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备考作文15篇
1、体教融合
①“提升体育考试的成绩占比”“体育课留作业”……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体育和教育真正融合作出顶层设计,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②长期以来,在大中小学校,体育都面临着尴尬局面:体育在升学考试中成绩占比较少,学生和家长都不重视。《意见》的发布将有效地改变这样的局面,也必将促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对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③体育能为教育对象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主张“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即想要提升人们的精神素养,先要通过体育运动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清华大学就始终把体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成为每一个清华人的共同追求。从“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到“无体育,不清华”,体育为清华学子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身体基础。
④体育将成就更好更全面的教育。一直以来,有些学校对体育的认识不足,有的甚至认为体育就是课外活动,等同于玩耍。事实上,体育作为一门科学,不仅能强健体魄,还能启发人生哲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等。如长跑启发我们合理分配资源,足球运动教育我们团结协作,体育比赛教会我们从容面对输赢……所以,唯有体育和教育有机融合,才能让体育的作用更加彰显,从而成就更好更全面的教育。
⑤体育能成为伴随人们一生的快乐。体育既能教会我们一些运动技能,培养我们的体育爱好,还能为我们带来身心愉悦。学生时代,体育给予了我们自我调节、释放压力的机会,有益于我们学业的顺利完成。更重要的是,学生时代培养的体育爱好,不仅会对我们成年后的工作、生活产生积极影响,还能为我们的老年生活带来无尽的快乐。钟南山院士在学生时代便喜爱体育运动,足球、篮球、跑步都是他的兴趣所在。几十年来,他从未停止过运动和健身,即使出差也会带上拉力器,家里也特意布置了小型的健身室。坚持体育运动,使他经常保持着愉悦的心情,让84岁的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很多。
⑥《意见》的本意绝不是要单纯提升体育分数占比,任何项目若单纯以分数考核倒逼,都会因考核的消失而被放弃。因此,只有真正做到体教融合才能有效地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体育强健体魄,让体育成就教育,让体育伴随一生。
(取材于人民网,有删改)
2、“舍生忘死”抗疫精神的文化意蕴
徐奉臻
①“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总结伟大的抗疫精神。其中,“舍生忘死”所体现出的生死观和义利观,是中国创造抗疫奇迹的重要支撑。
②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舍生取义是“舍生忘死”的信念基础和价值魂魄。“舍生”是精神外化行为,“取义”是精神内在本质。精神是民族之魂,挖掘舍生忘死的文化意蕴,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
③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缘起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写照。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文明虽风雨沧桑,却生生不息,千载传承。
④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淬炼于近代中国革命文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若死而中国能强,死亦何妨”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的救国救民探索和“将不畏死、兵不惜命”的抗战壮举,为革命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土壤。有了这种精神,近代以来的中国虽经霜凌寒,却能不屈不挠,浴火重生。
⑤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北大荒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都蕴含舍生忘死的傲骨与血性。郭永怀用生命守护国家秘密,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王进喜发出“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邓稼先抱定“为了它,死了也值得”的信念默默奉献数十载等,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鲜亮底色。有了这种精神,70余年的新中国史,虽风雷磅礴,却乘长风破万浪;40余年的改革开放,虽荆棘载途,却能成就家邦之富。
