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 广州报道 由于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喊话”个别机构启动自律调查,债券市场忽遭降温,出现大幅度波动。
在此情况下,市场担忧2022年末的理财“负反馈”重现,不过从目前来看,理财市场相对平静。然而,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比重较高的债券基金则出现“受伤”的情况,仅8月至今就有4只基金发布上调基金精度的公告。
理财产品暂未出现“负反馈”
8月7日,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称监测发现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昆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中涉嫌操纵市场价格、利益输送,对上述4家机构启动自律调查。受此影响,8月8日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2.14%上行3.5bp至2.175%,8月9日收益率继续上行2.5bp。
债市出现大震荡。10年国债收益率近一周最多上行近17BP,10年国债主连也跟着出现明显深坑。短时间内如此巨大的调整幅度,让市场噤若寒蝉,投资者担心2022年四季度理财“负反馈”再度发生的可能。
今年在存款搬家的影响下,银行理财规模节节攀升。根据中信证券的统计,7月末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9.94万亿元,较6月末上升约1.42万亿元,月度环比增速约为4.99%。
市场担忧债市回调将会引发产品净值下跌,净值下跌导致赎回潮,进一步出现下跌。不过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这次有点不一样”。东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表示,目前理财的结构和2022年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
李勇表示,根据银行理财的季报数据,不难发现自2022年四季度出现赎回潮之后,理财就明显降低了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比重,从2022年四季度的88.77%下降到2024年一季度的61.24%,转而增加了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比例,从2022年四季度的4.36%上行至2024年四季度的26.6%。
李勇分析称,由于这一变化,理财产品对抗债券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且理财投资者已逐渐适应产品净值化后的波动情况,预计投资行为将更加趋于理性。另外,对收益率上行幅度容忍度最低的持有期6个月的哑铃型组合的亏损阈值为20bp,对应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到2.3%左右的水平,对应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合意区间2.5%—3%,但收益率上行幅度过快也会诱发系统性风险,因此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上行后,将在2.2%—2.3%的区间内波动,没有达到造成“负反馈”的水平。
中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肖雨也表示,今年以来,债市行情较好,理财产品规模高增,收益率表现也较好。8月4日,理财产品规模约为29.77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47万亿元,年初以来月度平均年化收益率都在3.4%及以上。 随着央行持续提示长债风险,上周大行卖出利率债,债市出现一定调整,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明显。8月11日,理财产品近7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4%,较上周环比下降193bp。分类型看,现金管理型为1.75%,环比下降3bp;固定收益类为3.05%,环比下降147bp,其中纯固收类为3.45%,环比下降85bp,固收+类为2.81%,环比下降178bp;混合类收益率转负,为-7.61%。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担心债券市场‘大户’——理财会不会由于赎回压力导致‘负反馈’加剧。从上周数据看,理财规模保持稳定。8月11日,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为29.77万亿,较上周环比增加22亿元。”肖雨表示。
多只债基遭遇大额赎回
不过,相对于理财产品而言,债基就没那么幸运,个别产品由于出现大额度赎回,不得不调整净值精度。8月13日,广发基金公告称,广发景源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D类基金份额(以下简称广发景源 纯债D)于2024年8月12日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自2024年8月12日起,提高该基金份额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8位,小数点后第9位四舍五入。
对于单只基金来说,大额赎回往往出现在单一机构持有人占比过高的债券基金中。这类基金规模不大但单一机构持有人份额占比较高。因此,当该机构投资者由于某些原因选择赎回该基金份额时,虽然赎回金额可能不高,但对于该基金则造成巨额赎回,很有可能导致该基金的净值发生异常波动。
数据显示,广发景源纯债D单位份额净值8月12日报1.0868,单日下跌-0.13%。
无独有偶,浙商基金也公告称,浙商汇金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于8月9日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经公司与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决定自8月9日起提高该基金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六位,小数点后第七位四舍五入。
日前已有多只债基纷纷发布相似公告。同花顺数据显示,8月已经有4只债基宣布调整精度,如果将时间拉长至7月,数量则增至38只,其中35只为债基,涉及浙商、信澳、永赢、申万菱信、财通、蜂巢等基金公司。
钜融资产研究总监冯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委托人赎回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比如自身流动性需要、对后续债券市场看法转变、产品净值回撤、亏损超过风险承受范围等。近期债市持续调整,债券型产品净值持续回撤可能是委托人赎回的主要原因。另外,与银行理财产品不同,债券型公募基金的委托人多数为机构投资者,行为一致性较强,在市场快速调整时,基金公司更容易遭遇集中赎回、大额赎回。
某公募产品部人士表示,规模偏小的基金遭遇大额赎回,会带来很高的冲击成本,需要通过提高净值精度来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对投资者来说,在基金估值方法没有改进前,应尽可能远离这类机构持有比例高且赎回几率高的基金。
