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追赶超越、集成突破,高质量建设“品质南码头”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码头路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主动融入浦东新区发展格局,紧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定位要求,把打造精品城区作为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总抓手,扭住功能、颜值、温度“三大要素”,聚焦四个“温·暖”更新路径,稳舵驭舟、奋楫笃行,社区建设日趋精致,民生服务日益精深,城市管理日渐精细,各项工作有力有序高效推进,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成果,“品质南码头”正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图景阔步前行。
(一)以实干赋能蝶变,绘就城市更新“工笔画”
“旧”貌换“新”颜,民心工程提速攻坚。对标现代化城区建设,高起点制定和实施精品城区行动计划,高标准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打造群众所思所盼的宜居、乐居设施空间,全年13个重点项目竣工投用、5个关键项目开工建设,努力将“规划蓝图”变成了“幸福实景”。围绕“两旧一村”改造,探索创新“1336党建引领工作法”,顺利完成六里新村房屋征收项目,110产不成套房屋圆满拔点,项目整体签约率达到99.6%。从启动到签约,62个日夜里攻坚解决了“房改售房”、厅面积复原确认、60产产证办理等棘手问题,“挂图作战”“一户一策”精准回应居民不同利益诉求,刷新了浦东“两旧一村”改造速度。聚焦居住品质,协助璟博保障性租赁房开盘招租,积极推进临沂片、沿江片综合整新,加快改造港机新村、胶南小区、临沂一村、临沂五村等小区屋面及相关设施,超额完成36台加装电梯签约,全年竣工10台。瞄准居民“菜篮子”,临沂集贸市场改装升级,开启生活市集新模式;大桥菜场推进标准化升级改造,有效提升了居民群众的购买体验。
“重”负变“轻”装,社区面貌稳步提升。打好五违四必“攻坚战”,全面系统梳理,排查存量违建,落实分类治理,4926处存量违建点位入库登记、逐年销项,18处新增违建点位重拳出击、严查快拆,依法拆除历时30年之久的胶南路199号违建“钉子户”,圆满完成今年“五违四必”计划任务。冲刺雨污混接“收官战”,制定“2张表格、1套方案”,在安全施工、材料堆放、临时停车、通道设置等方面采取妥善举措,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54个小区全面竣工,通水率达100%。拉响店招店牌“清扫战”,聚焦“头顶上的安全”,多部门联合开展户外招牌整治行动,完成717块店招店牌安全检测,拆除200余块违规招牌。全覆盖发放安全责任告知书,用好户外招牌智能化综合平台管理,探索商家自查、专业巡查、专项督查的工作模式。搞好市容环境“持久战”,发布任务书、消项表、作战图,形成覆盖“37个点位+20个重点区域”的包保定岗机制,聚焦短板弱项,问题清单分组包干。重点关注农贸市场、商业网点、交通枢纽、主次干道、医院学校周边等人群密集地段,加强日常固守、突击整治。
“暗”淡转“明”净,生态空间持续优化。“美丽街区”日新月盛,全面完成兰陵路整体美化改造,南码头路、沂林路提升改造完成立项招标,临沂片背街小巷设施日臻完善、东方路隔离带绿化更添自然之美。“蓝带绿带”与日俱增,全力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工作落实落细,完成绿地资源一张图梳理及应用程序开发。改造提升吟风公园、白莲泾休闲大道、胶南口袋公园、街角公园等生态空间,加强生态水系绿化,将公共绿色空间打造成“可玩、可憩、可赏”的城市绿洲。培育“学生林长”“学生河长”,持续将“生态南码头”的理念嵌入到社区建设和居民生活中。“垃圾分类”稳步向好,全面提升源头分类设施设备,升级改造6个垃圾厢房、2个小压站和20余个道路废物箱。探索建设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高品质可回收物服务点和打造街道循环超市等示范标杆,持续推进分类管理精细化、投放环境精致化、科技赋能精良化、回收服务精巧化、特色亮点精品化,提升垃圾分类实效及管理水平。
(二)以服务提升效能,办好民生福祉“头等事”
公共服务体系赓续完善。关注养老这一最朴素诉求,嵌入式“15分钟养老服务圈”愈发完善,为老助餐点扩充至14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成功打造13个,是新区面上通过评估数量最多的街道之一。临沂七村获评“上海市老年友好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成为全市首家获得4A等级的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聚焦数字生活,南园智慧养老院成为全市首批高分验收通过的市政府实事项目,“指尖课堂”公益教学惠及老年居民6千余人次。抓好就业这一最基本民生,积极搭建就业供需平台,设立3个社区就业服务站,2个站点获评区第一批示范站点。“拓岗增量”行动初见成效,开展5场南风招聘会,百日速配累计岗位推荐339人。“社园联动”助力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现场,应聘人数370人,意向录用145人,就业促进力度进一步提升。面向青年群体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创业项目论证、技能体验,给予开业指导、创业孵化,在租金、一次性创业补贴上给予政策扶持,成功帮助53人迈入“创业跑道”,辖区创业企业在“创领浦东”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佳绩。