⑥稽古启新。在抗疫斗争中,新冠病毒研究者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无数“最美逆行者”感人肺腑的壮举,广大民众顾全大局、团结一心的坚守,都将彪炳史册。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舍生忘死的精神又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只要有舍生忘死之义,就一定能彰显护国佑民的爱国情怀、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历经苦难和辉煌的中华民族,必将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再次创造历史。
3、小议“凡尔赛文学”
①“去逛意大利超市,吃了黑标伊比利亚火腿。火腿用料是吃纯橡果喝矿泉水长大的纯血统黑猪,快乐的橡果木的味道。”“考前打了一夜游戏,就知道考不好,果然,才96分。”一种被称为“凡尔赛文学”的现象,正频繁出现在社交网络中,甚至渗透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豆瓣的“凡尔赛学学习小组”有超过两万名成员,他们共同致力于“凡学”研究,其中的佼佼者又被称为“凡学家”。
② “凡尔赛文学”这一说法出自描述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那些崇尚“凡学”的人模仿贵族的物质生活,并通过反向低调的表述,炫耀自己的优越,以此构建自己的精英身份。看似“低调”,实则在“炫”。对此,我们应该保持警惕。
③“凡学”的实质并非自身真实价值的体现,而是一种虚荣自恋的扭曲价值观。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往往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社会价值,被他人、被社会认可;一种是内在价值,从内心深处认可自己。内在价值越是强大,越能够践行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而越少从外界寻找肯定。但透过“凡尔赛文学”使用最多的“美貌、财富、地位、权势”等符号,我们可以看到,“凡学”的使用者,意在通过展示高雅的生活,“炫最高调的耀”,来从外界获得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红星新闻》评论道:“在你端起一杯咖啡的时候,重点不是咖啡或者咖啡杯,也不是精心保养的手,而是精心掩盖又没有完全掩盖的手腕上的名表——这无疑是一种走火入魔。”
④“凡学”的这种特质,很容易让年轻人在虚无的世界里迷失自我。现实生活中,多数人要经历的是平凡的人生,而“凡学”贩卖了太多富贵奢靡的想象,使得很多年轻人沉浸在假想中,嫌弃、逃避平凡的生活。前不久爆红全网的上海“拼装名媛”们,一边花钱拼二手名牌丝袜拍照炫耀,一边瞧不起开奔驰宝马的“土鳖男”。不知不觉间,这些“花最少的钱,装最高端生活”的“名媛”们,真的把自己当成了货真价实的名媛新贵,却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全社会的笑话。因此,“凡学”不仅会让年轻人在虚幻的自我满足中,逐渐丧失应有的活力与奋斗精神,更容易让年轻人“越缺越炫,越炫越有劲”,最终彻底迷失人生的方向。
⑤“凡学”的流行,还会影响周围的人,进而影响到社会风气。随着“凡学”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争相效尤,进行各种“花式”炫耀:随手拍一张照片,建构一个与富人相同的视觉符号;去一个高档餐厅,点杯水,拍张照片,以实现身份的塑造……与此同时,与“凡学”相关的经济圈也开始形成,并为“凡学”的发展推波助澜。某电商平台出现专门售卖朋友圈文案、背景图的卖家,不到10元,景点、酒店、豪车、豪宅等内容应有尽有,还能不断更新。可见,凡学已经形成了社会示范效应。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任由其野蛮发展,就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虚妄浅薄、自欺欺人的不良风气,不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⑥当然,我们并不反对生活中真实纯正的自我表达,而是反对那种过度包装、价值取向有问题的“凡尔赛文学”。当我们在真实的世界里,不断地正视自我,理解自我,认同自我时,矫揉造作的“凡尔赛文学”也就会毫无用武之地。
4、比夺冠更宝贵的是永不言弃
①起步就摔了个大跟头,对于站在比赛起跑线上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最近,一位8岁小女孩就遭遇了这样的挫折。在她人生第一场正式短道速滑比赛中,发令枪响后,她刚出发就摔倒了。但小女孩没有犹豫,没有放弃,爬起来就追了上去,在家人和教练的鼓励声中,一步步地追、一米米地赶,实现弯道超越,最终进入决赛夺得该项目冠军。
②视频传到网上,女孩不到一天时间就赢得了网友400多万的点赞:“竟然会看到泪目”“这么小的小孩,都能做到跌倒后没放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心理素质强,未来可期”“体育精神、奥运精神”……
③流泪不是因为泪点低,点赞是因为太给力。有人惊讶于小姑娘超越对手的绝对实力,有人感叹她跌倒后爬起来继续追赶的勇气;当然,也有人反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毫无疑问的是,每个人都在小姑娘的身上,看到了曾经跌倒过的自己;在她不放弃的执着与最终的超越中,重新领悟最简单的人生道理。
④最简单的道理,往往最深刻,又最难做到。大道至简,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就是典型一例。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的有之,身体站起来而心理站不起来的有之;有人会将不慎跌倒作为自己落后开脱的理由,有人会将曾经努力过作为放弃坚持的借口。正如网友所说,假如我们是这位只有8岁的小女孩,刚起步就摔跤,我们会作出和她同样的选择,还是会趴在冰面上哭鼻子?
