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晨报网】别样“音体美”让校园有声有色

欣燚 健康管理 2024-12-23 1 0

胡云

李向阳

傅子涵(右)

郑霞(右下) 受访者供图


  “双减”新学期到来,减负同时要增质,其中音乐、美术、体育是践行新时代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今秋开学季,南昌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纷纷晒起“音体美”课表,开齐开足开好“音体美”课。这些课程上具体是什么样的?“音体美”教师如何让“副科”课程更有趣?为了解到这些问题,在教师节前夕,记者采访多所中小学了解相关情况。今天,就让我们把焦点转向“音体美”教师,一起聆听“音体美”课堂上的新旋律。

音乐篇

音符和舞蹈相结合 讲述红军的故事

“音乐的背后是无尽的故事,听红色歌曲可以了解一段历史。”胡云是南昌市红谷教育集团飞虹路校区的音乐老师,她带的是四年级的学生,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正是爱听故事的年纪,为此,她想出了不一样的教学内容。

在音乐课上,胡云总是会先教孩子们一两首红军歌谣,再向孩子们剖析歌词的含义,进而讲述红军途中的不为艰难、勇往直前的故事,“其实有点像是在上语文课,但是跳动的乐符会让孩子们听得更认真,也让课堂更有趣。”

在胡云看来,音乐不仅是声的艺术,还是有形的艺术。“乐曲之下,人们随着旋律舞动起来。”胡云向记者透露道,“虽说我是音乐老师,但我是学舞蹈出身的,两者相辅相成,音乐有了舞蹈,便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为此,她自创给孩子们排练了不少舞蹈短剧,其中《小小红军梦》《你好,英雄小伙伴》便是以红色题材创作出的剧目。

“一首悠长的红军歌谣开场,孩子们在废墟中发现了一顶红军帽,心中的情感便以快节奏的音乐表达出来,孩子们的舞蹈动作也相应丰富了起来。随着音乐逐渐激昂,战火纷飞的背景下,最后一个孩子戴上红军帽,立志成为战士。”胡云告诉记者,这场《小小红军梦》剧目共有18名小演员演出,原创曲目修改了数次,前后排练了一个月有余。

在课后服务舞蹈兴趣班上,胡云的课程备受学生们的欢迎,“有乐感、有兴趣的孩子学起舞蹈事半功倍,课后服务的开展让我看到了不少的好苗子。”

记者在音乐教室看到,孩子们三两成一组,在音乐之下起舞,尽管动作生涩,但却格外认真。“舞乐不分家,多练练总会有结果。”胡云如是说道。

体育篇

体育老师当班主任 向学生展现体育精神

“两只手臂要持平,看我打排球的动作要领……”阳光洒在操场上,学生人手一球看着体育教师李向阳,李向阳正与一名学生搭档,示范排球动作。

李向阳又耐心地重复部分学生练球时的错误动作,“手掌托起球向上抛时,手指容易勾住球,这样抛球就把排球变成篮球了……”

大高个、运动员、诙谐幽默,这是南昌市滨江学校师生对体育老师李向阳的印象,对于初二(2)班的家长而言,他还是一个严谨认真的班主任。算下来,他带班已有一整年的时间了。

每个早晨,李向阳带班的学生都会在操场上晨跑,“在全校中,我们班是独一份,一年坚持下来,我们班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是最好的。”运动员出身的李向阳,有着常人难以比拟的坚持,他也把这份坚持渐渐融入到教学中。

时间回溯到去年开学的9月份,专职体育教学的李向阳被委任为班主任,他的从教职业生涯遇上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李向阳在台上说了不少,而家长们却是半信半疑。

“第一个月最为难熬,但当班主任就应有不服输的精神,这和体育锻炼是相通的,再难也得干好。”李向阳告诉记者,为此,他和学生课下聊天,常与科任老师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还会向其他班主任取经学习。

一年的相处,李向阳和孩子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这个班级也有了个新名字——“向阳班”。

