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被影视剧美化成民族英雄,但在历史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国家罪人

雯亚 健康管理 2024-12-18 2 0
编辑/BAIHUAHU 前言 可千万别把电视剧当真正的历史! 就像《三国演义》根本没资格和《三国志》相提并论一样。 有些戏剧演绎就是直接对历史进行扭曲,根本不值得相信。 尤其是一看到有这四个人出现的作品,我们就要打起精神,警惕编剧的谎言了。 目光短浅的弄权者:慈禧太后 慈禧的罪过就在于她是一名善于玩弄权谋的阴谋家,而非政治家。 她眼里最大的格局,就是保住满清贵族的统治。 重要的不是国家是否富强,而是天下是否属于他们。所以即使在清朝即将灭亡的危机时刻,她想的也只有怎样把权力握在自己手中。 甚至为此毒杀光绪皇帝 。 慈禧于1861年开始统治清朝,刚刚结束了二次鸦片战争。当时清朝面临诸多压力,对外需支付巨额赔款,国内局势动荡不安。 她一直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地位,因此不得不顾忌满清贵族阶层的意见。这个时候在位的光绪皇帝试图用戊戌变法拯救岌岌可危的国家。 一开始慈禧对变法是支持的,因为通过前期改革慈禧能够赚取一定的利益,并以此掌控满清中央领导层。 可本质上慈禧贯彻的是清朝一贯的“ 弱民之策 ”,那就是只要统治者宫殿足够华丽,那么国家就足够强大。 老百姓只要保持一个饿不死的虚弱状态就可以。 这样他们不仅无力造反,还会为了养家糊口勤恳工作。 清朝很富有,但是清朝的人民前所未有的贫穷。 落后的封建统治者不允许百姓享受经济成果,不许他们富裕起来。 慈禧不断修建皇家园林,就是逼着全国的官员尽可能抽取民脂民膏。保持百姓的虚弱和愚昧。 可光绪皇帝的戊戌变法涉及到多项举措,例如打击腐败、推进市场经济、加强军事建设等等,令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满清贵族对此提出强烈抗议。 此时慈禧毅然决定消灭变法党羽,联手少数权贵将领将其铲除。这次行动暴露了慈禧的真实面目,清朝皇帝最后的自救措施就此失败。 慈禧把握局势的能力有限,面对侵略只知道争斗权力和攫取民间财富,无疑是对本应创新时代的重大阻碍。 宋朝人魂牵梦萦的燕云十六州 “儿皇帝”石敬瑭不可饶恕的罪状—— 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这让他成为中国的千古罪人 。 “儿皇帝”意思是契丹人的儿子。 要知道从汉唐以来,都以抗击蛮夷为主。中原第一次出了一个给契丹人当儿子的皇帝,实在是奇耻大辱! 石敬瑭因为和后唐皇帝闹翻,被朝廷派兵讨伐。他知道自己打不过就马上背叛后唐并向契丹求助。 他不仅割让燕云十六州这个重要的战略位置,还甘愿称自己为“儿皇帝”,每年进贡大批财物,这种谄媚的态度在整个中国历史中都是非常罕见的。 此举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中国的统一和国家安全。 燕云十六州位于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防御工事之一。 这一片山势险峻的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可以阻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一旦这道屏障失守,北方的契丹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接威胁中原地区。 果不其然,正如许多人预测的那样,自那时起,北方的契丹屡屡侵入中原,导致了多个王朝的动荡不安。 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在试图收复这片区域,以减轻北方威胁,但都以失败告终。 这就进一步加剧了中原地区的混乱。 正是因为石敬瑭为了一己私欲而违背道德与国家利益的选择,才直接引发了中国北方数百年的动荡,使得中华民族遭受分裂与战乱的命运。 过大于功的李隆基 唐朝刚经历了李世民辉煌的贞观之治,又被武则天除掉了大量豪门贵族。武则天的科举为唐朝储备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民间的一切都焕发生机。 李隆基的手里拿着一手好牌,哪怕保守打法也能保大唐一世平安。 可他不知道这是前两朝的基础和贤明臣子的治理,以为开元盛世全是自己的能力。 更愚蠢的是,他偏爱愿意讨好媚上的佞臣。 觉得安禄山之流当然对自己真心信服崇拜,自己这么英敏伟岸,安禄山怎么会背叛呢? 最大罪人无疑是唐玄宗和他的亲信们。他们的错误决策与行动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他提拔了一些投机取巧的小人担任高级职务,如李林甫和杨国忠,他们腐朽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 唐玄宗放弃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依赖边防官员如安禄山来保卫边境,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在战事初起时,唐玄宗急于求成,派出了封长清和高仙芝去应对叛军,却不知他们根本不敌安禄山,最终致使长安沦陷。 更为糟糕的是,唐玄宗听信谣言,下令处决了一批有能力的将军,包括曾经攻破吐蕃的哥舒翰。 尤其是哥舒翰可在潼关组织防守,却被杨国忠陷害,带病出战,被囚禁后又被杀害。这一举动削弱了他的军队实力,也让前线军队失去信心。 此时局势已经无法挽回,叛军占领了多个城市,摧毁了农田和房屋,数百万人死亡,导致人口大幅度减少和社会秩序崩溃。 唐朝的社会结构遭受了重大打击,民众被迫面临苦难,各地发生了大规模反抗和叛乱,整个国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尽管后来郭子仪等人才终于成功打败了叛军,但却无法回到从前的那种繁荣景象。 闭关锁国的乾隆 乾隆时期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直接让中国落后世界一百年! 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政府对外界商业活动进行限制和管制的一种策略。而在乾隆时期,这一政策更加严格化。 尤其是在乾隆三十四年后,清朝实行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国内管理和打击国内外的一切不良现象,尤其是海上的走私行为。 乾隆时期的海禁政策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为严密的一次。严禁海外船只驶入境内,特别是福建、广东等地,更是将其视为禁区。 与此同时,乾隆政府通过设立关口、封锁船舶等方式加强管理,试图杜绝外国人进入中国境内。 虽然乾隆认为这是避免风险的最佳方式,但长期保持这样的状态并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随着西方国家日益强大起来,清朝在国际贸易方面的影响力不断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武器装备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有效抵御敌人的进攻。 中国军队逐渐失去了先进的技术和战略支持,以至于在战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乾隆时期大力推广的闭关锁国政策可以说是导致清朝走向衰落的一大因素之一。 从此中国最厉害的武器就停留在明朝留下来的红衣大炮,从而导致中国在短时间内变得弱不禁风。 这段历史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国家要想实现长久安全和繁荣,必须坚持开放的态度,不断发展自身的技术和产业。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雯亚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