⑤即便8岁小女孩没有反超获得第一,甚至只是获得倒数第一,跌倒后继续追赶的她一样值得点赞。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值得庆幸的是,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我们都有“不耻最后”的人,更有看到此景肃然起敬的人。仅就体育而言,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刘翔摔倒后单腿跳到终点,亲吻最后一组栏架;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当最后一名女子马拉松选手跑进鸟巢,全场观众肃然起立,为其喝彩。
⑥人生路远,难免摔跤,更不是每个人都有后来居上、力挽狂澜的实力。无论是在体育赛道上还是人生道路上,无论8岁还是18岁、28岁,只要我们不怕摔跤,爬起来继续努力,同样会成为一个励志的榜样。像这位8岁的小女孩一样,给他人带来一丝感动,激励他人毅然前行。
(取材于《北京晚报》)
5、让更多年轻人领略传统艺术之美
①剧场里,欣赏传统戏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校园里,相声、戏曲等学生社团广受欢迎;电视和网络上,《国乐大典》《角儿来了》等综艺节目层出不穷;手机APP上,“我要笑出‘国粹范’”“谁说曲艺不抖音”等活动吸引数亿人点赞……近年来,戏曲、曲艺等传统艺术,正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新时尚。
②年轻人爱上传统艺术,体现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也由此产生更强烈的文化自信。同时,欣赏传统艺术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和审美水平,这促使年轻人更加注重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相关部门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也非常重视,不断加大投入,比如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等项目。在这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有着更高的艺术素养,能够深入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③优秀传统艺术,往往有着穿越时空的感染力。它包含着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密码,并以高度审美化的方式呈现,成为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原因。比如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近年来在年轻人中特别“火”,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个剧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学积淀。昆曲被称为“百戏之师”,有600多年的历史,剧种美学之精致曼妙、表演手段之丰富完善,年轻人一旦了解便容易沉醉其中。传统艺术蕴含的独特魅力超越时代,赓续传承,于此可见一斑。
④当然,传统艺术的魅力也需要当代表达。创作上,不能一味复古守旧,要在坚守艺术本体的前提下,符合当代审美趋势与价值观。传播上,应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和流行文化元素,用年轻人的“语言”与他们沟通。比如,中国民乐开辟网络秀场,通过演奏流行乐曲以及电影、游戏主题曲等方式,在年轻人心中留下“时尚”的印象,进而引导他们走进音乐会现场,领略民族乐器技艺之精、音色之美。京剧名家尚长荣的代表作之一《曹操与杨修》,突破固有的标签化形象,塑造了一个既有宏图大志、又有人性弱点的戏剧形象,后来还拍成3D电影,以电影的形式传播京剧,很受年轻人欢迎。
⑤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知名艺术家发挥着更大作用。某种意义上,戏曲、中国民乐、曲艺等艺术,都是“角儿”的艺术,名家、名角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比如,青年京剧演员王珮瑜参加《朗读者》《开学第一课》《跨界歌王》等综艺节目,推动了传统艺术的“破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许多专业艺术院团纷纷开设“云剧场”“云课堂”,一些知名艺术家直播“云练功”。这些尝试,运用了最流行的互联网工具,形式多元,内容活泼接地气,快速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培养了不少观众。
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艺术要积极主动地拥抱年轻人,创造让年轻人走进传统艺术的契机,从而赢得更多年轻人,也让传统艺术的传承代不乏人。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足球的艺术在于球员和观众
①任何艺术,都有一个具体的、可以知觉的形式,没有必要的物质媒介,艺术就不能形象地外化出来。离开文字就没有语言艺术,离开声音、节奏就没有音乐,离开泥石木料就没有雕塑和雕刻,离开颜料、画布就没有绘画,同样足球艺术也需要物质手段,它涉及场地、设施等因素,但最本质的还是球员的运动表现,也就是球踢得怎么样。这是广大球迷观赏的主要对象。
②除此之外,我们经常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观众的参与活动。观众既是审美主体,也是构成足球艺术的主体。从观众参与的角度来看,足球艺术不仅包含视觉因素,如人浪、彩条、烟花等,还有强大的听觉因素,如呐喊、击节、锣鼓、小号、歌唱等,从这个角度来说,足球艺术的表现是综合性的,与戏剧最为接近。
③足球场是一种特定的心理磁场,只有属于足球的东西才能在这里被激活,从而成为艺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AC米兰的队歌,如果在音乐厅演唱或一个人在家中独唱,都缺少那种直抵人心的感觉,因为它本身是足球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不是纯粹的音乐,纯粹的音乐在什么地方听起来都是音乐,而AC米兰队歌不过是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的足球情绪。如果我们用诗朗诵的方式来读AC米兰队歌的歌词,会有什么效果呢?