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健全。加大托底帮困救助力度,开展医疗救助、帮困补助、综合帮扶、人道救助等民生工作。发放各类救助补贴、补助、慰问金等款项共计4400万余元。“千万人帮万家”帮助特困家庭660户,发放帮困资金22.2万元。发放廉租房租金补贴、各类就业补贴650万余元,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加强社区关心关爱力度,打造东三双拥口袋公园、百联临沂双拥商城,成立“南码头戎爱联盟”,为双拥对象提供优先、优待或优惠服务。通过送慰问、协调解决官兵所急、美化军营周边环境等方式,持续增进军地情谊,全年为部队输送2名合格兵员。建成社区“宝宝屋”1所,开办普惠性托班1个,完善托育资源供给体系,为幼儿提供了多元化照护服务。时刻做好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劳模、党外人士、少数民族等群体的关爱和服务。
综合服务阵地深化发展。政务服务便捷便民,派出所综合窗口投入使用,“一网通办”线下窗口受理、移动掌上办、多媒体自助办、“远程虚拟窗口”帮办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愈加成熟,两免使用率、一网通办件及时响应率、非刷证办事规范性进步显著,全年受理各类事项79076件。社会工作服务相伴相长,探索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社区治理平台和机制,创新“1+3”社会工作综合站点模式,社工站已累计开展专项活动18场,参与社工200余人次。开展街道“最美社区工作者”选树活动,探索建立“揭榜挂帅”全过程跟踪服务,不断激发广大社区工作者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人才服务真心真情,全面梳理19处人才聚集区域、75处人才服务资源,形成人才工作地图、建立人才数据库,全速推进人才服务阵地精准布局。举办人才服务月系列活动,建成数产人才会客厅,揭牌“菁鸿渡·人才服务中心”,发布人才环境推介专题片,精心筹办12次主题活动。大力宣传“1+1+N”人才政策体系,帮助60余家企业解决8类人才问题诉求,成功推荐4名特殊人才落户,释放全域留才、引才、聚才“磁吸效应”。
(三)以文脉滋养商脉,彰显区域发展“精气神”
在“守正创新”中以文化人、以文铸魂。文体并行两开花,群众幸福得以加码。围绕四大主题开设六大品牌课程,为全年龄段市民提供“延时服务”,全年举办特色活动70余场,服务5600余人次。首届“南风之申”沪语文化节全新亮相,通过沪语圆桌论坛、沪语特色课堂、沪语悦读比赛、沪语嘉年华市集、成立讲师团培训基地等多元形式,让沪语弘扬上海精神。大力充实南码头历史陈列馆阵地服务功能,更新历史陈列馆布展内容。与国民知识IP混知合作,用漫画呈现南码头的历史星空与璀璨未来,“热帖”阅读量近50万次。关注全民健康,着力发展群众体育,探索滨江定向赛,组织5700人次参与八段锦健身,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正式投入运营。开展青少年红色大寻访活动,近200名青少年走进红色历史,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精神文明多涵养,社区品格得以升华。竭力强化精神文明引导,助力6家单位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提升社区治理软实力。深入开展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学习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最美家庭”先进事迹,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社会氛围。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年举办1500余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动员志愿者2000余人,服务覆盖2万余人次。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落实信息发布“三审”制度。发挥舆论主阵地作用,举办《南风》报创刊15周年系列主题活动,激发广大群众热爱社区的朴素感情。用好宣传矩阵,讲好南码头故事,学习强国、上视新闻、上海新闻广播等媒体累计报道转载南码头声音50余篇。
