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明宫街道北部,太华北路中段西侧,东临太华路,南接曹家庙,西靠刚家寨,北依陆家堡。距未央区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凤城三路从村前而过。村南有“金茂建材市场”,村西有“三星小学”及“凤鸣华府小区”。1993年总面积1220.2亩,其中耕地963.2亩。2005年有耕地20亩,2009年全村拆除前己无耕地。辖1个自然村,未设村民小组。1993年180户,791人。2003年285户,890人。2009年全村由农民转为居民,共301户,956人。共有3个大姓氏,其中刘姓占37.7%,陆姓占38.3%,解姓占17.6%,其他姓氏占6.4%。
据《太祖实录》记载:“明初急递铺十里设一,西安府城四周各于十里处设铺驿一,名为十里铺。”十里铺村在西安府城北十里处称为北十里铺。清嘉庆《咸宁县志》只载陆家堡与十里铺东村。《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因村中解姓多而称解家庄,又名十里铺西村。后称十里铺村。清代为咸宁县白花社管辖。民国3年(1914)咸宁县建制撤销后为长安县白花仓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归西安市第十一区第三、第四乡,未央区第三乡管辖。1956年成立马旗寨乡,归马旗寨乡管辖。1957年十里铺西村成立西前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划分为2个生产队。1958年8月马旗寨乡变为马旗寨人民公社,西前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变为西前进生产大队。1960年6月成立大明宫人民公社,辖马旗寨人民公社和未央宫人民公社,其中马旗寨管理区辖西前进生产大队。1962年大明宫人民公社撤销,马旗寨人民公社恢复,西前进生产大队归其管辖。1966年将马旗寨人民公社更名为跃进人民公社,西前进生产大队改名为红星生产大队,隶属未变。1972年跃进人民公社恢复为马旗人民公社。1973年红星生产大队名称取消,改名为西十里铺村生产大队。1977年曾与曹家庙、刚家寨、南康村组成为胜利大队,1978年初恢复原生产大队名称和规模。1979年5月马旗寨人民公社更名为大明宫人民公社,辖西十里铺村。1984年6月乡建制恢复,大明宫人民公社变为大明宫乡,西十里铺大队改名为十里铺村,归大明宫乡管辖。2000年3月大明宫乡改制为大明宫街道办事处,十里铺村归其管辖。2009年变为十里铺社区,仍归大明宫街道办事处管辖。 历史上以生产粮食为主,村民以农业生产为生。1972年在发展企业的同时,村里投资建立了机砖厂,有工人80余名。改革开放后,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的村民逐年增加,到1993年,全村有集体企业2家,个体企业10家,职工人数245人,占全村人口的31%。到2003年全村多种经营收入达182万元。人均年纯收入1993年为997元,2005年为4840元,2009年达9800元。1979年前,全村都为土木结构的小瓦房,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0平方米。到2005年全村都住上了砖混结构的二层以上的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达80平方米。2009年全村房屋全部拆除,在原址盖高层楼房回迁。 1949年西安解放后,村子建砖木结构校舍两座,建筑面积共计250平方米,建立北十里铺西村初级小学,设3个年级,共3个班,由公办教师贾玉凤和本村民办教师陆万基任教,有学生36名。1969年因校舍陈旧拆除,所有学生转入曹家庙村小学。1975年与曹家庙村、刚家寨联合成立“三星小学”至今。村委会每年对考入大学本科的学生奖励1000元、考入大专的学生奖励800元,考入高中的奖励500元。在村收入分配上独生子女多分4成,对双女户每年给予500元补助。对贫困家庭每年都适当给予补助。村内有文化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馆,有百人锣鼓队,有秦腔自乐班,有篮球场地及乒乓球台。村锣鼓队1995年成立至今,曾荣获西安市农民锣鼓大赛二等奖、未央区锣鼓大赛一等奖两次、大明宫乡锣鼓赛一等奖六次。秦腔自乐班曾排练现代戏《红灯记》《三世仇》出外演出。每逢“七一”、春节都要为群众演出。老年门球队曾多次荣获大明宫乡门球赛二等奖。 新中国成立前村西有“玉皇楼”,村东有“观音庙”,逢旱年,请邻村“取雨人”(脚子)到村为老百姓求雨,村挑选两名彪形大汉搀扶“脚子”,“脚子”手举被炭火烧红的铸铁铧(耕地工具)在村中来回奔跑,求神降雨。
(本文转载自《西安地方志》2022年第6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