④“米兰,米兰,和你在一起/米兰,米兰,我为你而生活/米兰,米兰,我们为你前进/你们是绿茵场上的英雄/在蓝色的天空中你们踢吧/为我们获得冠军/让我们歌唱吧/米兰,米兰,我永远为你而生活/米兰,米兰,永远在我心中/让我们一起歌唱吧”
⑤从诗的角度来看,它写得并不好,没有跳跃,没有留白,没有深邃的意境,但它不是诗,不是供你读的,而是供球迷宣泄情绪的辅助手段。AC米兰队歌更适合在球场上演唱,在万众合唱中喷发而出,就像一朵米兰花,它必须植根于土壤,才会有经久不散的芳香。米兰队歌就像一朵球场之花,只有在足球场尤其是米兰主场圣西罗球场,才能融入整个球场氛围之中,它才是艺术,才会动人心魄,才能宣泄出米兰人燃烧的激情。
7、历史文化可以这样“活”起来
张永路
①当下,凭借艺术表现手法、制作形式和技术手段的革新,许多历史文化资源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得到“活化”传播,让当代年轻人真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曾几何时,文物在博物馆中的静态展览是通往普通大众的唯一方式。近年来,随着媒介手段的进步,以文物为主题的影像书写不断涌现。纪录短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流行、轻松、幽默的风格,用每集短短五分钟的时长,集中呈现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在展现国宝之美的过程中,纪录片调用多种表现手法,添加如说唱音乐、动画动漫等当代年轻人喜爱的元素,寓教于乐,让文物可感可亲。新的技术手段在纪录片中也得到巧妙应用,例如用编程方式再现古代织锦制作,形象展现文物背后蕴藏的古人生活智慧。这一系列创新使《如果国宝会说话》吸引众多年轻观众关注,让国宝之美进一步深入人心。
③作为历史文化的遗存,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以综艺节目为代表的、对文化遗产的影像表现不断进步。近期热播的《我在颐和园等你》,就迸发出“户外综艺+文化遗产”的创意火花。节目采取真人秀方式,嘉宾们实地游览令人赏心悦目的颐和园,探寻自然景观背后的历史人文,解码园林之美背后的匠心传承。遗产景观、文化积淀、现代审美、趣味互动交相呼应,再予以身临其境的影像表现,让年轻观众直呼精彩:不仅能看到如壁纸一样帧帧精美的画面,同时聆听到历史掌故的娓娓道来,让人徜徉流连,对祖国山水之美和历史文化之厚重有更多体味。
④一直以来,阅读古籍文献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近现代影像技术发展,古籍文字影像化成为历史文化传播的重要推动力量。很多经典传说、传统故事和历史人物经过影像化处理后,变得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四大名著题材的影视作品就是其中的成功案例。近年来,对传统IP的新改编新书写已经不再局限于影视作品,国产游戏也在多角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近期播出的一款《西游记》主题游戏演示视频就在互联网上引起关注,点击量在短短一天内超过千万。这不仅得益于高水平制作技术,更是因为其将制作技术与作品主题结合,赋予游戏浓浓文化味,也给传统故事增添新颖、互动的形式,由此爆发出惊人传播力,让我们看到国产游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能性。
⑤这一系列成果,无不昭示这样一个道理: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的关键在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影像书写过程中,艺术表现手法、制作形式和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提高传播力与亲和力的重要推手。
但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创新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内容上的创新。近年热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对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形象进行重新设定,故事情节上的改编也贴合时代,赢得年轻人喜爱。改编应当建立在对原著深刻理解基础上,建立在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基础上,避免娱乐化戏说和曲解历史。创作者应当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的积极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坚守传统文化的中华底色,提炼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利用最新技术手段,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的文艺作品。
(选自《人民日报》)
8、劳动实现美好梦想
①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是社会生活水准提升的需要。劳动不仅仅是个人获得生存资源的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能得到精神生活的满足感,得到一种在自己所喜爱的事业中做出成绩的快乐感、尊严感和幸福感。
②崇尚劳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君子之处世也,甘恶衣粗食,甘艰苦劳动,斯可以无失矣”……我国古人把劳动视为治生之本、治国之道,倡导通过勤勉劳动收获果实、磨炼意志、砥砺品德。
③从一穷二白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劳动人民以智慧和汗水、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顽强意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是千千万万各行各业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光荣属于这些劳动者,时代以他们为骄傲。高 中 语 文 学 习 助 手,新中国成立之初,钢铁工人孟泰、掏粪工人时传祥、石油工人王进喜、普通农民申纪兰等被授予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称号。今天,又有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受到表彰。从30多年持之以恒钻研钢丝绳制造的技术员周家荣,到与80万伏特高压亲密接触的输电检修员胡洪炜,从主动扎根农村决战脱贫攻坚的公务员刘双燕,到致力月球和深空探测领域的研究员孙泽洲,这样的典型不胜枚举。这些先进模范展现出新时代我国劳动人民锐意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的精神和事迹,正是奋斗的中国、活力的中国、前进的中国的生动缩影。
