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体系_2020年注册会计师《战略》重要知识点

娴睬 痛风知识 2024-12-19 2 0

风险管理体系_2020年注册会计师《战略》重要知识点

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做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小编为考生们整理了2020年注册会计师《战略》科目的重要知识点,希望考生们能每天坚持复习! 【内容导航】 风险管理体系 【所属章节】 第六章 风险与风险管理——第四节 风险管理体系 【知识点】 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体系 一、风险管理策略(★★) (一)风险管理策略的总体定位 1.风险管理策略是根据企业经营战略制定的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策略。 2.风险管理策略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 3.风险管理策略在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制定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的风险管理策略减少了企业战略错误的可能性。 (二)风险管理策略的工具 1.风险承担 也称风险自留,是指企业直接将风险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或冲减利润,从而承担风险带来的损失后果 (1)对未能辨识出的风险,企业只能采用风险承担 (2)对于辨识出的风险,企业也可能由于以下几种原因采用风险承担: ①缺乏能力进行主动管理 ②没有其他备选方案 ③从成本效益考虑,这一方案是最适宜的方案 对于企业的重大风险,一般不应采用风险承担 2.风险规避 以放弃或拒绝承担风险来回避损失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规避是最消极的风险应对策略,通过回避风险源,进而避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规避的使用有其局限性,在回避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市场机会 2018年5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单边退出伊核协议,并在当年11月全面恢复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吉利公司在权衡利弊之后,为避免风险,放弃了向伊朗出口1500台沃尔沃轿车的机会 3.风险转移 企业采取某种方式将风险转嫁他人承担,对转移后的风险不再拥有所有权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转移不会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的损失后果,只是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 ①向保险公司投保 ②非保险型的风险转移。将风险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损失转移给非保险机构。如租赁经营、不附追索权的票据贴现、不附追索权的应收账款保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等 ③风险证券化。指保险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将自己的承保风险转移出去的一种策略 4.风险转换 企业通过战略调整等手段将企业面临的风险转换成另一个风险 战略调整和衍生产品 风险转换一般不会直接降低企业总风险,其简单形式就是在减少某一风险的同时,增加另一风险。例如,企业为了多销售产品而放宽客户信用标准,这样企业就将产品销售不出去的风险,转换成了款项收不回来的风险 可以在低成本或者无成本的情况下达到目的 5.风险对冲 采取各种手段,引入多个风险因素或承担多个风险,使得这些风险能够互相对冲,也就是,使这些风险的影响互相抵销 资产组合使用;多种外币结算的使用;战略上的多种经营;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利用不同行业的经济周期进行风险对冲 必须涉及风险组合,而不是对单一风险;对于单一风险,只能采用其他风险应对策略来管理 6.风险补偿 企业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补偿 风险补偿表现在企业主动承担风险,并采取措施以补偿可能的损失 ①在交易价格上附加风险溢价,即通过提高风险回报的方式,获得承担风险的价格补偿。商业银行可以预先在金融资产定价中充分考虑到各种风险因素,如通过提高利率来获得合理的风险回报 ②风险事件发生后,企业可以通过应急资本以弥补事件损失造成的资金缺口。当意外损失发生后,企业无法依靠内部资金度过财务危机时,企业可以向银行寻求特别贷款或从其他渠道融资。由于风险事件的突发性和损失的不确定性,企业也可以在风险事件发生前,与银行达成一项应急资本协议,一旦风险事件发生,企业可以获得及时的贷款应急,并按协议约定条件还款 ③建立意外损失基金。企业预先提取以补偿风险事件所致损失的一种基金。这种方式通常处理那些可能引起较大损失,但这一损失又无法摊入经营成本的风险。例如,对大额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金 ④建立专业自保公司。专业自保公司是企业(母公司)自己设立的保险公司,旨在对本企业、附属企业以及其他企业的风险进行保险或再保险 7.风险控制 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动因、环境、条件等,来达到减轻风险事件发生时的损失或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目的 ①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例如,室内使用不易燃地毯、山上禁止吸烟等 ②控制风险事件发生后的损失。例如,修建水坝防洪、设立质量检查防止次品出厂等 风险控制对象一般是可控风险,包括多数运营风险(如质量、安全和环境风险)以及合规风险 【易错易混点】 (1)风险承担与风险补偿。 风险承担 当有风险存在时,采取接受的态度 产品加工厂的流水线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残品率,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企业对于生产残次品的风险采取接受的态度 态度:接受 风险补偿 当有风险存在时,采取接受的态度,并采取措施以补偿可能发生的损失 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灾害事件,公司与银行签订应急资本协议,规定在灾害发生时,由银行提供资本以保证公司的持续经营 态度:接受+补偿措施 (2)风险规避与风险控制。 风险规避 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零 甲公司为了避免汇率风险而退出国外市场 风险控制 通过某些手段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少造成的损失,不能消除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乙贸易公司加强对汇率变动趋势的分析和研究,以减少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 (3)风险转移和风险转换。 风险转移 风险类型不变;风险承担者改变 甲公司(A风险)→乙公司(A风险) 丁运输公司与保险公司签订协议,规定当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保险公司承担。