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那么牛,为啥还要学英语?

菀怡 健康资讯 2024-12-23 1 0

中国现在那么牛,为啥还要学英语?

《高考,可能要变了》一文中提到,根据教育部最新回复,未来教改方向是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占比,但在减负大环境下,相应就要适当牺牲英语教学占比,进而降低英语在中高考中的难度和权重。 对于这轮改革,评论席有三种观点—— 一是完全支持。 认为中国人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太多,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说,英语在工作生活中几无用武之地,理应大幅缩减学时,降低考试难度,甚至可从必修课降为选修课,喜欢、擅长、有需要的学生再去深入学习。 二是部分支持。 认为从重要性和实用性上看,作为母语的语文的确高于英语,可适当提高语文学习占比,降低英语学习占比,但英语学习也很重要,切勿矫枉过正。 三是反对。 我本人持这派观点。 今天我想系统阐述下:中国现在那么牛,为啥我们还要学英语? 1、学习的根本目的 我们为什么要刻意学习? 因为人类天生的技能点,如直立行走、跳跃、抓取食物……无需刻意学习,就能掌握。 但人类在力量、速度、视力、听力、咬合力等生存天赋上,相比其他动物,并没明显优势。 人类能从不起眼的哺乳纲灵长目下的普通动物,变成地球霸主,建立高度发达的文明,靠的是前人不断积累的知识,能传承给后代。 这种传承,无法直接刻在基因里,只能后天刻意学习。 随着过去200多年科技革命的爆发,人类积累的知识出现爆炸式增长,不得不进行分科教学。 在所有学科中,语言文字是学习一切知识最基础的工具,知识能顺利代际传承,主要依靠的正是文字。 有无发明文字,也成了人类从史前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分水岭,因此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重要的基础。 数学则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以及像经济学等部分社会科学)的基础工具,数学就成了仅次于语文的重要基础学科。 因此语文和数学,成了所有人都逃不掉的必修课。 2、功利主义学习观 就像知识不得不高度细分一样,今天人类工作也不得不高度细分,所谓“术业有专攻”。 大量专业知识,只对从事某些特定工作的人有直接帮助,对其他人而言,没有实用价值。 比如对外卖小哥而言,需要的专业技能只有骑车、手机接单、与客户简单交流。 知识层面,只要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能看懂接单和送货的地址及客户姓名,就能顺利完成这些工作。 外加懂得基本四则运算,或者会按计算器,不被平台坑钱就行。 那是不是外卖小哥这辈子只要学这些知识,就够了呢? 如果这位外卖小哥的梦想就是一辈子送外卖,的确够了。 但如果未来科技进步,无需人力送外卖,怎么办? 如果未来年纪大了,腿脚不灵活,无力再送外卖,怎么办? 如果能提前意识到这些潜在风险,为避免今后丢了饭碗,老无所依,就要提前学习更多生存技能。 但他如何才能提前意识到这些问题呢? 这就需要他在学生时代,储备更多知识,让自己具备更多远见卓识。 生活在中国,一般人生活中用不到英文,绝大部分人工作中也用不到英文,所以就会觉得英语没用,学英语是浪费时间。 同理,语文课上学文言文有何用?今天谁还用文言文写作? 数学课上学代数几何有何用?有多少人工作中用得到三角函数? 推而广之,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很多你工作中无法直接使用,对你就业、创业、升职加薪没有直接帮助的知识,是不是都不用学了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因为人的生长周期决定了,童年和少年阶段,智力和身体还没发育完全,直接去参加社会劳动,贡献有限。 但这段时间,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却是一生中的巅峰,这一时期学知识,事半功倍。 等长大后,发现自己想做的工作需要某些知识,而小时候没有掌握,再要去学,就会事倍功半。 出于全人类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也出于对每个人类个体负责任的态度,现代社会才建立了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制度。 虽然学生时代所学知识,长大后不可能全用到,但多储备点基础知识,有两个明显好处—— 一是提高了未来事业成就的可能性。 二是有助于建立独立思考能力,健全独立人格。 现代社会,第二条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各基础学科知识,你能对自身(包括生理和心理)、家庭、社会、民族、国家、人类、地球、宇宙、生死……有更准确的认识。 不管你将来从政,参军,搞科研,管团队,做销售,创业,从事一线生产,投资理财,亦或教育自己的孩子,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一个人受教育水平越高,知识体系越完善,越能深刻理解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越能理解非功利主义学习观对人一生成长的长远价值。 