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转融券“T+1”新规实施至今已满月。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转融券余额为466.7亿元,较新规前的576亿元下降近两成。
转融券业务开始前几年发展较为缓慢,2020年才迎来较快发展,公募基金开始积极参与转融券业务,社保、私募基金、QFII、上市公司股东也逐步增加参与度。转融券余额开始迅速爬升,最高超过1700亿元。
此前部分量化机构利用融券变相实现“T+0”,被认为是交易制度上的不公平。3月18日,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转融券“T+1”正式落地。
转融券新规实施以来,转融券余额随之下滑。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转融券余额为575.6亿元,转融券余量为38.3亿股;而一个月后的4月17日,转融券余额为466.7亿元,转融券余量为34.4亿股。由此不难看出,转融券余额和余量均下滑。
业内认为,此举有利于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降低融券效率、制约量化私募优势,打击借融券之名行绕道减持、套现之实的违法违规行为。
深圳一位私募基金高管表示,随着转融券规模下降以及转融券T+1之后,融券效率下降,高频交易、DMA策略等受到影响,其超额收益也明显下降,这意味着量化私募将压缩相关策略的存量规模,同时对量化策略进行调整,如此才能适应市场和政策的变化。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