④梦想不会自动实现,幸福都是靠劳动靠奋斗获得的。发展中的难题要靠劳动一点点去攻克,美好梦想要靠劳动一步步去实现。我国人民以劳动为美、以劳动为荣的风尚,彰显的正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高尚品质。我们的一切成就,正是无数劳动者挥洒汗水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新征程,更要靠实干、苦干。光荣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我们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把个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对家庭幸福的期待自觉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中,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努力创造更大的价值,把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取材于《人民日报》)
9、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美学
①最近,一些地方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减少餐饮浪费、倡导节约,令人眼前一亮。有的餐厅推出机器人小锅炒菜、“智能光盘套餐”,通过精准定量、科学配比,引导节约用餐;有的单位食堂使用订餐码,鼓励员工线上预订,并根据当日订餐情况精准把控菜品供应量。
②餐桌上的新风尚,映照着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节俭基因”。崇俭戒奢的思想,凝结着中国哲学智慧。从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的幸福观,到老子“去甚、去奢、去泰”的思辨,再到墨子对“节用”理念的提倡……有关节俭的表达,寄托着对人与自然良性关系的期待,也蕴藉着人与社会的相处之道。
③勤俭节约的思想与风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同志睡衣上的73个补丁,周恩来同志“一片菜叶抹碗底”的简朴饮食,刻印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正如方志敏同志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节俭能提振精气神,为攻坚克难提供不竭动力。
④节俭文化中的谦逊与珍惜,反映了对劳动成果的敬畏。从一株秧苗到一碗米饭,从一粒黄豆到一瓶酱油,从一颗蓼蓝种子到一匹蓝印花布,都要历经几十道工序。品鲈鱼美,勿忘“出没风波里”的艰辛;食盘中餐,须记“田家秋作苦”的汗水。李绅从“四海无闲田”的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将“盘中餐”的粒粒粮食与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凝成了“粒粒皆辛苦”的名句。万物生长,每一分倾注时光与汗水的劳动都不容辜负,而节俭正是尊重劳动的应有姿态。
⑤《训俭示康》有言:“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当然_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美学。
_。近年来,“极简主义”“断舍离”等概念被不少年轻人推崇,绿色环保的服饰家居设计备受青睐,追求简约适度的生活理念渐成潮流。在物质丰盈的今天,洗尽铅华、摆脱心为物役的束缚,才能更接近生活的本真。提倡节俭并非抵制消费,而是强调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践行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更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能家电、共享单车、二手物品售卖平台……以资源节约为特点的创新,顺应了大众消费趋势,为相关行业拓展了市场空间,催生了许多新业态。新形势下,用好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有助于激发新的经济价值,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取材于《人民日报》,有删改)
10、谈节俭
①节日来临,聚会增多,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少,赴宴的吃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被丢掉。针对日益严重的“舌尖上的浪费”,我们不得不重提节俭。“节”即节制,“俭”为俭省,节制过多的欲望,省却不必要的花费,就是节俭。
②一条毛巾用了27年的王永庆、一套西装穿了8年的李嘉诚、一间套房十几人打地铺的任正非、一年消费不超过五万元的宗庆后、5块钱理一次发的刘永好……他们节俭度日,积累资金用于创业,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事业有成之后,他们仍然节俭度日,守业有道,聚大财而存俭朴之名,为自己拉来了更多的生意。节俭犹如一把钥匙,帮他们打开了成功的大门;节俭还似大坝,帮他们守住了原本可能流溢的财富。可见,节俭是个人成就非凡、走向事业巅峰的助推器。
③节俭也是一个家族兴家立业的法宝。春秋时期的齐相晏婴,毕生践行节俭二字。他穿粗布短衣,吃粗茶淡饭,坐劣马拉的车,身居高位而不奢靡,“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作为晚清一品大员,曾国藩勤俭持家,规定家里的妇女都穿纺布,就是他的一品诰命夫人也不例外。在家族主事人的带领下,节俭成了曾氏家族的法宝,使曾家日益壮大。试想,晏、曾两家,若是仗着家大业大,不思进取,一味吃喝享乐,最终只会坐吃山空,走向衰败。树立节俭的家风,家族才会人兴业旺,长立不衰。