而丁运输公司需要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 丁公司(货损风险)→保险公司(货损风险) 风险转换 风险类型改变;风险承担者不变 甲公司(A风险)→甲公司(B风险) 丙公司为了多销售产品,而放宽客户信用标准 丙公司(滞销风险)→丙公司(回款风险) (三)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 一般来讲,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是针对公司的重大风险制定的,对企业的非重大风险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不一定要十分明确,甚至可以先不提出。企业的风险偏好依赖于企业风险评估的结果,由于企业的风险不断变化,企业需要持续进行风险评估,并调整自己的风险偏好。 重大风险的风险偏好是企业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决定。 (四)风险度量 1.关键在于量化 风险偏好可以定性,但风险承受度一定要定量。 2.风险度量 企业应该采取统一制定的风险度量模型,对所采取的风险度量取得共识,但不一定在整个企业使用唯一的风险度量,允许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度量方法。 3.风险度量方法 一般来讲,度量风险的定量方法可以采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概率)或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大小来度量。度量风险的定性方法可以采用直观的方法。 定量方法 最大可能损失 最大可能损失是指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即比较各方案下最坏情况发生时的最大损失额,选择最大可能损失方案并以此确定风险管理策略。一般在无法判断发生概率或无须判断概率的时候,常使用最大可能损失作为风险的衡量 概率值 概率值是指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或造成损失的概率 期望值 计算并比较各种可选方案下的损失期望值(各事件发生的概率与该事件的影响相乘,再将这些乘积相加得到和),选择最小或最大的损失期望值作为方案的决策依据 方差或标准差 方差或标准差是测算离散程度(波动程度)最重要、最常用的指标。对于单一方案来讲,方差或标准差越大,变量的波动程度就越大,风险就越大;方差或标准差越小,变量的波动程度就越小,风险就越小 在险值 在险值(VaR),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水平(概率)下,在给定的持有期间内,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预期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例如,华兴公司在95%的概率下10天的VaR是10万美元,也就是说,在未来10天的时间范围内,华兴公司有95%的把握确保其发生的风险损失不会超过10万美元,即发生的风险损失超过10万美元的可能性只有5% 定性方法(直观的方法) 专家意见法 不依赖于概率统计结果的度量是人们直观的判断,如专家意见法。专家意见法是借助专业人士的意见获得预测结果的方法 层次分析法(AHP) 当统计数据不足或需要度量结果包括人们的偏好时,可以使用直观的度量方法,如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从评价者对评价问题的本质、要素的理解出发,比一般的定量方法更讲求定性的分析和判断 (五)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标准 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标准是指企业衡量企业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准。量化的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标准应与企业风险承受度有相同的度量基础。 (六)风险管理的资源配置 由于全面风险管理覆盖面广,资源的使用一般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企业应当统筹兼顾,将资源用于需要优先管理的重大风险。 (七)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 企业应根据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原则以及各风险在风险坐标图上的位置,进一步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明确风险管理成本的资金预算和控制风险的组织体系、人力资源、应对措施等总体安排。 (八)风险管理策略检查 企业应定期总结和分析已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其中,应重点检查依据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和风险控制预警线实施的结果是否有效,并提出定性或定量的有效性标准。 风险管理策略要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经营战略的变化、外部环境风险的变化而调整。 二、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 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 (一)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应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依法履行职责,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 董事会就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对股东(大)会负责。董事会在全面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审议并向股东(大)会提交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年度工作报告; 2.确定企业风险管理总体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3.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各项重大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现状,做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 4.批准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 5.批准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 6.批准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审计报告; 7.批准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 8.批准风险管理措施,纠正和处理任何组织或个人超越风险管理制度做出的风险性决定的行为; 9.督导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10.全面风险管理的其他重大事项。 (二)风险管理委员会 风险管理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提交全面风险管理年度报告。 (2)审议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3)审议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以及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 (4)审议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审计综合报告。 (5)审议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 (6)办理董事会授权的有关全面风险管理的其他事项。企业总经理对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向董事会负责。总经理或总经理委托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主持全面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拟订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 (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 企业应设立专职部门或确定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全面风险管理的职责。该部门对总经理或其委托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 (2)研究提出跨职能部门的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 (3)研究提出跨职能部门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报告。 (4)研究提出风险管理策略和跨职能部门的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负责该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对该风险的日常监控。 (5)负责对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评估,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 (6)负责组织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7)负责组织协调全面风险管理日常工作。 (8)负责指导、监督有关职能部门、各业务单位以及全资、控股子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9)办理风险管理的其他有关工作。 (四)审计委员会 企业应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审计部门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制定监督评价相关制度,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监督评价审计报告。 1.审计委员会履行职责的方式 建议审计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三次会议,并于审计周期的主要日期举行。审计委员会应每年至少与外聘及内部审计师会面一次,讨论与审计相关的事宜,但管理层无须出席。审计委员会成员之间的不同意见如无法内部调解,应提请董事会解决。 此外,审计委员会应每年对其权限及其有效性进行复核,并就必要的人员变更向董事会报告。管理层对审计委员会有告知义务,并应主动提供信息,而不应等待审计委员会索要。 2.审计委员会与合规 审计委员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是核查对外报告规定的遵守情况。审计委员会一般有责任确保企业履行对外报告的义务。审计委员会应结合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情况,对重大的财务报告事项和判断进行复核。 3.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 确保充分且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审计委员会的义务,其中包括负责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审计委员会应监察和评估内部审计职能在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系统中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它应该核查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并决定对内部审计主管的任命和解聘,还应确保内部审计部门能直接与董事会主席接触,并负有向审计委员会说明的责任。审计委员会复核及评估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三、内部控制系统(★★)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控制环境设定了内部控制的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关于控制环境要素的要求: 1.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2.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3.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 4.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 5.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6.企业应当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 7.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 8.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员工应当遵守员工行为守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9.企业应当加强法制教育,增强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监督,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备案制度。 【提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关于控制环境要素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 (1)组织结构(治理层结构、内部机构设置、职权与责任的分配)。 (2)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3)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 (4)企业文化(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 (5)法制教育。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指识别、分析相关风险以实现既定目标,从而形成风险管理的基础。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关于风险评估要素的要求: 1.企业应当根据设定的控制目标,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2.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 3.企业识别内部风险应主要关注人力资源因素、管理因素、自主创新因素、财务因素、安全环保因素以及其他有关内部风险因素。 4.企业识别外部风险主要关注经济因素、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其他有关外部风险因素。 5.