不过对于债市目前的调整,多数机构认为基本到了尾声。华安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颜子琦表示,近期债市的回调压力显现,在大行持续抛券后曲线变平,从个券空间来看10年期限大行的“库存”或已减少,短期内债市的最大空头可能是前期浮盈的非银机构。近期基金边际转为净卖出,而券商资管等产品的行为对于利率变动尚不敏感,可关注后续其赎回压力。另一方面,从历史上来看8月债市宜偏谨慎,利率拐点发生的背景通常为“政策出台+供给加速+资金收紧”的组合,虽然当前债市对此已有一定预期与定价,但在止盈情绪的影响下其边际变化或加剧债市整体的波动,短期内可把握曲线变平与调整的机会适当加仓。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自上周央行释放流动性平滑债市信号、公募基金债基产品加大自购力度、银行理财子公司出面安抚投资人“三箭齐发”之后,国内百万亿规模的债券市场波动终于平稳下来,但是银行R1(低风险)级净值理财产品的收益仍在缩水。
“从周一开始,我每天都在关注理财产品的收益变动,每天资金都减少近千元,而且基本都是处于封闭期内的低风险理财产品。”11月23日上海理财客户陶佳(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而另外一位供职于上海某大型银行总部的员工也向《华夏时报》记者无奈地表示,她所认购的自家行低风险产品,已经开放申购,因为晚了一天赎回,收益也缩水了好几百元。现在能放心购买的银行理财好像只有定存和现金宝类的产品。
“今年海外因为通胀加息出现多年少有的股债双杀行情,国内经济下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则是债牛股熊走势。11月海外和国内宏观政策出现边际调整,多重因素共振下国内股债市场走势逆转,特别是债券基金净值回撤较大。在资管新规推动财富行业发展,资产配置成为家庭投资主流的背景下,客户赎回债券基金导致事态短期内进一步恶化,好在央行及时介入,目前事态已经基本平息,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债强股弱的行情有望延续。”11月22日,银科控股首席经济学家夏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第二轮下跌杀伤更大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从上海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截至目前,银行理财客户“赎回”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明显遏制,这也导致了当前银行R1净值理财收益持续缩水。
今年是资管新规落地的第一年,银行理财产品已经经历了两波来自“净值化”的考验。第一波是在今年 3 月,在股债双杀背景下,银行理财出现浮亏。据统计,3 月全市场有3600只银行理财产品录得负收益,产品累计净值在1以下的银行理财产品达到1200只。
如今银行理财正面临第二波挑战。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最近一周出现收益为负的理财产品达12861只,占理财产品总量的比例超过35%;单位净值跌破1的达1966只,占比约5.7%;另据方正证券统计,11月以来,理财净值下跌的理财产品占比为34%,明显高于10月的12.5%。
“近日理财收益率的下跌主要是与债市调整有关。步入11月以来,债券市场接连回调,创下多个新低;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波幅明显加大,收益率普遍大幅上行,短券调整更加剧烈。银行理财受此影响比较大,但是从全市场来看,波及低风险银行理财收益的情况已经是传导机制的末端了,我们认为市场的底部基本已经出现,投资者不宜再赎回。”11月23日,上海仟福来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许佳莹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事实上,当前银行理财客户的投资情绪仍然不稳定,非理性赎回将使得客户产生实质性的亏损。
许佳莹指出,银行理财和基金客户习惯于“追涨杀跌”“申赎行为”的顺周期性,往往会放大市场波动,再度引发净值调整,继而再度激起赎回压力,也即是市场所说的负反馈效应,当理财和基金抛售压力较大时,可能又会引发市场继续调整,继而进一步影响净值,继续引发赎回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夏春表示,这次国内债券市场的波动幅度并非历史极端罕见的情况,放在今年全球债券市场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也并不剧烈,只不过因为过去两年财富市场大发展,加上网络信息极速传播的影响,许多家庭还是首次感受到债券基金的波动风险。优秀的理财公司应该及时就这一事件向客户做出清晰的解释,以避免一些误导性言论流传,要引导客户对通胀,利率等走势对股债基金的影响形成客观的认知,通过适当的分散化配置来对冲市场波动的冲击,对市场的短期波动要保持平常心,才能获得长期的稳健收益。
多方呼吁理性投资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庞大银行理财市场上的投资者主要是居民,当底层资产占比达到80%左右的债券品种收益出现波动时,理财净值出现下跌,居民赎回意愿就会增加,从而使得理财规模收缩。
根据方正证券的最新统计,截至11月21日,银行净值理财合计规模为27.9万亿元,较10月底的28万亿元减少了1000亿元;其中主要是固收类理财产品由18.68万亿元减少至18.5万亿元,更是减少了1800亿元。
“银行理财子作为净值理财产品的发售方,面对债券基金出现赎回时,也会赎回委外并卖出高流动性债券,从而对债市造成冲击。当市场已经到达底部的时候,理财客户最好暂时不动,未来市场会趋好,而且债券市场上很多产品是以国家信用作为背书的,所以市场的利率波动也会平稳。”许佳莹表示。
夏春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市场上一种观点认为这次债基净值波动可能动摇一些投资者对债基风险低收益稳定的认知,实际上在同一资产类别低风险对应长期高收益是金融学的基本常识,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投资者教育。
“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来说,除了发展稳健收益产品之外,要努力提高长期限、封闭式产品的比重,要建立资管产品筛选,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例如要避开高杠杆类债基产品,强化优质产品的发掘和供给能力,改变高位营销的习惯做法,树立专业财富管理的形象,提升客户的体验和财富的稳健增长。”夏春称。
而在11月23日瑞银财富管理公司在上海举行的《2022 中国家族财富与家族办公室调研报告》发布会上,瑞银财富管理中国区主管吕子杰就此现象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现在市场波动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在很多经济周期中,机构能做到的就是帮客人做好资产配置、分散投资和思想管理,思想管理要求客户每年不一定要获得多少回报,而是要更长期看。
“第一,我们对客户指出要把投资时间拉长,因为可能一年以内市场会有很多的波动,但是如果找到一个好的标的,我们就看长远一点;第二是做好资产配置,做好分散投资,这样可以避免这些黑天鹅的发生。”吕子杰指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