反之,一个人受教育水平越低,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越不足,越容易强化功利主义学习观,开口闭口“学这有啥用?” 3、“现代教育制度”和“教育”的区别 针对青少年的强制性基础教育,本身目的是给孩子装一个“知识蓄水池”,不管将来会不会用到,至少有备无患。 学生的对手是知识本身,只要掌握考纲要求的知识,毕业考合格,就能顺利毕业。 但现代教育体制还有另一个作用——选拔。 把最聪明的、最勤奋的孩子选拔出来,接受最优质的高等教育,以后有机会从事潜在成就更高的管理、学术研究、自主创业等工作。 天资一般,又贪玩懒散的孩子,分流到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学一门成熟技术,以后做一个安分守己,自食其力的工人。 为了避免出身和家庭环境制约孩子发展的可能性,国家需要对教育进行大量公共投入,教育慈善也显得特别重要。 但在地少人多,资源不足,人人争当“人上人”的东亚儒家社会,这种选拔竞争特别残酷,类似军备竞赛。 这时,基础教育的首要作用不再是普及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的对手也不再是知识本身,而是其他学生,知识成了竞争的工具。 只有不断提高学习难度,在中/高考中拉开学生之间的分差,才能完成选拔。 过去最容易拉开分差的,是理科知识,所以中/高考数学卷的难度,远高于教材要求,这是中国中学生课业负担,远高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从供给端看,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紧张,不可能人人都上985,另一方面,中国正在走“德国模式”,强调“实业(先进制造业)立国”,产业结构容纳不了那么多大学生,反而需要更多技术工人。 主客观上,以中/高考这种相对最公平的选拔考试为标准的人才选拔模式,都不可能改变。 从需求端看,由于经济增速放缓,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值也在集体水涨船高。 供给端不放开,需求端持续升温,在房地产市场,就是房价持续上涨,在教育市场,就是教育内卷持续加剧。 既无法大量增加高等院校录取名额,又无法立刻改变多数中国家长心态,减负这件事,从逻辑上说,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国家一切减负的努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拖延战术。 拖到什么时候? 拖到90后、00后们的生育意愿持续大幅下降,新生儿数量断崖式下跌,人力资源供应从过剩转为短缺,高等教育供不应求的现状发生根本性扭转,教育内卷自然就会缓和,学生负担自然就会下降。 就像过去10多年,国家一直想控制房价,但房价总是一再上涨,因为行政调控无法扭转基本经济规律。 现在各种刺激政策,楼市依然低迷,也是一个道理。 4、外语的本质还是语文 上面三段分析,是想破除最常见的两个认知误区。 一是“英语无用论”。 我通过反对功利主义学习观,驳斥了这个观点。 二是“学生减负论”。 我通过分析现代教育制度和教育的区别,揭示当前国情,教育减负不可能真正成功。 只要选拔性的中/高考还存在,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依然竞争惨烈,不管降低英语课时,还是降低英语考试难度和占比,都治标不治本。 英语不让卷,只会增加语文、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内卷程度。 所以以下分析,我会抛开现代教育制度影响,回归学习英语的本质意义。 通用基础教育,无非四大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 基于语文,又会衍生出一系列社会人文学科,较基础的是历史、地理、哲学、法学(法律与道德),升级的还有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基于数学,又会衍生出一系列自然科学,最基础的是物理、化学、生物,升级的还有电子信息科学、地质学、材料学、环境科学等。 艺术可细分为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 可见,外语的本质,也是一门语文,同样是学习所有其他一些知识的基础。 语文这门学科的知识下限,是纯粹工具,只要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达标,就能送外卖。 但语文的上限,却极高。 首先出现的,是文学。 年级越高,语文课的工具属性越少,文学属性越强。 但想深入学好文学,不管唐诗宋词还是莎士比亚,就不得不学习更广泛的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历史,地理、哲学、政治,甚至宗教学、经济学、心理学。 为什么很多人读不懂无数文学大咖都说牛的《百年孤独》? 这书表面是文学,实际上包含了历史学、地理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和基督教神学的复杂背景,你缺乏背景知识的积淀,就容易看得云里雾里。 再往上,哪怕你是学理工科的,发表学术论文也需要良好的写作能力,牛顿写《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霍金写《时间简史》,不都需要良好的语文知识吗? 再说现实点,给企业发求职信,给领导写述职报告,给员工做PPT演讲,给风投写商业计划书……哪个不需要语文? 