“李老师很细心,会指出我们的错误,分析问题,帮助改正。发现了我们的优点,(他)也会有针对性地表扬。他也常常跟我们讲述他所理解的体育精神。”学生王雅萱对记者说。

如今在“双减”新学期下,李向阳更加忙碌了。“针对课后服务,我开了一个排球兴趣班,面向全年级,我希望让他们从心底里喜欢上体育。”

美术篇

开设手工编织课让学生感受接地气的美

在学生的眼中,美术老师的双手最为神奇。无论什么材料,交予他们都会换了一副模样,成为精美的作品。在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的美术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手工教具,纸艺花篮、变色贺卡、火焰鸟盆地、涂鸦纸杯……

“这些教具都是我自己做的,创意都源于生活中的点滴。”身为美术老师的傅子涵之前在网络上看到一位韩国艺术工作者创作的星巴克纸杯锦集,每个纸杯上的人物经过彩绘后,变得风格迥异,她的脑洞也打开了,“这类创作能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这样的课程应该很受欢迎。”

抱着这样想法的傅子涵开始琢磨,如何让美术课成为学生们的心中所好,新学期增设了一节美术课让她有了更多的施展机会。傅子涵思考一番,决定让学生先从手工编织学起,让她们用双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美。

《巧手编织》便是傅子涵推出的美术手工课程,为了让课程内容“有料”,她还辗转联系上了宜春的“棕编”非遗传承人,学习编织技法和竹编工艺。“教材上的美术有时候只能赏,并不接地气,我就想着让学生亲自上手制作,感受实实在在的美。”傅子涵如是说。

记者看到了一个竹片编织而成的心形礼盒,小巧可爱。“学生做好的成品可以送给自家父母,很多家长收到后都很开心。”傅子涵向记者解释道。

在课后服务手工兴趣班里,学生彭雨轩便被编织和纸艺“圈粉”,“当自己反复试错、完成编织的时候,看着工艺品我特别高兴。”

除了美术老师的身份外,傅子涵还担任了初二(2)班的副班主任,“一般班主任主管纪律,但我更加侧重他们艺术教育上的指导,每年的艺术节、义卖艺术展,我都会参与其中,让艺术教育贯穿全程。”

支教篇

音乐学院的支教生让农村课堂更生动

看过了城市里的“音体美”课堂,让我们再去探究下大山深处、边远农村的素质教育课堂。

我省多山区,点多面广的村小、教学点是农村教育的基石。在这些学校里“语数外”教师往往是多面手,他们身兼数职,包揽了“音体美”等系列课程。

2018年开始,我省启动了音体美师范专业学生赴边远农村学校实习支教工作,至今各高校已派出三千余名“音体美”支教生,农村课堂往后有了更多的艺术气息和欢乐。

去年秋季开学,大四年级的郑霞来到远离城区的抚州市东乡区占圩小学。郑霞开学的第一件事是熟悉教学环境,她找到校长,拿到了音乐教室的钥匙。

这间音乐教室已经尘封许久,课桌、钢琴上都肉眼可见一层薄灰,郑霞和孩子们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打扫课堂,“教室里音乐教具一应俱全,却没有老师使用这间教室,但这就是我和孩子们欢乐的课堂。”

“小朋友们好,我是来自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郑霞,这个学期,我是大家的音乐老师。”在第一堂课上,郑霞如此自我介绍。随即,教学上的第一道难题就摆在了她面前,“孩子们从未正式学习过基本乐理知识……”

为了在孩子们心中种下音乐的种子,从学生成为教师的郑霞,把时间都花在了备课上,“我想从趣味上让孩子喜欢上音乐。”

看着音乐教室课桌上摆着的口风琴,郑霞顿时有了灵感。“今天我们用口风琴吹一首《小星星》,之后分组比赛,看看谁吹得好。”黑板上写下“1155665”曲谱,郑霞和孩子们一起演奏出了各种曲风的《小星星》。

如今已是研究生的郑霞对于支教的岁月依然记忆犹新,“回顾支教的日子,我给孩子带来了别样的学习生活,也让我认识到教育的力量。希望我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链接地址:http://www.jxcbw.cn/newsContent?newsid=1436042522817847297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欣燚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