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李商隐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和奢靡两种不同的态度造就了国家截然不同的运势。汉文帝作为历史上有名的贤达君主,为全国百姓做出表率,他的生活非常俭朴。当他准备修建一座高台用来观景时,因为听工匠说所耗钱财足够十户人家的收入,立刻打消建台的念头。在他勤俭治国的理念影响下,汉朝由建立初期的百废待举迅速转为兴盛,成就了光耀史册的“文景之治”。反观很多朝代的末代君主,都因奢侈浪费,弄得民怨沸腾,断送江山。由此观之,节俭关乎民族发展,是国家昌隆运势、壮大国力的催化剂。
⑤显而易见,传承节俭之风,能促进 个人的成功 ,家族兴旺, 国家的强盛 。今天,“舌尖上的浪费”依然触目惊心,让我们一起摒弃浪费、发扬节俭之美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吧。
11、培厚创新的土壤
①如果把科技创新的过程比作“发现之旅”,那么对于颠覆性创新而言,探寻的就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②与渐进式、累积性创新不同,颠覆性创新需要彻底的突破,往往体现为突破常规思维的异想天开、跳出传统模式的另辟蹊径、超越既有领域的开疆拓土。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西方近代的蒸汽机技术和电气技术,都可谓“从0到1”的创新。这样的创新,不仅改变了生产生活模式,甚至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其意义和影响都是颠覆性的。
③然而,颠覆性创新的“非常规”特性,使其在刚刚出现时难以被理解和认可。新事物从“遭冷遇”到“受热捧”,往往存在一定延迟,而颠覆性创新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创新很多时候九死一生,颠覆性创新作为“创新的顶峰”,成功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既面临外界的压力,又存在失败的风险,进行颠覆性创新的挑战之大、困难之大,不难想见。进而言之,要想推动颠覆性创新,就必须__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
④鼓励创新,才有活力涌流。近年来,我国频频向创新高地发起冲锋。“天河”创造超算纪录,“墨子”领跑量子科技,“北斗”完成全球组网,5G赋能百业千行,华为在5G技术方面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它大胆地选择了一条别人不敢走的自主创新道路。其每年将营业收入的10%至15%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中,在过去的十年,华为共花费了3000亿美元在科研上面,才使华为在半导体方面实现对美国封锁的突围。……我们已在一些前沿领域领先发展,无法再靠追随获取进步、谋求突破。惟有以自主创新能力为依托,以关键核心技术为指向,着力培厚科技创新“金种子”的成长土壤,方能收获更多“硬核产品”,从而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
⑤一项颠覆性的新理论、新技术,在刚刚问世的时候往往不被看好。但恰是此类项目,最需要政策的帮扶,最渴望得到“第一桶金”的支持。否则,非凡的创意就可能被磨去棱角,甚至干涸枯竭。这就要求破除观念藩篱和制度障碍,完善“非共识”项目的遴选资助机制,让有志于颠覆性创新的研究者获得足够的“风险投资”,不用为缺少支持而发愁、不用为暂时出不了成果而焦虑。提供环境、搭建平台、呵护创造,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潜能,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⑥宽容失败,才有从容探索。钱学森曾说:“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对“探索性失败”的每一次宽容,都可能孕育着下一次创新的成功。不久前,科技部等印发《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明确“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重视试错的价值,树立容错的导向,探索“为失败买单”的合理办法,为勇于创新者解除后顾之忧,“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箴言就能照进现实,凝聚起更多的创新力量。
⑦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极大提升了我国影响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展望未来,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科技改革步伐,给颠覆性创新一片成长沃土,我们必将打造更多支撑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大国重器”,早日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
《人民日报》(2020年08月13日04版)
12、助老人适应社会
①经济发展的快车在技术进步的浪潮助推下,不断加速向前驶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适应智能生活、享受高效便捷并非难事,但爷爷奶奶们正在“掉队”。数据显示,过去近20年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6000余万。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六成中老年人不会在网上缴纳手机费;七成中老年人不会网上购物、导航。
②当后浪带着朝气奔涌而来,难道前浪就只能随时光隐去,退出舞台?不是的,前浪也曾奔涌,他们都是时代的主角,努力生活始终是共同的追求,理应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推动社会发展,根本出发点在“人”。无论社会发展的快车如何“风驰电掣”,都不应让老年人掉队,这是全社会的一项长期任务。
