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我的投资成长的故事。
雪球用户:@南山无竹
投资懵懂期
2009年8月进入股市,朋友帮我买的第一只证券,竟然是债券。因为他从事的是债券交易,他熟悉债券,不太熟悉股票。我自己买的第一只股票是招商银行,浮盈20%的时候,朋友说赚15%就可以卖了,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
刚接触股市,一切都是新鲜的,到处找同事交流股票投资;结果很失望,没有找到传说中的高手,都是懂一点儿。于是,我去买了一本入门书籍自己学习。
2010年元旦过后,就转行做金融了。在一家小公司学了一点技术分析,但不幸的是,老板6月份就跑路了。后来,失业在家,一边看书学习,一边和室友看第一财经的节目学习炒股。
书里面讲的都很专业,很全面,但是我只看懂了一点儿投资理念的部分,讲的就是价值投资,但是周围的朋友都是短线技术派。虽然我心里是很认同价值投资的,但周围没有人可以学习。
2011年3月,一个资深老股民开了一个股票工作室,我跟他学了两个月的技术分析。他说自己在技术分析上走了许多弯路,其实只看《日本蜡烛图技术》和《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就行了。我很认真的学完了,觉得好像是找到了赚钱的秘笈。
2012年初,在反复看了几段如何看财报的视频之后,我也尝试着做了一张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一直到现在我还在坚持。后来,逐渐发现了资产负债表里面的一个秘密:稳健的经营+适度的杠杆,是赚钱的秘密。今年雪球嘉年华的现场,听到了一位财务专家说,加杠杆就是输出管理,和我的理解有异曲同工之妙。
投资入门期
2013年,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一方面,我对股票市场开始有了定价能力。具体的说,就是我通过比较货币市场的收益率和股票市场的股息率,发现股市极具投资价值。6月份的时候,出现了余额宝,而且年化收益在5-6%,我知道余额宝的长期平均收益率应该在3%左右,这么高的收益率不可能持续;同时,股票市场股息率超过5%的股票有一大堆,从长期来看,这些股票不可能一直维持这么高的股息率,所以,股市长期来看一定会涨。
另一方面,我意识到1849点可能是历史大底之后,在8月份开启了价值投资实验。五年多来,我从那些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基本上每年都是快速成长。
2013年还有一件事,也很重要。我学习了《证券投资分析》这本书,帮我建立了股票投资的基本知识框架,尤其是里面的投资策略和投资发展史的内容,给我打开了投资思路和成长的空间。后来,我发现了一本介绍投资发展史的书,叫做《投资思想史》,写的非常不错,建议大家有时间买来认真看看。
2014年初,我在开通两融之前,我花了半年的时间,思考清楚了一个道理:高波动+高杠杆=炸弹!许多人都是经历了2015年千股跌停爆仓之后,才想明白这个道理的,其实,这个道理应该在加杠杆之前想明白,否则,可能就要用全部身家交学费了。
2014年,我已经开始刷雪球了,上半年是熊市的末期,但是雪球上有一批投资高手每天都在念叨低风险收益和低风险套利,我也是受到他们的影响,心态非常的好。就是持股、分红,每年10%左右的收益,那时候没有意识到下半年会来牛市,那个时候真的是心态非常的好,在熊市里能够心静如水。现在怀念起那个时候的心态,都会变得很安静。
2015年,是我经历的第一轮牛市,正好检验了自己储备了五六年的功力,发现自己确实还是有些专业:不贪婪,5月份全部去掉杠杆;虽然后来被人诱惑重新加杠杆入场,但我在加杠杆的同时,选择了低波动的银行品种,安全的度过了一轮又一轮的千股跌停。
当然也暴露了自己的缺点,不会止损。当时我躺在床上,认真的思考,要不要止损,如何止损,终于想明白了20%必须止损的理念。超过20%还不止损,再跌下去就是万劫不复了。
当时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回放:亏20%的本金,要涨25%才能回本;如果亏30%的本金,要涨43%才能回本;如果亏50%的本金,要涨100%才能回本。亏20%的话,可能下一年就能赚回来了;但是如果亏30%的话,可能要两年以上才能回本;这个时间成本太高了,绝对不能接受;当时心里飘出了一丝恐惧,20%止损的理念就炼成了。
2016年,我梳理了股票市场的六大风险,系统性风险、结构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波动性风险、行业风险和企业经营的风险。如果你在投资中能够把这六种风险适度化解或者适度控制的话,就非常的专业了。
2016年,我体系化了我的风险评估指标。包括沪市换手率(熊市底部0.23%-0.3%,牛市顶部1-1.5%)、资产证券化率(熊市底部50%左右,牛市顶部100-112%)和沪深300的估值(熊市底部10-13倍PE,牛市顶部30倍PE以上)。通过这三个指标,随时可以评估市场的风险收益比,可以根据这个指标调整自己的仓位。
2016年,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把之前的技术分析重新梳理,总结出五维共振的技术分析工具。具体包括阴阳K线、部位形态、简化波浪、修正道氏和大小周期,从各个角度全面分析市场现状,应该说还是比较有用的。
对于技术分析,我补充一句,我建议在基本分析的基础上使用技术分析,才会显示出它的效果,纯粹的技术分析意义不大。但遗憾的是,许多人可能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时间把股市和股票的基本面研究清楚。