企业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6.企业应当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7.企业应当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8.企业应当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相关的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 【提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关于风险评估要素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1)风险识别(识别内外部风险,确定风险承受度)。 (2)风险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 (3)风险应对策略选择。 (4)风险管理信息实行动态管理。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那些有助于管理层决策顺利实施的政策和程序。控制行为有助于确保实施必要的措施以管理风险,实现经营目标。控制行为体现在整个企业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中,它们包括诸如批准、授权、查证、核对、复核经营业绩、资产保护和职责分工等活动。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关于控制活动要素的要求: 1.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2)授权审批控制要求企业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3)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4)财产保护控制要求企业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企业应当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处置财产。 (5)预算控制要求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 (6)运营分析控制要求企业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经理层应当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筹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 (7)绩效考评控制要求企业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 2.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目标,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综合运用控制措施,对各种业务和事项实施有效控制。 3.企业应当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提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关于控制活动要素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7项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 (2)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系统不仅处理内部产生的信息,还包括与企业经营决策和对外报告相关的外部事件、行为和条件等。员工必须有向上传递重要信息的途径。同时,与外部诸如客户、供应商、管理当局和股东之间也需要有效的沟通。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关于信息与沟通要素的要求: 1.企业应当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2.企业应当对收集的各种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合理筛选、核对、整合,提高信息的有用性。 3.企业应当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信息沟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并加以解决。重要信息应当及时传递给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 4.企业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5.企业应当建立反舞弊机制。 6.企业应当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 【提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关于信息与沟通要素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1)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应在企业内外部等有关方面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 (2)信息系统运维管理。 (3)建立反舞弊机制。 (4)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 (五)监控 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被监控,即对该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的全过程。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关于内部监督要素的要求: 1.企业应当根据本规范及其配套办法,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经授权的其他监督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2.企业应当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采取适当的形式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企业应当跟踪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并就内部监督中发现的重大缺陷,追究相关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的责任。 3.企业应当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4.企业应当以书面或者其他适当的形式,妥善保存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记录或者资料,确保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的可验证性。 【提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关于内部监督要素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2)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 四、风险理财措施(★★) (一)风险理财的一般概念 (1)风险理财是用金融手段管理风险。 (2)风险理财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风险理财的特点 (1)风险理财的手段既不改变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不改变风险事件可能引起的直接损失程度。 (2)风险理财需要判断风险的定价,因此量化的标准较高,更需要量化风险本身的价值。 (3)风险理财的应用范围一般不包括声誉等难以衡量其价值的风险,也难以消除战略失误造成的损失。 (4)风险理财手段技术强,许多风险理财工具本身有着比较复杂的风险特性,使用不当容易造成重大损失。 (三)风险理财的策略与方案 1.选择风险理财策略的原则和要求 (1)与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策略一致。选择风险理财的策略,要与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策略一起考虑。应根据公司风险管理整体策略确定的风险偏好和承受度确定风险理财的目标,并量化风险的特性及其价值。 (2)与公司所面对风险的性质相匹配。要采用与公司所面对风险的性质相匹配的风险理财手段。 (3)选择风险理财工具的要求。企业在选择风险理财工具时,要考虑如下几点:合规的要求、可操作性、法律法规环境、企业的熟悉程度、风险理财工具的风险特征。不同的风险理财手段可能适用同一风险。 (4)成本与收益的平衡。选择风险理财策略时,要考虑风险管理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原则。 2.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选择 在企业选择风险理财的策略与方案时,涉及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选择。 (1)金融衍生产品的概念和类型。 衍生产品是其价值决定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的金融合约,常用衍生产品包括远期合约、互换交易、期货、期权等。 2.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选择 (1)金融衍生产品的概念和类型。 远期合约 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以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远期利率合约、远期外汇合约、远期股票合约 价格可以预先确定或在交割时确定。远期合约到期往往会促成标的资产的交割。合约条件是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的,通过场外交易(OTC)达成 互换交易 指对相同货币的债务和不同货币的债务通过金融中介进行互换的一种行为 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商品互换、其他互换(股权互换、信用互换、期货互换、互换期权等) — 期货合约 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商品期货 在期货交易所买卖的标准化合约。期货交易中,期货合约往往会在到期日之前对冲平仓。期货价格是在期货交易所以公开竞价方式产生的 期权合约 是一种选择权,期权合约的买方向卖方支付权利金后,就获得这种权利,即拥有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价格(执行价格)出售或购买一定数量的标的物的权利 ①按赋予期权买方权利的不同,期权可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看涨期权,是指在期权有效期内按执行价格买进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看跌期权,是指在期权有效期内按执行价格卖出标的物的权利②按执行时间的不同,期权主要可分为两种: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欧式期权,是指只有在合约到期日才被允许执行的期权;美式期权,是指可以在期权有效期内任何一个时点被执行的期权 期权的买方行使权利时,卖方必须按期权合约规定的内容履行义务。相反,买方可以放弃行使权利,此时买方只是损失权利金,同时,卖方则赚取权利金。总之,期权的买方拥有执行期权的权利,无执行的义务;而期权的卖方只有履行期权的义务,而无权利 (2)衍生产品的特点。 ①优点:准确性、时效、使用方便、成本优势、灵活性、对于管理市场风险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缺点:衍生产品的杠杆作用很大,因而风险很大,如用来投机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 (3)运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需满足的条件: ①满足合规要求; ②与公司的业务和发展战略保持一致; ③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 ④采用能够准确反映风险状况的风险计量方法; ⑤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 ⑥合格的操作人员。 (四)损失事件管理 损失事件管理是指对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事件的事前、事后管理的方法。 1.损失融资 损失事件融资分为预期损失融资和非预期损失融资。预期损失融资一般作为运营资本的一部分,而非预期损失融资则属于风险资本的范畴。 2.风险资本 风险资本是描述在一定的概率水平上,一定时间内(如一年),为了弥补企业的非预期性损失所需要的资本。风险资本是使一家公司破产的概率低于某一给定水平所需的资本,因此取决于公司的风险偏好。 例如,一家公司每年最低运营资本是5亿元,但是有5%的可能性需要7.5亿元才能维持运营,有1%的可能性需要10亿元才能维持运营。也就是说,如果该公司风险资本为2.5亿元,其生存概率为95%;如果该公司风险资本为5亿元,其生存概率为99%。 3.应急资本 应急资本是风险资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应急资本又称或有资本和承诺资本,是指当企业发生了特定事件陷入财务困境后,可以根据事先的承诺合同,以债务或优先股等方式从外部市场获得企业所需要的资本。 应急资本具有如下特点: (1)应急资本的提供方并不承担特定事件发生的风险,而只是在风险事件发生并造成应急资本受让方损失后提供用于弥补损失、确保持续经营的资本。 (2)应急资本与保险不同,应急资本不涉及风险的转移,是企业风险补偿策略的一种方式。 (3)应急资本是一个在一定条件下的融资选择权,应急资本受让方可以不使用这个权利。 (4)应急资本可以为应急资本受让方提供持续经营的保证。 4.保险 保险是风险转移的传统手段。可保风险是纯粹风险,机会风险不可保。 5.专业自保 专业自保公司是那些由其母公司拥有的,主要业务对象即被保险人为其母公司的保险公司。专业自保属于风险补偿方式。 (五)套期保值 1.套期保值与投机 期货(或期权)市场主要有两类业务:套期保值和投机。套期保值是指为了配合现货市场的买入(或卖出)行为,冲抵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而通过期货(或期权)市场从事反向交易活动,即卖出(或买入)相应的期货(或期权)合约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对冲价格波动的风险;投机是指单纯的买卖期货(或期权)合约,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期货(或期权)合约价格波动的投机差价。套期保值的结果是降低了风险;而投机的结果是增加了风险。 2.期货套期保值 (1)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 基于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两个不同类型的市场,在某个时点标的物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往往会有差异,“基差”的概念用来表示标的物的现货价格与其期货价格之差。基差在期货合约到期日为零,在此之前可正可负。