在“敢闯敢试”中招商引资、安商稳商。用数据成果筑牢稳健经济底盘,18家税收500万以上重点企业零流失,稳商率达100%;新引进企业53家,同比增幅121%;完成税收8.96亿元,同比增幅42%;1-11月完成社会面固定资产投资32.74亿元,顺利完成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圆满完成五经普试点任务,在开伦·聿缘1998园区开展专题推介,绘制经济普查主题漫画,使五经普深入社区“边边角角”。此次清查并纳统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2879户,个体户782户,着力深耕数据串联,为数字化社区建好底座。用一流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始终坚持“以服务企业为中心”,从税收扶持、政策解读、生活服务等多维度加大服务力度。挖掘精兵强将,组建“重点企业服务专员”“营商环境观察员”“营商环境体验官”三支队伍提升专业服务效能,累计收集并解决企业问题81个、营商环境建议26条。打造1个营商推介中心,成立综合人社、数字产业、商贸业3个“营商环境观测点”,建立2个“暖暖屋”,打通前端、中端、后端全链条服务渠道。成功招商伊铭萱婚庆、东旗物业等企业落地,对接统帅装饰设计、蔚蓝科技、艾比路音乐、蓝象智联等高质量企业招商项目,助力梨膏糖厂振兴老字号。用多元平台助推企业园区盛兴,盘活各方资源,策划举办投资促进推介会、“艺企High”音乐潮汇等活动,探索“一站式管家服务”,为数字产业园牵线3家意向入驻企业,为东方尚博创意产业园打破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为企业员工送上工会专属服务,开展政策宣传、法律咨询、文化服务8场,参与人数达到1050人次。深化“港湾·南风乐企”营商品牌,全新推出的企业“周四会员日”以座谈交流、参观学习、讲座培训、文体活动等形式助力全域企业拧成一股绳。放大“石油协会”平台效应,利用专业优势和浦东的政策优势、产业优势,吸引到越来越多的石化相关企业入驻南码头。
(四)以党建引领治理,共画美美与共“同心圆”
架好平安法治“高压线”。守护平安和谐社区,新增平安屋点位49个,建立行政调解组织,做优做强“屋室联动”“三所联动”。成立交安委、反诈中心,发动志愿者1500余人,做强检查整治和宣传推广。积极介入化解西三工地、弘毅国学、我爱我家房产租赁等多项信访矛盾,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工作。强化社区综合治理,完善应急防救体系建设,27个居民区因地制宜逐个开展消防疏散逃生演练,培养了一批“消防安全管家”,全面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三合一”场所、燃气安全等专项整治16次,督促整改131次,切实提高辖区安全系数。深化法治社区建设,强化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等法治审查,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实现依法行政“抓在细微”。打造法治睦邻点、法治文化公园等线下普法空间,用活“码上说法”普法新媒体。优化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开展“广场义诊”“律师坐诊”“专家门诊”112场次,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级。
织密自治共治“一张网”。提高基层治理能力,针对璟尚公寓大型新建居住区,第一时间开启璟尚居民委员会筹建工作。持续将基层减负往实里抓、往深里做,规范挂牌209块,摘除不规范室外挂牌766块、室内挂牌92块,进一步明确居民区证明开具范畴,建立3项正面清单,切实将“松绑减负”落到实处。激发居民自治活力,持续拓展“五新自治”品牌项目辐射效应,积极用好“三会”制度聚民意、汇民智,全年形成46个自治金项目,吸引1.6万居民主动参与,切实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事务的热情。创新打造“左邻右舍”品牌,完成4个共建共享邻里空间的设计规划。构建共治共享格局,探索以公益为切口,建立街事平台、公益合作平台,开展“义商共治”行动、“益”起来加油等公益活动,“南小萌”青少年团队、街事会累计开展公益服务20场,服务社区居民2500余人次。打造“社区嘉年华”,吸引万余人次关注并参与社区专属狂欢节。稳步完成10个居民区、16个类住宅纳管,新桥天健滨江服务站获评区类住宅综合治理示范点。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创3个区级人大代表“家站点”平台。圆满完成届中人大代表补选。市区街居四级人大联动,全市率先完成小区地下车库网络覆盖;首创“连心桥—公交宜行”人大联席机制,更好解决居民诉求。全年收集处理反馈意见建议405条,办结率100%。
建立数字孪生“数据链”。优化城市大脑建设,推动城市运行管理综合服务平台迭代升级,发挥高空慧眼、一屏管全屏等应用场景实战效用。落实“首问、指定、兜底”三个责任制,通过培训、演练、应用,有效提升了城市运行日常管理和应急联动协调处置能力,强化了“一网统管”的实战实效。全年主办市民热线工单5209件、解决率98.83%;网格工单12823件,结案率100%。划细做实微网格,以道路、街巷、河道中线为界,完成240个微网格划分工作,做到空间全覆盖、衔接无遗漏。居民区在岗社工全部下沉,担任“专职网格员”承担网格信息采集、安全巡查、为民服务等职能,“包干到人”确保人人耕好“责任田”,推动基层工作者既能“合唱”又能“独奏”。