③首先,要靠家庭助力。有一部分老年人积极“触网”,学习意愿非常强烈。因此,当家里的老人询问如何使用智能设备时,晚辈们应多一些耐心、细心,帮助老人克服对智能设备又爱又怕的情绪,教他们学会刷码乘车、直播购物、自助挂号、网上预约……作为晚辈,看到长辈找回快乐、满足,必定也是安心、幸福的。
④其次,社区的作用必不可少。有些老年人的子女常常不在身边,针对这一情况,沈阳、宁波、苏州等地依托社区举办“手机课堂”,手把手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和相关应用程序,不少老人学会了手机上网。他们在K歌软件里找回年轻时“歌王”的自信、通过Vlog扩大见闻,“云”游世界……他们不仅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
⑤在家庭、社区积极帮助老年人搭上科技发展快车的同时,相应的设备、软件也要适当降低使用门槛,多一些人性化的设计。应当承认,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弱,不容易接受或不能顺畅使用现有的智能设备和软件。帮助老年人适应智能化服务,还要在开发、设计之初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尽量简化操作步骤,使之容易上手。例如,利用手机的NFC功能,为老年人生活提供便利等,让智能时代的门槛相对于老年人更低一点。
⑥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中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一面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面是老龄群体数量越来越多,社会治理面临更大挑战。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多方面、多举措帮助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拥抱更便捷、更美好的生活,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13、在劳动中淬炼成长
张凡
①炒一份“余老师同款蛋炒饭”,以“抗疫加油”为主题进行一场水果拼盘大比拼,养护一盆绿植作为特殊的开学礼物,制作一个手工包送给妈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学生们经历了一段特殊的成长时光,这也成为进行劳动教育的一个机会。一些学校开展“厨艺云课堂”“线上手工课”等活动,引导学生们参与形式多样的家务劳动。一份份特别的“作业”,让居家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让学生们在一菜一饭、一针一线中体会劳动的滋味。
②“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至今依然能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要让学生在劳动中淬炼成长。
③《尚书》有云:“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谚’通‘修’,粗俗,鲁莽)。”的确,没有挥洒过劳动的汗水,没有体会过劳动的艰辛,就很难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珍视劳动的价值。环顾我们周边,青少年“不识稼穑”的现象,并不罕见。因为“课业忙”“不重视”等原因,他们少有机会走进“实践的课堂”,难以对现实中的劳动有更多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劳动教育淡化、弱化的现实。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提升生活技能,才能不断夯实成长的基础。
④劳动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有的意见》,对于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⑤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真正走进生活的课堂、走进劳动的现场,在扎根大地的劳动中,展现风采、感受快乐、实现成长。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4月22日05版)有删改
14、小议当机立断
①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小伙伴危在旦夕,司马光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惊慌失措,而是果断地用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伙伴,从而挽救了一条宝贵的生命。这种在紧要关头毫不犹豫地做出决断的行为就叫做当机立断。
②当机立断,是生存的智慧。壁虎在遭遇生命危险时会断掉尾巴求生,虽经断尾之痛但能保住生命,这是最大的幸运。生活中有些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比如,有人在大火中不顾生命危险抢救身外之物,最后连同生命一起被大火吞噬。正是因为当断不断,使他们失去了更珍贵的东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③当机立断,是成功的前提。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与九百民夫一起被押赴渔阳戍守,到大泽乡时遭逢大雨,道路不通,延误了规定的期限。面对“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的两难处境,他们当机立断,发动起义,点燃了反抗暴秦的星星之火。而鸿门宴上的楚霸王项羽犹豫不决,不听从范增的建议,结果错失杀掉刘邦的大好时机,以致于后来四面楚歌,乌江自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可见,抓住机会迅速决断,往往是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④ 当机立断如此重要,那么,当机立断源于什么呢?
⑤当机立断源于【过人的勇气】。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大军压境,孙权手下主战派与主和派争论不休。最终,孙权力排众议,联合刘备,靠着惊人的胆量,以五万对八十万的悬殊兵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如果他怯怯懦懦,优柔寡断,怎么能成就日后东吴的江山呢?