不管哪种成熟文字,都能向上推演到这些更庞杂的知识体系。 最优秀的文字,既需要理性和逻辑,又需要创意和美感,还需要道德与良知,下限很低,上限很高,这才是很多人觉得“语文难学,作文难写”的根本原因。 5、人类文字简史 既然外语也是一种语文,本质一回事,为何我们已经学了汉语,还要学外语呢? 因为语文不仅是承载其他一切知识的工具,你学哪一种语文,本身就很大程度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三观。 哲学研究进入20世纪,出现了专门研究语言本质的符号语言学。 人类自古用语言文字表达含义,向外探求知识,那语言文字的本质是什么?不还是一种符号吗? 对符号本身的诞生、演变和影响,用逻辑学的方法,进行大规模对比研究,滥觞于索绪尔,后来形成了罗素,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分析哲学。 分析到最后,发现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 今天不是聊哲学,就不展开了,对哲学感兴趣的,可戳这里,回顾“安倍遇刺”系列第一弹——《我执》。 人类文字发展分三个阶段:表意,意音,表音。 表意文字是从图画演变而来的,最直观。 比如全世界描述“太阳”的表意文字,几乎都是一个圆圈中间一个点,类似汉字“日”。 人类最早的古埃及圣书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还有西奈/迦南文,都是表意文字。 但表意文字有三个明显缺点。 一是类似画图,写起来很复杂,不易掌握和传播。 二是擅长描述看得见的事物(名词)和比较简单的动作(动词),想表达更复杂的概念时,就有点力不从心。 三是文字和语言脱节,无法在文字和发音上形成密切联系。 所以在古代人类文明中心,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之间的新月沃土,腓尼基人在长期交流融合下,在迦南文字基础上,最早发明了能直接表音的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共22个,无元音。 腓尼基人擅航海,腓尼基字母向西传播,形成希腊字母。 希腊文明崛起后,又向整个欧洲传播希腊字母,最先形成古罗马拉丁字母。 罗马崩溃后,使用拉丁文的西欧逐渐演化出诸民族文字,包括意大利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等。 希腊文向北传播,形成东欧斯拉夫人使用的西里尔字母,后演化为俄文、乌克兰文、保加利亚文、塞尔维亚文等。 罗马崩溃后,北欧日耳曼蛮族又以拉丁文为基础,创造了诸日耳曼文字,包括德文、英文、丹麦文、瑞典文等。 腓尼基字母向东传播到两河流域,印度商人接触后,觉得好用,把字母带回印度,经几百年发展,创制出梵文。 由于印度南北长期分裂,梵文字体差异越来越大,又过了几百年,北方梵字逐渐变成方形字体,南方梵字逐渐变成圆形字体,玄奘取经带回的,就是北印度梵文经卷。 梵文继续向东传播,在西域古国,如龟兹、于阗,也形成了当地文字。 在后藏阿里地区,形成古象雄国文字,后来松赞干布统一青赞高原,又命人在梵文和象雄文基础上,创制出今天的藏文。 在东南亚,梵文又演变为今天的缅文和泰文。 更落后的马来半岛,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直到英国殖民者到来,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今天用的马来文。 腓尼基字母向南传播,在阿拉伯半岛形成阿拉伯文,经《古兰经》的广泛传播,形成今天势力庞大的以阿拉伯文为文化内核的伊斯兰世界。 过去一直用楔形文字的波斯人,被阿拉伯帝国征服后,改用阿拉伯字母记录波斯语。 因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经常西征,不知啥时候起,也受到腓尼基字母和它后代的影响。 最初的匈奴帝国没有文字,突厥人崛起后,成了第一个借鉴西亚字母文字,创立突厥文的草原民族。 在突厥文基础上,回纥/回鹘人(维吾尔人祖先)创立了回纥/回鹘文。 在回鹘文基础上,蒙古国师八思巴创立了蒙古文。 满蒙联姻后,努尔哈赤命人在蒙古文基础上,创制了满文。 腓尼基文的无数后代中,还有一个很特别,就地传承,形成以色列人使用的希伯来文。 犹太教圣经都用希伯来文书写,直接成为后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信仰源头。 从语系上看,上面这些民族,多数属印欧语系(从印地语到英语都是),少数属闪含语系(腓尼基人、犹太人、阿拉伯人等),还有些是阿尔泰语系、乌拉尔语系、高加索语系、甚至汉藏语系。 但不管什么语系,在文字上,最后都选择了源于腓尼基文的字母文字。 这是今天全人类文字的绝对主流。 6、汉字是人类文字史的一朵奇葩 人类语言文字发展史,就是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表音文字只要掌握二三十个字母的发音和拼读规则,就能快速读出文字,理解含义,相比表意文字,简单易学得多。 但表意文字向表音文字转变的过程中,还出现过意音文字。 比如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最初只能表意文字,后期也逐渐发展出表示音节的含义。 只是身处世界文明中心,各文明相互征伐,竞争过于激烈,没等进一步演化,就被更成熟的字母文字淘汰了。 以新月沃土为中心,西到摩洛哥和葡萄牙,北到挪威和俄罗斯,东到印度和中亚,南到阿拉伯半岛,是人类古代文明主战场。 