延伸党建统领“核心力”。积极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抓强抓严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学、自学、联学、研学、促学机制,依托“四库”联动形成两级检视整改清单,推动27个问题销项。打造党课项目矩阵,升级打造“江畔百年码头记忆·耀信仰之光”行走的党课2.0版,信仰系列党课累计为区域内外100余个单位和党组织提供服务5000余人次。深入开展“大兴调查研究”,累计走访调研对象714人次,收集建议26条,发现问题209个,解决率达100%。全力推动党建品牌资源集聚、凝心聚力,以“南风向暖·嘉邻和睦”全域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创新实施“五暖五睦”项目10个、“南风添翼”项目27个、“三项计划”党建联建项目29个,开展“暖阳耀园”园区(商圈、街区)党建开放式主题服务活动4次,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3000余人次,做优写实全体区域单位共同参与党建引领全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文章。竭力深化“苗圃变森林“红色物业联盟”“最美家庭新星社”等项目,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挥实效。坚定推动干部队伍能力提升、素养提升,落实“两计划一行动”,制定街道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率先推出“345”工程,统筹明确八大攻坚行动,着力打造“五型”干部队伍。把脉干部工作状态及成长需求,梳理并推动10余个共性及个性问题加速解决。强化培训赋能,举办青社微沙龙、“码头老法师”书记工作室智慧论坛、社工能力素质强化班等活动。围绕干部作风建设,持续加强廉政警示教育,创设并不断丰富“清风码头”廉政宣传栏,改造2个廉洁文化微阵地,持续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
各位代表,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前行有共为。过去的一年,南码头路街道按照“加快建成宜居宜业、生态智慧、文明和谐、安全韧性、人人向往的现代化城区”的要求,咬定目标不放松,攻坚克难再向前,区域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深深感受到,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是我们尽心竭力的根本保证;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是我们依法行政的强力支撑;区级部门、驻区部队、区域单位的鼎力支持是我们克难前行的力量源泉。我们所取得的累累硕果,离不开南码头历届领导班子的接续奋斗,离不开各位代表、各界人士的倾力参与,离不开所有社区建设者、奋斗者的辛勤创造,离不开全体党员群众的智慧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南码头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全街道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南码头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兴不忘忧,安不忘危。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和群众期盼,还存在不少问题、遭遇许多挑战:街道的发展还需面临五百年文化底蕴与社区基础设施“硬实力”不足的矛盾,经济的增长还要面对商业商务载体缺乏与核心竞争力脱节的瓶颈,社区的治理还应正视集约化公共服务供给匮乏与土地资源稀缺的现状。街道领导班子将直面这些阻碍,增强忧患意识,竭忠尽智,久久为功,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用看得见的实效回应群众期待。
二、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年,也是不断把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推向深入的提速年,科学谋划好2024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面对新挑战、新要求,南码头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对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浦东建设上海“五个中心”14核心区的重要使命,坚持把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贯穿现代化城区建设始终,不断绘实绘细“品质南码头”标准下的“一核两带三片区”建设蓝图,从“质”催化高质量发展、从“细”谋划高品质生活、从“深”激活高效能治理、从“心”培育高素质文明,凝心聚力、创新突破,真抓实干、奋发竞进,聚力打响“五张牌”,以经济发展的动力、基层治理的活力,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南码头篇章的生动图景。
