪的宣泄先于情节的跌宕,奠定整个文本传播过程中淡漠凄凉的基调。
2、影像、镜头、音响――改编电视剧
电视剧作为影视语言,由基本的影像、音响、字幕三部分组成。在叙事方面,电视剧又通过画面、色彩、镜头、节奏、语言等方式将小说的虚幻转化成一种视听方式。
由穆德元执导的电视剧《金锁记》改编自被傅雷称为“文坛最美的收获”③的中篇小说《金锁记》,该剧在片头处理上,运用纯乐曲,没有任何歌词,苍凉而又略带激进的旋律,配以主人公七巧身穿宽旗袍、无奈的表情,身处庞大的家族背景与无法选择命运的画面,无需过多言语与表达,凄凉哀伤的意蕴已传达给观众。同样,在连续剧《半生缘》的第25集中,剧情伴随主人公顾曼桢陷入姐姐与姐夫布下的圈套并遭姐夫蹂躏而到达矛盾冲突的,惊悚恐怖的旋律加之强有力的节奏,在昏暗的灯光布景下营造出一种贴切的悲剧氛围,为后来剧情的发展及结局的布置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三)叙事角度
1、全知的叙事角度――小说的传播
张爱玲小说的叙事角度为传统的全知叙事角度,即对她笔下的各种人物和事物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地加以表现,也谓之“全知视角”。作者创造了各种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必然也会站在一个纵览的高度上对他们的经历、命运以及人生走向幻化成笔下灵动的文字。全知的叙事角度使传播自由灵活,叙述人不受时间空间等限制,使人物和事件得到自由表现,也使读者对人物和事件能有全面具体的了解。
2、主人公的“内视角”叙事――改编电视剧的传播
电视剧文本与文学文本有诸多不同,仅就视角开辟而论,文学文本的确享有天马行空的自由,瞬息之间可上天入地,一句话便能并列出不同时空的不同事件。就此而言,电视时空展现的具象性,镜头乃至屏幕的局限性,使得电视剧叙事难以企及前者的那般“无所不能”。
而电视剧的创作者更多时候并非用自己的全知眼光观察剧中的人与事,而是尽量转用剧中人物的特定视角去表现故事。“内视角”,即编导大致等同于故事中的人物,其所见、所感、所思均附着于剧中的特定人物。根据张爱玲长篇小说《十八春》改编的35集电视连续剧《半生缘》,第一集开头画面为黑白色彩的旧上海俯瞰景象,这时主人公顾曼桢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道来:“十四年了,日子过得真快,对中年以后的人来讲,十年八年好像是指缝间的事,可是对年轻人来说,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将小说中部分原文字与主人公内心独白以画外音的形式联系起来,吸引观众跟随主人公的视角,一同去感受她一生的悲欢离合。直至十四年后男女主人公再次相见,相拥而泣时,曼桢的内心独白再次响起:“世钧,我是抱着绝望的心情来等待,因为我太了解你了,你是那么的善良,我不想让你为难……”简短几句便将自己的无奈、痛楚传达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细细体味人生的无常。这是电视剧的常用聚焦方式之一,即以“个人化”面貌、以第一人称方式直接进行叙事,热奈特将其称之为“同源故事叙述”。④
(四)人物塑造
无论小说还是电视剧创作,塑造人物的性格是关键。笔者认为,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在主要人物的塑造方面脱离原著较多,这也是影响不同观众评价其改编电视剧优劣的因素之一。
以《倾城之恋》为例,原著的女主人公白流苏离婚后寄居在娘家,受到兄嫂的奚落,内心孤苦无依,但她具有战斗的精神,在一场相亲会上,为了获得真正的胜利,她追随男主人公范柳原到了香港……
改编的电视剧《倾城之恋》女主角的古典淑女形象与自然优雅的姿态与原著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然而纵观全剧,陈数所塑造的白流苏多了几分心无城府的纯情,少了几分张爱玲笔下的战斗与反抗精神。而小说中的范柳原是一个“吃喝赌”样样都来的人,甚至在结尾他与白流苏之间也仅仅只有“一刹那的谅解”。电视剧与小说传达给受众的感觉与想象空间大相径庭:原著中流苏幸运地成为柳原的妻子,从“婚姻的保障”到“经济上的安全”,她便可“笑吟吟”地暂时把生命告个段落,勾起读者对这可怜女人的怜悯同情之心与无奈之感,而电视剧则在温馨华美的婚姻中结束,从男女主人公深情对视的眼神中,我们分明可预见他们今后美好生活的开始。
(五)情节建构
由文学叙事而来的影视作品,最终要符合“直观性、具体性、可感性、确定性”的要求,需要作多方面的技术处理,其中很重要的是在小说纷繁复杂的线索中选择或增添那些与主题相关的情节进行叙事。
借助现代科技,电视连续剧突破了传统舞台的时空局限,可以而且需要“多人多事”齐头并进,但同时需要坚持“立主脑”和“减头绪”的基本原则。正如朱光潜所说:“戏剧和小说都描写人和事。人和事的错综关系向来极繁复,一部戏剧或小说只在这无穷的人事关系中割出一个片段来,使它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许多在其他方面虽有关系而在所写的一方面无大关系的事事物物,都需斩断撇开。”⑤