投资之路登堂入室
2017年,由于工作的原因,我重新梳理了对股市波动的认知,写出了阅读量累计超百万的文章《看懂巴菲特这段话,我花了七年》。这是巴菲特认为股票投资要想成功的两门必修课之一。
2018年,通过阅读和思考,我对投资的认知,再次取得进步。即形成了分析公司的“2+3”框架模型,前面的“2”包括财务分析和商业模式分析,是理解公司的基础;后面的“3”包括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分析,核心竞争力分析,以及董事会治理和管理能力的分析,是分析一家公司是否优秀的关键。
关于“2+3”分析框架,我上半年写了一篇文章《如何分析一家公司?胎动五年,终于成型》,这是我“2+3”公司分析框架的雏形,后来又有所完善。从明年开始,我会尽量抽时间来分析自己关注行业公司。对于公司的分析和定价,是巴菲特所说的,股票投资成功的第二门必修课,所以,今年上半年我悟出这个分析框架之后,非常开心。
从2009年开启的股票投资之路,到2018年,我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技术分析的蜕变,完成了对股票市场波动的深刻理解,完成了对公司分析的“2+3”框架模型,应该可以说是登堂入室,进入到股票投资的专业级了;只不过,股票投资没有完成时,未来的道路还有很长很远,希望能够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前进。
四大渠道助我快速成长
上面是从时间的角度,纵向的梳理了自己投资成长的历程。接下来,我从学习渠道的角度横向的梳理一下自己成长的过程。
我的股票投资成长主要通过几个渠道:第一个是第一财经电视媒体和它的自媒体;第二个是雪球和各种财经公众号;第三个是看书,我看过的财经类的书籍,毛估估有50本以上。最后一个,是投资实践,我做过很多投资方面的实验,经常思考和总结,也是提升投资认知和投资水平的重要方式。
第一财经晚间黄金时间有三档股票类栏目,我自己坚持看了五年其中的两档,后来《今日股市》这档节目不看了,现在只看《公司与行业》,而且还是有选择的看。感兴趣的外地朋友,可以在网上看,或者在公众号里看。除了电视节目,第一财经还提供了很多线下的论坛和投资交流会,我参加过几场,见到过许多投资大咖,受益匪浅。
雪球大概是2013年前后注册的,上面有很多隐藏的高手,包括有钱人、投资高手和私募基金经理。其实,雪球上主要是获得财经信息和资讯,我就在这些投资高手推荐的书目中学到了很多知识。除了雪球,我还关注了很多财经类的公众号,比如,我跟着李迅雷老师学了很多知识。
最后,就是看书。我通过看书提升了认知。比如,上市公司的市值只需要增长3-5倍,我们就可以获得10倍的收益,这里面的妙处就是把每年分红的钱,逢低重新买成这家公司的股权,就可以提升我们的总市值。数学好的朋友可以算算,是不是这个样子。
再比如,看过书之后,我对于原来非常模糊的商业模式有了清晰的认知,建立分析企业商业模式的知识框架,这对于我分析一家公司的现金流结构非常有帮助,我们给上市公司定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搞明白商业模式之后,看得懂它的现金流结构。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儿,财务知识丰富了之后,我发现我已经从心理上逐渐的接纳了看财报,没有以前那么抵触了,这就是很大的进步。因为,原来真的是知道看财报重要,但心里总是因为陌生感,会有抵触心理或情绪,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心理情绪了。
关于投资实践,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做过的投资实验。有一个就是熊市生存法则:尾盘买资金买情绪,第二天冲高或者高开,挂单0.5%止盈出货。我试验过这种方法,成功概率在78%。这种方式,是熊市的时候,以股市为生的人,找到的活命方法。
还有一个是A股的反转效应,每年年底寻找最近一年或最近两年跌的最惨的行业板块,找到里面的绩优股做一个组合进行布局,第二年可以跑赢上证指数。我连续做过两年的实验,都证明了A股存在这种反转效应。现在又到了年底,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自己做个模拟组合试试。
再一个就是价值投资的实验。从2013年8月到现在,这项实验还在进行之中,在时光的流淌中,许多公司变化很大,有的剔除是因为我看不懂,有的剔除是因为基本面变坏,有的剔除是因为公司始终没有业绩,有的剔除是违背了我的能力圈原则等等。其实,刚开始都没有能力圈,最重要的是你要给自己画个圈,先把这个圈里面搞懂了,赚钱了,再去拓展能力圈。
当然,除了这些实验之外,我还做过其他的小实验,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只是告诉大家,当你有投资方面的想法,就一定要去尝试和做实验,这样你才能更快的成长。
最后的话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股票投资很难吗?关键是要多去尝试,多去反思。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股票投资就是一门生意,是一套独立赚钱的闭环体系,当然是大事。如果你不把它当大事,你就不可能持续的赚到(跑赢指数的)超额收益。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