(一)以奋进姿态,纵深推进人民城市建设
绘就“一张蓝图”,“奋力一跳”抢抓发展“机遇期”。五百年的深厚底蕴、历久弥坚的绵长文脉、海纳百川的商业传承,给了南码头赓续初心、笃行致远的底气和舞台;卓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教育资源、集群的产业园区,为南码头坚定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要持之以恒深化“一核两带三片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蓝图,加快推动“明日地块”核心功能蓄势挺进,放大“政务商务带”“产业聚集带”“链”式效应,让“人文滨江”的认同感、“怡养临沂”的归属感、“和美六里”的幸福感加速“爬”上人民群众的“心间眉梢”。用心当好“施工队长”,注重城市更新中民生与发展的“天平”,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把蓝图变为火热的“施工图”、真切的“实景图”。
瞄准“两个目标”,“追求卓越”奏响现代化“最强音”。“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更新、社区的发展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要更快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聚焦居民与企业之需,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积极构建对全龄段居住适宜的“人民之城”,率先打造对中小微企业友好的“精品城区”。要利用好“三片区”与“两带”浑然天成的融合优势,在高中低搭配、可供选择的丰富居住空间与形态丰富、市场潜力无限的创业就业机会中架起“鹊桥”,实现“5公里通勤圈”“15分钟生活圈”“多梯度产业圈”突破升级,以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力争在浦东、在上海成为青年安家立业“第一站”、人才创新创业“始发港”、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加速器”,努力向“精致的产城融合、精准的职住平衡”迈进。
聚力“三个抓手”,“鞭辟入里”拔节引领“竞争力”。要造势而上,提高拼经济的“含金量”。围绕更高水平改革开放,招商引资要抢突破、总部企业要多跑动、服务供给要更精准,让有限土地产出“黄金效益”,让人才政策释放“虹吸效应”。团结好网络大V,形成磅礴有力的营商声势;挖掘好内部潜能,形成虚位以待的引商阵势,营造从小培育、中等陪伴、壮大反哺的营商环境。要乘势而为,深耕增福祉的“含新量”。把城市更新与完善公共服务结合起来,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结合起来,坚定啃下“两旧一村”硬骨头做到破旧立新,全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做到出陈易新,持续优化公共服务水平做到花样翻新,全过程彰显城市内在的人文价值和人民城市的内在逻辑。要蓄势而行,谋求促发展的“含文量”。深刻把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传承昂扬浦东开发开放“四股气”,承袭秉持南码头包容开放的历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智慧,以典型为榜样、以榜样为力量,纵深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提质增效,推动城市温度“水涨船高”、文化高度“辉光日新”。
(二)全力打好“五张牌”,全面提升社区发展能级
1.聚焦“动力更足”,成为城市能级提升的“金牌”
以更包容姿态彰显产业发展“硬核”。不断优化社区产业空间布局,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园深耕“数字赛道”,引导尚博园引领“文化产业”,建立科技业协会,发挥石油协会平台效应,形成“呼朋引伴”“舞好龙头带动龙身”的招商势头。主动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深挖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市场成长空间巨大的新赛道产业,引入更多创业型、新锐型中小微企业,推动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向南码头集聚。
以更积极姿态优化营商环境“气候”。焕新升级营商推介中心,通过空间改造、功能迭代打造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锻造“南小二”企业服务队伍,开展活动“聚”企、人才“悦”企、政策“助”企、资源“惠”企、网络“联”企五大服务,出台“N+X”电子版企业服务包。加深定制化联动,打响“艺企High”活动品牌,鼓励更多园区企业共同参与、宣传推介、合作交流;深入推动梨膏糖老字号品牌“产品+流量”精准升级。