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马来群岛、大洋洲、美洲,因为海洋和沙漠的天堑,难以和文明主体长期交流,成了古代文明孤岛,发展极慢。 但在亚洲东部,有一个特例! 没错,就是中华文明! 青赞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虽然也是天堑,但总比大西洋容易逾越。 新疆的沙漠戈壁虽然令人胆寒,但相比撒拉哈沙漠,还是小巫见大巫。 内部空间足够大的黄河长江流域农耕文明,和以新月沃土为中心的人类古代文明主战场之间,形成半隔离状态。 打开国门,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对外交流贸易,取长补短,加速进步; 关起门来,也能过上自给自足,自成一体的小日子。 为啥说汉字是意音文字呢? 中国文字学创始人,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过“六书”的说法。 其中转注、假借是文字发展到成熟形态后“自由挥发”的产物,就像常说的“通假字”,属于用字方法,非造字方法。 最基础的造字方法是象形,表意文字的主体,以及由象形演化而来的指事和会意。 比如“木”是象形,“休”是会意,一个人干活累了,正靠在树边休息呢,多形象。 问题是,一个人站树边,不一定是休息,也可能在砍树,或者就是木头人呢? 再比如“刀”是象形,“刃”是指事,刀上加一点,表示最锋利的刀口,多形象啊。 但刀上有一点,也可能是把手划破流血了,为啥不能指“血”呢? 再比如“忍”,刀刃插心口上,可以指“忍”,为啥不能指“痛”呢? 这就是上面说的,表意文字在表达复杂含义时,容易产生歧义。 如果汉字创新到此为止了,就和古埃及象形文字一样,难免淘汰命运。 然而今天的汉字,上面三种造字法,一共不到10%。 超过90%的汉字,是同时能表音和表意的形声字——人类历史上创造的最成熟的意音文字。 形声字兼顾表意表音,既保留表意文字的生动形象,一眼就能看到文字起源和演变,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反切法”学习发音,又能明显降低学习难度,还能表达非常复杂的概念,形成了璀璨夺目,文艺复兴之前独步全球的中国古典文学! 7、汉字为何从未中断? 国人常自豪说,中华文明是唯一没中断的古文明,汉字也是唯一还在使用的古文字! 客观看待,这话得两说。 中华文明从未中断,不一定是我们本身天下无敌,更有可能是因为地理阻隔,我们能遇到的强劲对手,只有蛮力,但文明落后的北方游牧民族。 秦汉和匈奴对峙时,匈奴连文字都没有,别说中央集权,连先秦的井田封建制都建立不起来,只能抢一波走人,怎么可能统治农耕文明区? 鲜卑、蒙古、满清,都必须突破内部保守派阻挠,全面汉化,才可能长期占领中原。 蒙古贵族内部保守势力太强大,汉化不彻底,才统治89年就被赶回老家。 北魏和满清汉化比较成功,但鲜卑人很快忘了祖宗,完全把自己当汉人,这才有了鲜卑血统的李唐王朝。 满清虽然努力通过各种办法维持满人文化,还是被严重同化,今天满族和汉族有啥区别? 说中华文明从未中断,不是说华夏族血统从未中断,中间那么多次大动乱大融合,血统早混成一锅粥了,今天没有谁比谁的汉族血统更“纯正”。 但不管谁来统治这片土地,最后还是要学孔孟老庄那套先秦奠定的文化传统。 可如果老家在燕山外的,不是匈奴突厥蒙古这些草原蛮族,而是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或阿拉伯帝国呢? 今天我们还信不信孔孟之道,就很难说了。 和中华文明一样,在古代文明主战场,军事征伐只是低层次竞争,最高层次的竞争,是文化竞争,也就是谁有能力同化谁。 文化最基础的表现形式,是文字。 文化的最高形态,是信仰。 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宗教,最后只有相信无形无相的独一真神的犹太教,及衍生而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成为惨烈竞争的胜出者。 基督教最初只是不受待解的一支犹太教异端,先被犹太人自己嫌弃,后被罗马帝国反复镇压,但几百年后,反过来把整个罗马征服了。 这段历史我曾深入研究过,并非历史的偶然。 儒家思想不是成系统的宗教,源自道家思想的道教虽然能称为宗教,但整个教义的严密程度,远无法和亚伯拉罕诸教比,这才给教义严密程度高得多的佛教大规模传播的机会。 很多国学死忠说,还是我中华传统文化好,儒释道三教合一,和谐圆满,西方那些宗教整天打打杀杀,非黑即白,为了个天堂地狱能吵翻天,至于吗?真该好好学学我东方先贤大智慧。 说难听点,这叫站着说话不腰疼,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伊斯兰教崛起后,教徒信仰坚定,军队势如破竹,往东扩张,毫无敌手,波斯、印度、中亚乃至中国西域那么多佛教古国,都被灭成什么样了?好不容易残存下来的巴米扬大佛,还被塔利班炸了。 说明佛教东传能轻松胜出,是因为中国缺乏强大的原生宗教土壤,easy模式,继续东传朝鲜日本,一样easy模式,才能反客为主。 但在波斯,历史悠久的琐罗亚斯德教和博采众长的摩尼教都完全不是对手。 曾缔造过第一个世界性大帝国,拥有灿烂历史文化的古波斯文明,从文字到信仰,从此彻底变色,此后1000多年,波斯再无力崛起。 在印度,佛教打不过印度教,更打不过伊斯兰教,最后从发源地彻底消失。 还是凝聚力更强的印度教顶住了伊斯兰教的猛烈进攻,甚至还能师夷长技以制夷,吸收伊斯兰教精华,融入传统印度教,形成锡克教,这才没让整个印度次大陆文化变色。 但伊斯兰教西传,却遭遇基督教世界的誓死抵抗。 因为两教同源,能打败魔法的只有魔法,这才有了后来的十字军东征。 一样的道理,假如汉字在一千或两千年前就遭遇拉丁字母或阿拉伯字母这种强劲敌手,谁敢保证,汉字还能传到今天? 