一般而言,离到期日越近,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走势越一致,基差就越小。 (2)期货的套期保值 期货的套期保值亦称为期货对冲,是指为配合现货市场上的交易,而在期货市场上做与现货市场商品相同或相近但交易部位相反的买卖行为,以便将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的风险在期货市场上得到抵销。 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之所以能够回避价格风险,其基本原理就在于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受相同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利用期货套期保值有两种方式: ①空头(卖出)期货套期保值:如果某公司要在未来某时间出售资产,可以通过持有该资产期货合约的空头来对冲风险。如果到期日资产价格下降,现货出售资产亏了,但期货的空头获利,盈亏相抵,损失减少。如果到期日资产价格上升,现货出售获利(相对合约签订日期),但期货的空头亏了,盈亏相抵,收益减少。 ②多头(买入)套期保值:如果要在未来某时间买入某种资产,则可采用持有该资产期货合约的多头来对冲风险。 3.期货投机 期货投机,是指基于对市场价格走势的预期,为了盈利在期货市场上进行的买卖行为。 例如,目前期铜价格为7020美元/吨,某贸易公司判断5个月后铜的价格会大跌,因此该公司现在在期货市场卖出期铜200吨,假设5个月后,期铜的价格果真下跌到每吨6830美元,买入期铜200吨,平仓期货合约,盈利190美元/吨,共计盈利38000美元。但如果5个月后期铜的价格上涨到每吨7200美元,买入期铜200吨,平仓期货合约,亏损180美元/吨,共计亏损36000美元。 4.期权套期保值 (1)看涨期权:1月1日,标的物是铅,1份铅的看涨期权合约数量为10吨,期权执行价格为1850美元/吨。A买入1份铅的看涨期权,付出500美元;B卖出1份铅的看涨期权,收入500美元。 ①2月1日,铅价上涨至1905美元/吨,期权价格上涨至550美元。则A售出权利——A可以按550美元的价格售出看涨期权,A获利50美元(550-500)。 ②如果铅价下跌,即铅的市价低于敲定价格1850美元/吨,A就会放弃这个权利,只损失500美元权利金,B则净赚500美元。 (2)看跌期权:1月1日,标的物是铅,1份铅的看跌期权合约数量为10吨,期权的执行价格为1750美元/吨,A买入1份铅的看跌期权,付出500美元;B卖出1份铅的看跌期权,收入500美元。 ①2月1日,铅价下跌至1695美元/吨,期权价格上涨至550美元。则A售出权利——A可以按550美元的价格售出看跌期权,A获利50美元(550-500)。 ②如果铅价上涨,A就会放弃这个权利而损失500美元权利金,B则净赚500美元。 (3)利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 期权作为对冲的工具可以起到保险的作用。例如,某投资者现在持有甲上市公司股票10000股,持股成本为10美元/股,计划6个月后出售。为了降低该股票价格6个月后下跌带来的损失,现在在期权市场上以1000美元的价格购进1份以甲公司股票为标的物的6个月看跌期权,1份看跌期权的数量为10000股,每股执行价格为9.9美元。假设6个月后甲公司股票价格下跌到9.2美元/股,现货市场按此价格出售10000股,每股损失0.8美元,共计损失8000美元;6个月后投资者行权,期权投资共计盈利6000美元[10000×(9.9-9.2)-1000],弥补现货投资损失,套期保值的结果是现货市场出售股票仅损失了2000美元。 5.期权投机 期权也可以作为投机的工具,但风险更大。 例如,某贸易公司判断6个月后原油的价格会大涨,因此该公司现在在期权市场以2000美元的价格购进1份6个月到期的原油看涨期权合约,1份原油看涨期权合约的数量为1000桶,每桶执行价格为92美元。假设6个月后原油市场价格为97美元/桶,投资者行权,期权投资共计盈利3000美元[1000×(97-92)-2000];但如果6个月后原油市场价格为89美元/桶,投资者不会行权,期权投资损失2000美元。 五、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一)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 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 (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要求 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向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的业务数据和风险量化值的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和完整性。对输入信息系统的数据,未经批准,不得更改。 (三)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够对各种风险进行计量和定量分析、定量测试;能够实时反映风险矩阵和排序频谱、重大风险和重要业务流程的监控状态;能够对超过风险预警上限的重大风险实施信息报警;能够满足风险管理内部信息报告制度和企业对外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要求。 (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实现信息的集成与共享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实现信息在各职能部门、业务单位之间的集成与共享,既能满足单项业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也能满足企业整体和跨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综合要求。 (五)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企业应确保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或更新。 (六)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实施 已建立或基本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应补充、调整、更新已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程序,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将风险管理与企业各项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软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同步运行。 查看更多知识点:2020年注册会计师《战略》重要知识点汇总,通关必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战略》这门科目需要考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一味的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如果同学们想要把握《战略》的考试重点,抓住考试方向,可以选择购买东奥注册会计师的辅导课程,并在田明老师的指引之下,高效备战CPA,进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点击观看】田明老师的2020年《战略》课程免费试听 【点击了解】注册会计师课程升级,抓住机遇,扬帆起航! 注:以上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知识点选自田明老师《战略》授课讲义 (本文为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娴睬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