以更开放姿态重塑人才吸纳“磁场”。探索人才服务“五新”路径,持续建设“1+3+4”人才服务新阵地,升级“菁鸿渡·人才服务中心”,将“企业注册点”延伸到人才公寓门口,优化空间配置打造“无围墙”的人才公寓,提升生活质感打造“人才生活节”,完善交通、安居房、托幼、医疗等配套服务,努力用精致精熟的“烟火气”吸引人才扎根南码头,用共创共赢的“软实力”吸引三大先导产业、数字经济等蚂蚁雄兵涌入南码头,培育更多未来的龙头企业。
以更主动姿态铺砌创业就业“路桥”。着眼“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精准施策推出“一揽子”帮扶政策,开展“一条龙”定向服务,打造青年精英创业的首选城区、劳动者就业的性价比区域。在丰华园构建一站式、全方位的创就业服务平台和劳动纠纷联调分中心,融合服务企业、创业孵化、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及劳动纠纷调解等功能,深入园区,走近企业,培育“活水养鱼”的创新创业沃土。
2.聚焦“空间更美”,成为城市画卷更新的“名牌”
人居环境,淬新而生。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全力推动08-04地块和“19号线”“南北通道”重大项目征收、非成套和小梁薄板房屋改造,持续推进六里新村公租房建设。健全老旧小区房修项目储备库,科学推进临沂七村、胶南小区、海运小区等综合整新工程,力争加速推动临沂五村民防空间改建。重视设计感,着力提升美丽街区、缤纷社区点位,修缮老旧小区屋顶、楼道,加速电梯加装步伐,贯通高颜值、强互动的“碎片化”社区空间。加强日常保障,开展无序设摊、街区环境、工地环境等专项治理,强化市容市貌“把脉开方”。改造临沂、兰陵市场,通过节能增效拎稳居民“菜篮子”。
生态宜居,逐绿而进。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护航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更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要加速推进龙阳路绿地建设、林荫道改造、和风花园建设、临江文化花园景观提升,扎实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激发“参与全民化”热情,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育更多“企业林长”“学生林长”“娃娃河长”,营造蓝绿交织的生态美境。
分类有道,向美而行。积极参与“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推动社区形成绿色生活新方式。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坚持源头改造及科技赋能,完善厢房探头视频巡查告警等功能,让垃圾分类变得更简单、更精准。加大生活垃圾专项整治力度,加强沿街商户、住宅小区、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的巡查。统筹运用建章立制、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奖惩结合等手段,推动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3.聚焦“满意更多”,成为现代化治理升格的“王牌”
养老装着期待,以最大诚意守护夕阳红。从服务对象的普遍性、供给的可及性、质量的可靠性、价格的可承受性四方面通盘考虑、整合资源,完善“养老管家”,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从有到优”的新突破。建设南风养老院“认知障碍老年人专业机构”,创新打造“数智管家”智慧居家养老平台,开启小老帮老老、邻里来关照的服务模式,深化辖区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协调发展,优化设施、项目、队伍一体化推进。以社区长者食堂升级改造为试点,建设智能化、标准化、人性化的社区食堂,迈好“全龄友好”的关键一步。
民生连着民心,以最强力度织密保障网。秉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深厚情怀,不断深化残疾人、重大病人群、特殊困境妇女儿童等福利保障,完善社会救助、社会帮扶、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积极创建“上海市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街镇”。持续推动建设社区“宝宝屋”,办好爱心寒暑托班和科学育儿指导站,创新红领巾网格员项目丰富社会实践,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慰问和巾帼家政员养老技能公益培训,开发临沂百联双拥商城“三优”项目,拿出更多有温度、有实效的举措帮群众解难题、让群众享公平。