话说回来,好在中华文明没经历古代文明主战场的惨烈大逃杀,得以一脉相承,保留了独特的古老文化,为人类现代文明多样性,提供了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8、汉字的短板 人无完人,文字亦然。 上面说了汉字优点,再说说汉字短板。 一是意音文字的学习难度,还是大于纯表音的字母文字。 不经刻意学习训练,不可能看到一个方块字,就马上读出音。 虽然有声旁,但经千百年音变,到今天的普通话,大量形声字发音和声旁不一样。 比如轲、河、阿;芬、盆、贫、扮;跟、很、垦、银…… 有些发音较接近,有些差了十万八千里,只能靠强行记忆。 我们学汉字时,不会觉得这种记忆有多困难,因为一出生就沉浸在汉语环境中,换到老外学中文,就会特别痛苦。 二是意音文字表述的精准性,不如字母文字。 因为是一个个独立的方块字,复杂含义也只能通过方块字之间排列组合表达。 字母文字则可直接创造一个新的单词,或改变原有单词形态,或添加前后缀,就能通过轻微变动,在时态、语态、词性上做出丰富变化。 举点例子。 进入公私分明的现代社会才会强调的“权利”和“权力”,“法制”和“法治”这两组对应概念,在中文里,因为发音一样,很容易混淆。 英文中,power、strength、force、energy,各自有非常明确的含义。 中国学生初学英语时,这些概念特易混淆。 中文里,“我能进来吗”和“我可以进来吗”一个意思,都表示意愿。 “这陂那么陡,你能爬上去吗”和“这陂那么陡,你可以爬上去吗”,也一个意思,都表示能力。 可见,意愿和能力,“可以”和“能”,汉语中通用。 到底表达什么含义,取决于你对具体语境的理解,降低了语言的精准性,增加了理解语言的难度。 但意愿(态度)和能力,是很有必要做彻底区分的不同概念。 比如孩子学习不好,员工业绩很差,可能是学习(工作)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足,态度不好要批评纠正,能力不足只能认命。 英文中,表达意愿的是may,表达能力的是can,完全不会搞错。 再比如“我有一支铅笔”和“桌上有一支铅笔”,汉语不作区分,但前者的“有”指的是所有权,后者的“有”指的是存在。 英语中,前者用have,后者应该用there be句型。 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偏正短语,“中华人民共和”都是用来描述这个国的,但这仨概念和这个国到底啥关系,字面看不出来,只能靠经验理解。 英文则是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hina表示这个国的名字叫“中华国”,of之前的,都在描述“中华国”的特点。 特点一是权力属于人民,所以用了“'s”,特点二是采取共和制,一目了然。 再比如,现代汉语模仿西文语法,助词“de”分“的、地、得”。 “的”前面是形容词(定语),后面跟名词(主语/宾语), “地”前面是副词(状语),后面跟动词(谓语), “得”前面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跟补语。 语法上这么规定没毛病,问题是作为古代语言,汉语本就不是一门重视语法的语言。 后来大家懒得分,不管啥de,统统用“的”。 除语文老师和强迫症患者,没人在意这个语法问题,毕竟完全不影响文字的使用和理解。 汉语没有词性的阴性阳性之分,没有单数复数,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之分,时态变化可忽略不计,最多加个“将”、“已经”略表时态,被动语态也就用一个“被”来表示,甚至经常连“被”字都省了。 “啊,痛!” “怎么了?” “我腰撞了一下”。 准确说,是“我腰被撞了一下”,但把“被”字去掉,不影响他人理解。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和“中国队大胜美国队”,字面逻辑上看,两句话意思完全相反,但实际含义都是中国赢,美国输。 “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主动语态,很标准。 对应的被动语态写法应该是“中国队大败于美国队”。 这里的“于”,表示被动语态,相当于“中国队被美国队打败”。 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是不符语法,不合逻辑的病句。 但中国人普遍不觉得这是病句。 如果真出现中国队大胜美国队的情况,多数报纸编辑反而更喜欢用“大败美国队”,而非“大胜美国队”。 如果打败的是马尔代夫队呢? 那就无所谓了,因为没人关心~ 如果去掉这个代表强烈情感的“大”,直接写“中国队败美国队”,所有人都会意识到这是病句,无法理解。 可见,为了表达强烈的情绪或利益诉求,语法完全可以靠边站。 语法语法,也是一种法。 就像上帝和人立的约,或人与人立的合约,以及国家的宪法一样,理应是局中人都应遵守的规则。 但汉语根本不在乎语法,也不在乎表达的精准性。 对于这种表达的模糊性,国人时常洋洋自得,认为是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的体现。 中国朋友请刚学过点中文的外国朋友吃饭,上桌时说:“对不起,我去方便一下。” 老外不懂,“方便”是哪里?旁人告知“方便”就是上厕所。 席间,中国朋友说:“我下次到美国,希望你能提供些方便。” 老外纳闷:你去美国,让我提供厕所干啥? 道别时,另一位中国朋友一边握手一边说:“哪天你方便的时候,我也请你吃个饭。” 老外愣住了,为啥要在厕所请我吃饭…… 见状,中国朋友以为对方不乐意,赶紧说:“如果你最近不方便,咱改日再约”。 这种体现中式幽默和“东方智慧”的段子还有很多。