⑥当机立断源于【坚定的自信】。有一次,小泽征尔去参加指挥家大赛。他指挥乐队演奏时,突然听到一个不和谐之处。他以为是乐队错了,就让其重奏一次,但仍不满意,而评委会声明乐谱没问题。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界权威,他坚持自己的判断:“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一落,现场响起掌声。关注高中语文学习助手获取更多资料,原来,这是评委会精心设计的环节,以考验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不承认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判断。三名选手中,只有小泽征尔一人不迷信权威,坚持自己的意见,因而摘夺了比赛的桂冠。
⑦当机立断更源于【高超的学识和素养 】。东汉时的蔡邕博学多才,精通音律。有一次,他听到一块木头在火中燃烧时发出“噼里啪啦”的清脆爆裂声,连忙跑到灶前,顾不得火势,将这半截木头从火里抢了出来。原来这是做琴的上等桐木,世上难得一见。试想,如果当时他稍稍迟疑,就不会有著名的“焦尾琴”问世了。
⑧当机立断是一种敢于舍弃、当断则断的智慧,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学会当机立断,果断但不盲目,稳重但不犹豫,你就会遇见生命中更多的美好!
15、读书当有光芒
①清代文人袁枚说过一个读书故事。说有个老学究,夜行乡间小路,星月皆隐,时不时几点萤火,忽明忽灭。埋头走路间,忽见一人影影绰绰在前面走,老学究抵近瞧去:这不是死了好多年的阿明吗?阿明也认出了老学究。老学究胆子挺大的,明知遇到了鬼,也并不害怕,问鬼何往,鬼曰:“吾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摄,适同路耳。”
②老学究恰好也要去南村,人鬼便结伴而行。行至一间茅屋,鬼吏突然对老学究说:轻点走,别惊扰人家。老学究问:干吗要放轻脚步?鬼吏说:“此文士庐也,不可往。”咦,怪了,你如何知道这间茅棚里住了一位文士?鬼说:人啊,白天忙得天昏地暗,便精神涣散;到了夜晚,人睡着了,什么念头都不乱生,精神便归于一处。这时候啊,书读得好的人,胸中字字皆吐光芒,就在脑顶上大放光。读书好与坏,光芒不一样。读得好的 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 ,读得可以的 萤萤如一灯,照映户牖。 。鬼吏说,我到得这里,“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知为文士”。
③说着说着,快到老学究家了,老学究好奇,指着自家屋宇问鬼吏:“你看此屋睡中光芒若何?”这个屋主人啊,哎呀哎呀,还是别说了吧。老学究鼓劲,但说无妨,但说无妨。好吧,既然叫我说,我就说了啊:“见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策略三四十篇,经文七八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雾中,实未见光芒。”
④袁枚的鬼故事,更可以当寓言来读。老学究读书少吗?不少。环橱皆书也,环床皆书也,环桌皆书也,埋在书籍中,如埋在书山里。然则,他读那么多书,不是黑云压城,便是浓雾锁乡。读书几十年,心无所悟,不是乌烟瘴气,便是乌七八糟,全无读书人该有的精神明亮。
⑤读书多,是不是就意味着读书好呢?明朝谢肇淛曾经讲,好书之人有三病。第一病是,“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曜,骊牝之外,一切不知”。买了新房,有些人要以示风雅,专辟书房;房有了,书也花钱买了,买的都是精装书,可是,一本也没读过。第二病是,“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污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其实与第一病类似,都是求书多,舍得投资购书,稍有不同者,书他还是读的,并不全然当摆设,只是一个人读啊读,从不与人交流,从不与人讨论,从不把所学用于生活与社会。书读完,就算完,然后把书束之高阁。这般人,不是读书人,不过是装书的书柜。第三病是,“博学多识,矻矻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运,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知道分子。天文地理,化学物理,医护生理,天南地北,无所不知,古今中外,无所不侃。跟人聊天,没有他所不知道的,却有一样不知道:您对这事怎么看呢?知识有一万,见识无万一。患上读书三病者,“睡中光芒若何”?指定是“字字化为黑烟”,指定是“如在浓雾中,实未见光芒”。
⑥读书三病,其实是一病:无思。一个是根本不读,自然零思考;一个是读是读了一点,读后就扔,读之十,思之一,也接近零思考;一个是读了很多书,并不融会贯通,并不与实际挂钩,他之读书,纯粹是为了卖弄知识,赢得博学之名。
⑦袁枚谈读书,与谢肇淛谈读书,两人貌似各谈各的,实则殊途同归,谈的是一个事,读书要读,读要有所思。两人正是从不同角度,来印证孔子所说的读书观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了那么多书,什么观点都提不出,什么见识都贡献不了,白读了。
⑧什么都看了,什么都忘了,一点儿也不去思考,则其读书,恰如老学究,读了那么多书,都“字字化为黑烟”。
(来源:解放日报2020年08月刘诚龙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