稳定系着大局,以最实举措绷紧安全弦。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是富民、安民的重要基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安防力量一体化建设,深化平安屋、警务室“屋室联动”,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创新市域治理现代化手段,强化养老诈骗、非法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排查整治和深入打击,拓展延伸平安宣传的战线和覆盖面。巧用“一个声音、一个平台、一办到底”工作模式,化解复杂疑难矛盾。紧盯有限空间、危化、消防、燃气安全等重点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治理,形成隐患整改闭环。以高度的责任感抓实抓好历史遗留问题攻坚,补齐补好短板弱项、推动区域发展轻装上阵、小步快跑。
4.聚焦“实力更强”,成为人民民主实践的“底牌”
推动自治共治既“出圈”又“出彩”。做强“左邻右舍”品牌,探索公共空间的居民参与式治理模式。搭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公益慈善项目实施平台、专业社工人才培育平台,完善多元参与、多方互动的运行机制。继续扩大街区议事会的深度与广度,加强居民自治与商铺企业联动,探索整体招募与定向跟进模式,铺展街区治理新画卷。织密建强微网格,探索将区域共建力量、外部组织触角吸收“入网”,推动专职网格员“合唱”精彩、“独奏”专业。注重内引外联、聚贤育才,打造统战人才“智囊团”,各界人士齐发力造血民营经济。
推动民主法治既“出声”又“出众”。坚持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社区治理现代化全过程,引导代表为便捷出行、智慧生活、安心养老等民生工作献计献策。聚力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多形式开展普法教育、专题培训、监督问责,着力提高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的运用能力。压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完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推动行政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律师进社区、进企业模式,开展更大覆盖面的主题普法、文化普法、公益普法。加强民兵分队的教育和训练,提升国防后备力量,形成全民国防的强大合力。
推动数据智治既“出新”又“出效”。探索在人才公寓及园区设置“一网通办”24小时自助服务区,压缩公共政务服务半径,构建触手可达、智慧便捷、普惠一域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探索将更多有实用性、有首创性、有引领性的数字化治理应用场景融入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尝试面向科技企业开放教育、卫生、养老等领域应用场景,推动辖区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创新、驻扎策源地试新,让辖区居民享受最前沿的革故鼎新。强化“数实融合”,利用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加强破壁协同、数据共享,通过延伸触角、夯实底座激活社区“精治理”效能。
5.聚焦“自信更盛”,成为核心价值传承的“招牌”
坚持党建引领,融的是发展合力。开展新一轮“强基固本”工程,通过一对一带教实操、案例解剖式实训、组团式联学交流等建强社区治理“一线军团”。坚持培塑赋能,完善立体式、全覆盖的精品党课体系,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苗圃变森林”项目,发挥“南风向暖·嘉邻和睦”全域党建品牌影响力,建立“典型示范项目库”。不断激活“三新”党建“源动能”,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户外劳动者服务站、青年之家等阵地优化十项“点单式”服务。启动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深化红色物业联盟,通过党建联建切实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推动建设居民接受与服务水平相匹配的收费体系。
培育人文气质,筑的是精神品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打造成理论政策学校、文化生活舞台、移风易俗平台,久久为功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弘扬浩然正气、选树平民英雄,在社区发掘一批“社区治理达人”“干事创业领袖”“一线岗位能手”,把嘉言懿行融入日常生活,形成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的社会风尚。着力构建多维志愿服务激励体系,通过等级勋章、岗位勋章、限定勋章、企业定制勋章等加深志愿者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建设优秀志愿者荣誉墙,展示志愿风采,推动以更专业的志愿服务谱写时代华章。