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都看不上。 爱情从萌芽到幻灭分四个阶段:喜欢上一个人,喜欢上一个人,喜欢上一个人,喜欢上一个人。 A:刘总,上次是我不够意思,这点小意思,您懂我意思。 B:你什么意思? A:没什么意思,就是意思意思。 B:你这话说得就没意思了。 A:实在不好意思,就是一点意思。 B:你这样,搞得我不好意思了。 …… 这种语言文字形态,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导致大量国人喜欢不求甚解、难得糊涂、和稀泥、和气生财,差不多得了,别那么死心眼,怎么合适怎么来,怎么管用怎么上,没有实用性的知识一边去…… 无原则无底线无信仰,好死不如赖活,人际交往喜欢让你参悟,让你捉摸,让你品鉴,让你玩味…… 点到为止,只做不说,闷声发大财,看破不说破,听懂弦外之音,然后你懂的,以下省略若干字…… 在讲究契约精神,责权明晰,市场经济主导的现代法治社会,这种模糊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在内部交流协作时,会大幅增加不必要的摩擦成本,对外交流协作时,更易形成严重的误解,不利于我们与国际社会打交道,也不利于我们自身的科研创新。 我不厌其烦举那么多例子,是希望那些从小没学好英语,甚至没学过英语,觉得英语一点没用,一辈子沉浸在母语环境中的读者,能用自己看得懂的母语,察觉到自己母语天然的短板。 9、中西合璧 西方文明没有大规模传入前,中国知识分子也很难意识到汉字的短板。 近代以来,中国持续落后挨打,很多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意识到问题,这也是五四新文化时期,包括鲁迅在内,很多知识分子呼吁汉字拉丁化的原因。 他们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不只是器物落后——洋务运动轰轰烈烈40年,到头来还打不过小日本。 也不只是制度落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照搬欧美民主共和制度,反而乱得一塌糊涂,更加民不聊生。 最根本的原因,是民众文化水平太低,不理解自身“韭菜”处境,把你卖了还帮着数钱。 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新文化运动要唤醒国人,第一步就要让更多国人识字,识字才能读书,读书才能了解更多德先生和赛先生的知识。 但汉字太难,不如拉丁化,快速扫盲。 所谓拉丁化,就是用汉语拼音代替方块字,直接把汉字改造为字母文字。 这才有了鲁迅“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 现在回头看,新文化运动过激了。 但也要理解,当时国家内外交困,知识分子顾不上长远文化传承,只想着赶快解决眼下救亡图存的大问题。 万幸,汉字最终没有拉丁化! 为啥汉字不能拉丁化? 其实对汉字的借鉴和改造,古已有之。 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都是仿汉字而立。 西夏文书法 只因民族融合,这些看起来怪怪的“汉字”,早已隐入尘烟。 周围小弟,最早借鉴并创新汉字的,是大化改新后的日本。 因为汉字对应汉语,和周围小弟的语言很难完美契合。 毕竟汉语属汉藏语系,日韩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但词汇又大量受汉语影响,类似英语属于日耳曼语,大量词汇来自法语。 所以日本吸收汉字时,发展了“音读”(把汉字和读音一起吸收)和“训读”(只吸收汉字写法,读音还是按日本的来)两套读音系统,按需使用。 汉字毕竟是外来文化,学习难度较大,又根据汉字的草书和偏旁,创造了更便于推广的平假名和片假名注音系统。 如此一来,日文就成了一半汉字一半假名的半音意+半表音文字。 朝鲜半岛和越南与我们陆地相连,汉唐时期本是中国领土,独立后依然深受中华文化特别是汉字影响。 和日本一样,也遇到汉字学习难度大,汉字原本发音和当地语言不匹配的问题。 朝鲜长期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少数知识分子才会写汉字,古代知识分子都想当官,后来这种借汉字标注朝鲜语发音和词义的系统,称为“吏读”。 15世纪,朝鲜世宗大王命人创制谚文。 相比假名,谚文做了进一步简化,是直接以汉字笔画为基础的注音符号,这就是今天全是圈圈杠杠的韩文。 但韩语和汉语一样,有大量单音节同音异义字,谚文只表音,不表意,遇到同音字,写法一样,只能靠上下文语境去理解。 日文至少还能用汉字+假名注音方式,同时解决准确表意和表音的问题,韩文就一点办法没有。 所以在法律这种特别抠字眼的专业领域,韩国人今天还是只能用汉字,学法律必须懂汉字。 在韩国,懂英文不算啥,懂汉字才是真正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 越南比朝鲜还落后,直到近代西方传教士来了,才用拉丁字母帮越南语发明了注音文字。 沦为法国殖民地后,为了“去中国化”,法国殖民当局开始大力推广拉丁化的越南文,但直到二战结束,越南民间依然广泛使用汉字,胡志明自己就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 但在民族主义兴盛的时代,脱离殖民统治后,为了在精神上摆脱对前宗主国的依赖,朝鲜、韩国、越南,无一例外强制推动“去汉字化”。 现在这些国家的民众,既看不懂记载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古籍,对于古迹上随处可见的汉字,也一概蒙圈。 