电视剧《半生缘》,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阅读小说可细读,反复琢磨。可是以视觉形象为主的电视剧,画面镜头不能停留或“翻”回来重看,让观众慢慢品味。小说有一定的读者范围并受到文化程度的制约,而电视剧是大众化的艺术。因此,改编时必须注意它的通俗性、可视性,使之易为广大观众接受。《半生缘》中编剧对原著删繁就简,抓住了诸如世钧为曼桢找寻手套、离别整理行李等典型细节进行刻画,紧紧围绕主要人物的感情线索进行创作。
二、张爱玲小说和改编的电视剧的传播效果与评价
对“改编型”电视剧的评论,“忠实原著”说似乎已成为评价的某种思维定势。电视剧《半生缘》《金锁记》等被搬上荧屏以后,所得到的声讨多于赞扬。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⑥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实质上也是改编者用当代眼光对文学名著进行的一次新的阐释,改编后的影视作品或多或少都会打上改编时代的烙印,体现出当下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人的审美情趣。
影视剧不同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一向被称为高雅艺术、精英文化,为少数文化人所专有;而影视剧属于通俗艺术、大众文化范畴,是为当代最广大的影视观众所欣赏的艺术。在把文学名著改编为影视作品时,改编者必须能够找到文学名著与当代观众需求的契合点,变深奥为通俗、变典雅为朴实、变曲高和寡为雅俗共赏。
一代才女张爱玲的小说改编也给予电视剧改编者以启示:转换观念,不再过分地拘泥于原作所表现的主题意蕴,不满足于“影视连环画”式的简单“翻译”原作,而是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尽量契合当代观众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①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
②张爱玲:《流言》,中国科学公司,1944年版
③金宏达主编:《回望张爱玲――华丽影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④[法]热拉尔・热奈特 著,史忠义译:《热奈特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版,P111-112
⑤朱光潜:《谈文学・选择与安排》,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P209
⑥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P2
收到学生这样的反馈,我们开始对中职学生的语文教育进行反思。学生不读书、不读好书,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是重要原因之一。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可塑性极强。适当的采用榜样激励,是促进他们产生读书兴趣的好方法。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为学生举他们喜闻乐见的名人的读书爱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二、 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阅读兴趣是在活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在这种需要中持久、稳定且不断发展。语文教师和学校图书馆工作者应密切配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这是一个教育界比较接受的概念,因此,可以组织诸如“21天每天读书半小时”的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也可开展如“五四青年节我送朋友一本好书”的活动,读书笔记展评、藏书之星评比等,并配合研究性学习,组织学生写论文,搞创作。在参加这些活动时,学生需查阅大量书刊,搜索“美文”,寻找理论根据,查找方法,探索技巧。这时阅读成为需要,学生的阅读需要越迫切,阅读兴趣就越浓厚,阅读效果也就越好。
三、 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语文课文教学中会牵涉到大量的背景知识,这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典故正是调动学生阅读的好机会。在讲解故事的同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时候将古典名著推荐给学生,必能激发其阅读的兴趣。例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通过对课文当中给出的内容的讲解,给学生留出悬念,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读名著,自主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