打造文化强社,寻的是博大气象。要驰而不息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延续好历史根脉、文化肌理和码头记忆,以文惠民、以文凝智、以文聚商,把南码头打造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稳步推进新建文化中心工程,打造服务各领域、覆盖全年龄、辐射大浦东的演艺新空间、人文新景观、休闲新去处。扩大社区文化服务触及面,配送喜闻乐见、老中青皆宜的文化课程,组建白领合唱团等“年轻向”艺术团,繁荣社区文化事业。深入推进思想理念“全方位”融入和企业品牌“立体化”传播,推出一批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的深度报道,创新传统历史文化更富新意的“打开方式”,营造生动活泼、鲜活吸睛的码头图景。积极链接区域内中医门诊部和医疗资源,深耕“中医药示范点”发展路径,做强做优中医康复保健领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夯实队伍建设,树的是时代新风。创新干部选育管用机制手段,使干部队伍总量更加充裕、结构更趋合理、活力更加彰显,系统把准干部的态度和能力靶向。强化跟踪培养,多让新进人员到基层实践锻炼,多让机关、事业干部到多岗位锻炼提升,多让社区工作者到多元平台上揭榜挂帅,促使社区干部拓宽视野、增进交流、提升素养。通过老书记“组团式”传帮带制度,探索建立治理名师工作室,深化“竞速领跑”专项行动,发挥“头雁领航”优势。坚持正风肃纪不放松,细化政治监督的“标尺”,丰富警示教育载体,打造浸润心田的纪律高地。
(三)实干聚民心,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
1.浦三路601弄屋面维修工程
对浦三路601弄小区实施屋顶修漏工程,更换维修老化木望板、屋面防水层、老化檐口,解决屋面漏水及屋面附属物坠落等问题,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和住房安全感。
2.八二小区楼道美化工程
对八二小区楼道全面开展美颜焕新,对楼道实施墙面粉刷、钢窗更换、楼梯除锈刷新、电线规整等美化措施,改善整个小区的气质颜值,增强小区居民的宜居舒适性,提升文明创城的底气。
3.缤纷社区建设(中心花园)项目
对临沂三村、临沂六村的中心花园进行美化改造,根据不同主题实施绿化彩化更新、休闲椅更新、游乐设施设备添置、景观灯光打造等内容,提升小区公共区域整体环境和美观度。
4.南风养老院整体改造并打造“认知障碍老年人专业机构”
改造南风养老院,筹建“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全托服务,并充分辐射周边社区,做到有依托、有场地、有功能,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有力的支持,打造南码头路街道“认知障碍老年人专业机构”的特色品牌。
5.老旧小区消防配套整体提升
对胶南、东三等部分老旧小区消防配套设施开展整体性提升,完善楼层标识,改善管道井防火封堵,增配火灾报警器,增加简易喷淋、疏散指示标识、应急照明等消防设备。修复或更换消防泵、消防控制柜、到期灭火器材等,并计划完成一套预设消防供水系统建设,真正筑牢火灾防控防线。
6.南风乐业港暨世博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分中心
整合各方资源,搭建服务载体,建立南风乐业港暨世博劳动调解分中心,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创业空间,为求职者提供职业介绍指导、技能体验,为企业与员工提供劳动维权、现场调解,打造创业、就业、培训一体化综合场所。
7.打通社区“讲理堂”基层解纷新路径
依托各居民区公共法律服务室,设立“讲理堂”,在听取居民双方陈述的同时,邀请居民代表、调解员、有关部门和律师顾问进行政策解读。以法理和情理相结合为原则,把“讲理堂”逐步打造成集聚矛盾纠纷化解点、法治宣传教育点、公共法律服务点“三个点位”作用的平台。
8.兰陵集贸市场改建
对兰陵集贸市场进行整体改造提升,从功能性、美观性、安全性着手打造“精品市场”,着力解决买菜难、卖菜难问题,为社区居民带来更便利、更舒适的购物体验,让“菜篮子”装满幸福味。
9.“邂逅文化”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项目
赓续中华文脉,持续放大“南风之申”沪语文化节活动品牌效应,推动海派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延伸文化服务时间和文化服务内涵,深化“延时服务”惠民项目,围绕传统文化、艺术美育、科普教育、非遗传承四大主题,为全年龄段群众畅享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便利。与复旦大学共建艺术实践基地,共享高校文化资源,共育社区文化团队,力争把文化自信融入全社区群众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中,为街道文化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10.全人群友好行动
聚焦新就业群体、妇女儿童需求,工会开设首个24小时“不打烊”户外职工驿站,为新就业群体全天候提供自助补给、充电、歇脚慰藉等暖心服务。团委开设小学生爱心寒暑托班,缓解本市小学生寒暑假“看护难”问题。妇联开展“两病筛查”工作并围绕“母亲对母亲的支持”,邀请专家为社区孕妈妈、新妈妈宣传母乳喂养,构建促进生育的友好社区环境。
相关稿件: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