如果汉字拉丁化,我们今天看不懂汉字,既是作为中国人的无限悲哀,也是整个人类文明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所以作为今天全世界唯一还在使用意音文字的国民,我们不该妄自尊大,也不必妄自菲薄。 表音又表意的汉字可追溯到3500年前的甲骨文和金文,我们有幸能承接祖先的智慧,理应是华夏儿女的无上荣耀。 金文 汉字作为古老文字,对我们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局限,也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外文来调和,取长补短,中西合璧。 10、为什么是英语? 世界上那么多语言,除中文和半个日文,其他所有语言对应的文字,都是源自腓尼基文的字母拼读文字,为何偏偏要优先学英语呢? 一般人解释是,英语全球普及率最高,已成为广泛认可的世界通用语,你前往任何一个国家的国际机场,都能看到本国文字和英文标识。 即使在国内,到处都能看到中英文对照的路牌和店招,很多英语单词和缩写,早已融入日常生活,如iPhone、iPad、CPU、CEO、Excel……用英文反而更易理解。 我们要继续改革开放,推动全球化进程,加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发挥更大的作用,就需要我们在各个领域,更多对外交流。 因此学习英语,就像学习母语和数学一样,是学生时代知识储备库里必不可少的核心知识,而非可选知识。 这理由,30年前、20年前、甚至10年前都没问题。 但今天,不一定站得住脚。 如果英语只是一种交流工具,随着AI技术不断成熟,实时翻译的精准度越来越高,只要内存足够大,算法足够快,连口音和方言都能轻松识别,这是今天科技业正在发生的革命。 如果未来跨语言交流不再困难,为何还要花费大量时间,专门学习外语呢? 这就要回到我上面说的问题。 语文的下限,是交流工具。 语文的上限,是everything。 作为外语,英语的上限,是理解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人,脑回路到底是怎么想问题的,进而理解,西方世界的历史和文化,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 特别是要理解,为什么是西方带领人类开启工业文明,进入现代社会,且持续领先至今?他们强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气不打一处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为啥非要学西方文化?他们的学生为啥不必修中文呢?这不就是崇洋媚外,数典忘祖吗!?不怕被忽悠瘸吗!? 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鲁迅们早发现了,关键不是学器物,也不只是学制度,而是学背后的文化,或者说脑回路。 不去深入学习更先进的文明形态,你怎么师夷长技,怎么伟大复兴? 一边继承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一边学习西方人的语文,借此深入理解西方文化精华,进而取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中国想要真正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绕不开的必经之路。 近代中国被打了100多年,这么简单的道理,还不懂吗? 11、现代英语的包容性 英语成为实质上的世界通用语,不是谁的命令或哪条国际法的规定,而是各语言背后的母国,在过去500年全球化竞争中自发形成的。 这种强大的竞争力,在20世纪前,主要来自英国,20世纪以来,主要来自美国。 在英国崛起为日不落帝国的道路上,先后有三个强敌,西班牙、荷兰、法国。 为什么英国能击败他们,和为什么英语比西班牙语、德语、法语更容易学,也有内在联系。 (荷兰语和奥地利语一样,可近似理解为“乡下德语”) 西班牙语、德语、法语都是有世界性影响力的语言,三者的学习难度,都大于英语。 主要难在语法和发音上。 严谨的德国人创立了同样严谨的德语,特别难在复杂的语法(词性)上,名词除了分阴性和阳性,还有中性。 奔放的西班牙人创立了同样奔放的西班牙语,语法系统没那么完善,另外还有难学的大舌头音。 法国一边连着冰冷的北海,一边连着温暖的地中海,法语也介于两者之间,语法没德语难,发音没西班牙语难,但相比英语,无论语法还是发音,都更难一些。 英语为啥相对简单呢? 因为英格兰自古相对落后。 如果把罗马对标汉唐,欧陆看成中国,英格兰就像日本。 今天日本面积37万平方公里,英国只有24万平方公里,最核心的英格兰才13万平方公里,就福建那么大。 英格兰本就是一个既没区位优势,也没资源禀赋的蛮夷小岛。 罗马帝国杀伐四方,最后才想起英格兰。 继承西罗马衣钵的查理曼帝国解体后,形成了今天法德意三个欧洲最主要民族国家的雏形,也没你岛国什么事。 后来英格兰还被维京人占领了一段时间。 英法百年战争,也以英格兰失败收场,英格兰势力从此退出欧陆。 元气还没恢复,又打了一场消耗巨大的内战(红白玫瑰战争)。 到大航海早期,还是国力太弱,伊丽莎白女王只能以国家名义,授权海盗德雷克去抢西班牙商船。 所以英格兰古代史,就是各种憋屈倒霉被无视。 也正是这种落后,让英格兰人知耻后勇,更善于向欧陆学习。 加上岛国天然有更开阔的视野,敢于放开手脚,自由冒险,学西班牙,学荷兰,学法国,最后屌丝逆袭,成就霸业。 语言的学习也一样。 就像日本吸收学习先进的汉字,知道自己落后的英格兰人,也大量吸收学习法语。 