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杨秀荣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管晓宏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院士、陕西师范大学房喻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徐政和院士,天津大学常务副校长胡文平教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树涛研究员、武汉大学副校长袁玉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兴教授、福州大学副校长杨黄浩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33所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及企业负责人参加此次论坛。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渭,科研院及相关学院负责同志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赵永席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柴渭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科学发展和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多学科交叉汇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成为常态,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交流,能够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凝练孕育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促进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提升,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的发展模式完善,为学科建设、学校发展提出宝贵建议,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大会主题报告在樊春海院士的主持下拉开帷幕,报告主题涵盖化学、材料科学、化工、控制工程、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专家学者们围绕这些领域的前沿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他们不仅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思路,还就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讨论。
江桂斌院士围绕《新污染物治理-从基础研究到国家战略》进行大会报告,以极地科考经历为导入,详细分析了我国的污染情况,并对污染物治理方法与重要性进行阐释。他指出,新污染物研究在食品安全、卫生健康、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外交与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广大研究者要重视基础研究,保持独立思考,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奉献己力。
杨秀荣院士作《ECL新体系及其在心肌梗死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大会报告,从研究背景、肌钙蛋白I的ECL免疫传感器、miRNA的ECL检测三方面出发,详细阐述了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她指出,电化学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对于疾病标志物的分析非常重要,科研工作者要以严谨的科研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扎实做好研究工作,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科技与人才动力。
房喻院士作《敏感材料创新与CBRN传感器——以薄膜荧光传感器为例》的大会报告,从基础科学的价值入手,结合世界发达国家在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视程度及自己多年的科研经历,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聚焦传感器研发过程,详细介绍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的核心关键技术-敏感材料和自主知识产权配套硬件,并从传感器敏感材料、薄膜材料界面工程以及薄膜传感器基底衬底优化三方面探讨了敏感材料的研究进展,为与会青年厘清科研思路,规范科研流程,将基础研究做实做细提供参考范例。
管晓宏院士作《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与能源革命》大会报告,聚焦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介绍了传统和新型储能结构下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榆林科创新城零碳智慧能源站示范项目为例,探讨建设氢赋能零碳算力数据中心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规划长三角、大湾区典型区域零碳算力数据中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智慧方案,赋能新质生产力。他指出,全球能源和环境危机迫在眉睫,能源供应的清洁和绿色化势在必行,广大青年学者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扎实开展科学研究,持续促进成果转化落地。
徐政和院士以《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现状与挑战》为题作大会报告,系统介绍了双碳环境下动力电池回收的机遇与挑战,着重分析退役动力电池资源回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展望退役动力电池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的前景。他指出,要综合运用智能制造、机械工程、电化学、反应工程钰物质分离科学、环境工程等学科知识推进电池回收研究工作,不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夯实专业素养,发挥学科交叉的能动作用。
与会专家就前沿交叉领域取得的前沿进展、创新技术、宝贵经验及学术成果开展学术报告。自由讨论环节,参会人员结合前沿交叉研究中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产教融合等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他们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交流学术科研经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为激励青年师生在前沿交叉领域深度探索,本次特别设立“优秀墙报奖”,经过专家评审、组委会审议,7名学生脱颖而出。与会专家为优秀墙报奖获得者颁奖,期望他们未来继续开阔学科视野,增强科研动能,为产教融合与科研创新注入不竭动力。
此次活动是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与会专家学者们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前瞻的视野,对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刻剖析和前沿展望。未来,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将持续发挥其在交叉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能动作用,继续在强基础、深融合、促改革、扩开放上发力,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在实践中切实推进“6352”工程,不断探索“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奉献前沿智慧。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