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中医视角下的辨证施治
中耳炎,自古以来就是困扰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中耳炎在古代文献中被称为“耳痈”或“耳疮”,其病机复杂,多由外感风热、湿热等邪气侵袭耳窍,或因肝胆火盛、痰浊内阻等内伤因素导致,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中耳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中耳部位炎症反应,而在国医养生大师的眼里,中耳炎的发生与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调、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一起来探究中耳炎的症候表现及其治疗策略。
中耳炎的中医症候
1、病因病机
(1)外感风热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易与寒、湿、燥、热等其他邪气相合而致病,风热之邪侵袭耳窍,使耳窍闭塞不通,导致中耳炎发生,如《黄帝内经》所云:“风者,百病之始也。”
(2)肝胆火旺
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若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气郁结化火,火毒循经上攻头面五官,导致耳窍红肿疼痛。
(3)痰浊内阻
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内阻,蒙蔽清窍,引起耳窍肿痛。
(4)肾精亏损
肾开窍于耳,肾精不足,耳窍失养,导致耳窍干涩疼痛。
2、临床症状
(1)耳痛
患者自觉耳内胀闷不适,疼痛剧烈,可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发作。《灵枢·五阅五使》曰:“鼻者,肺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故耳部病变多与肾有关。
(2)听力下降
耳内肿胀堵塞,导致听力明显下降。《素问·刺法论》曰:“五脏六腑,皆有俞穴,而俞穴有出入。”
(3)耳漏
脓性分泌物从耳道流出,或见血性分泌物,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难经·四十五难》曰:“阴脉之海者,谓肾也,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骨生脑。”
(4)耳鸣
患者自觉耳内响声,或闻蝉鸣,或闻风雨声。《灵枢·海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5)头痛
耳与头部经络相连,故耳病常伴头痛。《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中耳炎的治疗策略
1、内治法
(1)风热犯耳
可选用银翘散加减治疗,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主。《伤寒论》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2)肝胆火旺
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以清肝泻火、利湿通窍为主。《金匮要略》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3)痰浊内阻
可选用温胆汤加减治疗,以化痰祛湿、通窍开闭为主。《景岳全书》曰:“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阻气机,故湿邪为患,每多缠绵难愈。”
(4)肾精亏损
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以滋补肾阴、益精填髓为主。《景岳全书》曰:“肾者,水脏也,主藏精。”
2、外治法
(1)点耳法
将中药煎煮后过滤取汁,用棉签蘸取药液滴入耳内,每日数次。《太平圣惠方》曰:“耳者,肾之窍也,肾虚则耳聋。”
(2)熏蒸法
将中药煎煮后,利用其蒸汽熏蒸耳部,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果。《千金翼方》曰:“耳病者,当用苦参、黄柏等药煎汤,乘热熏洗耳窍。”
(3)敷贴法
将中药研磨成细末,用水调匀后敷贴于耳周,每日更换一次。《肘后备急方》曰:“耳病者,可用黄连、黄芩等药敷贴耳周,以清热解毒。”
中耳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外感风热、肝胆火旺、痰浊内阻、肾精亏损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内治法和外治法,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患者还需注意生活调理,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促进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