英语虽属日耳曼语系,但有大量法语词汇,且高级词几乎都来自法语。 但英式英语也有让人头痛的地方,就是不规则发音。 和欧陆一样,古代英国也是封建社会,贵族都能世袭,农民无力逆袭,屁民没条件接受良好教育,会读书写字的多是贵族。 贵族为突出身份显贵,刻意提高文字学习难度。 比如dance,按常规英语语法,应该读dan s 但英式英语一定要用不规则发音,读dang s。 就像俄国宫廷长期讲法语,那可是欧洲文明最高贵的存在,底层屁民才讲粗鄙的俄语呢~ 孔乙己喜欢显摆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也一个道理。 最早去新大陆的英国人,都是在老家混不咋地的,大老粗没文化,才不管你这套虚的,怎么方便怎么来,所以实用主义哲学后来在美国蔚然成风。 美式英语发音就规则很多,更易学习,且更加海纳百川,开放包容。 所以我认为,以美式英语为代表的现代英语,不仅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更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化繁为简,自由平等,开放包容。 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去澳洲留学,学了一口英不英美不美的土澳口音,被人笑话。 多虑了。 今天全世界都受最强势的美国流行文化影响,加上澳洲每年都有大量学美音的新移民,今天很多澳洲年轻人也能讲一口美音,上了年纪的澳洲土著才有比较明显的土澳口音。 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时代,英语早就不是英国或美国一家的语言,我讲一口咖喱味英语,你讲一口芥末味英语,他讲一口桑巴味英语,又如何?能互相听懂就行,谁都别端着,谁都没资格歧视别人的口音。 别扯什么我要学一口“纯正地道的英语”,今天的世界,不存在这种东西。 说到底,还是那句最朴素的道理——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凡自以为牛逼的,看不上别人的,故步自封的,必会落后。 反之,心态开放,平等待人,总能取长补短,自我更新的,才能永远不落下风。 12、给孩子更多可能性 世界上不存在“纯正地道的英语”,同样不存在“纯正地道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是二胡和琵琶。 不好意思,都是从丝绸之路传过来的舶来品,不是波斯人就是印度人发明的。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旗袍,本是旗人女子服饰,民国时代改良后,成了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美的民族服装。 还有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可独步全球的美食文化。 葡萄美酒夜光杯,都是丝路传来的。 张小泉刀背不能拍的黄瓜,丝路传来的。 北方人拍黄瓜一定要放的蒜,丝路传来的。 番茄、土豆、玉米、辣椒……全是西班牙人从美洲带来的。 没有辣椒的传入,哪有无辣不欢的川菜? 哪怕今天吃的大米饭,也是越南传来的。 中医说要冬令进补,冬天滋补的胡桃、芝麻,丝路传来的。 中医还说夏天要多喝清凉降火的绿豆汤,还是丝路传来的。 李白举杯邀明月,苏轼把酒问青天的,是黄酒,今天只在江浙一带还比较流行,全国通行的是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白酒。 白酒谁发明的? 阿拉伯人。 然后被蒙古人引入中原。 甚至连今天中国人觉得最能代表中华文化讲究和谐团圆的圆桌合餐制,也是蒙古人南下后带来的习俗。 在唐宋,我们没有圆桌文化,和今天吃日料一样,是精致的分餐制,甚至我们吃茶的主要方法也是今天日本人最喜欢的抹茶,而非泡茶。 但那又如何? 白酒是阿拉伯人发明,被蒙古人强行灌输给汉人的,茅台就不是中国特产,不能代表中国酒文化了? 因为圆桌合餐制是蒙古人带来的习俗,我们就一定要退回唐宋的分餐制? 索性直接退回汉代,坐地上吃饭吧,那才是“最纯正的汉人”~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正如没有一种语言有永恒不变的标准口音,没有一种文明能关起门来闷头睡觉,还能一直不落后。 中华民族历史上为什么能留下那么多灿烂辉煌的成就? 是我们觉得自己超牛逼,不需要对外交流,学习其他文明的成果吗? 不,我们最强大的汉唐盛世,恰恰是打通丝绸之路,积极与外界交流的时候。 尤其是古代文明最高峰的大唐,不正因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才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超级大帝国吗? 反之,到了明清,帝国运作机制日趋僵化,开眼看世界的兴趣越来越小,妄自尊大,故步自封,最后当然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真正的智者都一样,主张自由平等,开放包容。 真正的愚者也一样,总是刚愎自用,夜郎自大。 或许你从小看到学英语就头痛,或许你工作中从不需要用英语,但如果你有孩子,希望他长大后比你更聪慧,更有见识,过上比你更富足的美好生活,但愿通过这篇文章,有助于你从更高层次理解学英语的作用,督促他学好英语,长大后报效祖国。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菀怡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