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11期 |新刊

书贞 痛风养生 2024-12-23 1 0

《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11期 |新刊

△ 《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11期 目 录 聚焦 | Focus 阿 来、傅小平 连语言都不好,即使作品能红极一时,也不会传之久远(访谈) 选自《西湖》2020年第9、10期 来颖燕   他活在了世界的全部之中 ——谈阿来的《云中记》与《尘埃落定》 选自《广州文艺》2020年第8期 实力 | Main Current 蒋子龙   桃花水(短篇小说) 选自《北京文学》2020年第10期 张 柠   巴金英来电(短篇小说) 选自《天涯》2020年第5期 郑 执   森中有林(中篇小说) 选自《芒种》2020年第10期 周 荣   把你种在这片土地(特约评论) 姚鄂梅   喳喳(短篇小说) 选自《清明》2020年第4期 刘 浪   蝇眼(中篇小说) 选自《长江文艺》2020年第7期 朱 婧   葛西(短篇小说) 选自《青春》2020年第8期 锋锐 | New Wave 糖 匪   后来的故乡奥德赛(中篇小说) 选自《湘江文艺》2020年第5期 陈春成 竹峰寺——钥匙和碑的故事(短篇小说) 选自《夜晚的潜水艇》 焦 典   黄牛皮卡(短篇小说) 毕飞宇   《黄牛皮卡》的进程(评论) 选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9期 梁 鼐   哈布特格与公牛角(短篇小说) 选自《鸭绿江》2020年第9期 海 漄   龙骸(短篇小说) 选自《银河边缘·X生物》 非虚构 | Non-fiction 王 梆   路易逊的伦敦 选自《花城》2020年第5期 林 遥   说书人 选自《青年文学》2020年第9期 读大家 | Reading Classics 格 非   麦尔维尔《白鲸》读札 选自《十月》2020年第5期 书架 | Book Shelf 阎晶明   箭正离弦——《野草》的诗性与哲学 选自《箭正离弦:〈野草〉全景观》 艺见 | On Arts 林 叶    你戴了什么样的面具——摄影中的性别问题 选自《书城》2020年第9期 聚焦 | Focus 连语言都不好,即使作品能红极一时, 也不会传之久远(访谈) 阿 来、傅小平 选自《西湖》2020年第9、10期 阿来 傅小平 ——阿来 他活在了世界的全部之中 ——谈阿来的《云中记》与《尘埃落定》 来颖燕 选自《广州文艺》2020年第8期 △ 来颖燕 1980年生。著有评论集《感受即命名》,文章另见《上海文化》 《南方文坛》 《解放日报》 《新京报》等报刊。现为《上海文学》编辑部主任。 阿来的文字始终是精确清醒的,他笔下的人物,即使奇特也并不浮夸。他切近真实和日常生活的笔调,并不会因为面对神秘和未知,而成为浑浊的涂写。他站在大地之上,庄重而从容地聆听自然,直面世界的各个角落和层面,不论是可见的或是不可见的、晦暗的或是光明的——他活在了世界的全部之中。詹姆斯·伍德曾在《破格》中论述梅尔维尔的创作时引述歌德的建议:“一个人必须‘活在世界的全部中,你便会感到幸福’。”信哉斯言。 ——来颖燕 实力 | Main Current 桃花水(短篇小说) 蒋子龙 选自《北京文学》2020年第10期 △ 蒋子龙 中国社会还在开放的过程中,需慢慢体会个中滋味,比如:感情“大放水”的结果,人们似乎不是得到了大满足,而在感情上却愈加饥渴。随之婚姻的内质发生了剧烈变化,除离婚率不断升高之外,或名存实亡、同床异梦,或婚内无性、婚内无情,或情和性皆在婚外,等等,不一而足。《桃花水》想表现的,是在这种婚姻乱象之下的真情。这真情是婚姻的希望,也是社会的希望。没办法,没有来自社会现实的触动,我就没法构思。 ——蒋子龙创作谈 巴金英来电(短篇小说) 张 柠 选自《天涯》2020年第5期 △ 张柠 我把我的笔墨,给予那些在“新冠”病毒肆虐时期的普通人和他们庸常而苦恼的生活。即使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依然是那么热烈和执着;在矛盾、困境和绝望中,依然人性未泯。 ——张柠自述 森中有林(中篇小说) 郑 执 选自《芒种》2020年第10期 △ 郑执 1987年生,沈阳人。著有长篇小说《浮》《生吞》《我只在乎你》,小说集《仙症》等。曾获“鲤·匿名作家计划”首奖、《钟山》之星年度青年佳作奖、辽宁文学奖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 那天晚上,有夜风来过。两片叶子从我头顶抖落,先是一片,接着又一片。两个人一直在砖房里喝到深夜,直到卫峰抽光最后一根烟。他揣了三包烟来。喝到一半时,廉加海还用土灶炖了一锅酸菜,切了半块五花肉下进去。肉是他前天早上在农村大集上买的。卫峰正对着窗户坐,窗半敞着,往外是一片空地跟那棵孤零零的小杨树。他望着窗外说,把我埋窗根儿底下,够胆儿咱俩做个伴儿。廉加海说,立块碑也行。卫峰说,啥也不要,记住,我不是死了,我是不存在,没人会找我。廉加海说,我可以给你种棵树。卫峰始终望着站在窗外的我,说,我看那棵就不错,现成的。廉加海说,随你意。卫峰又说,树长在我身上,我就又存在了。廉加海补充说,一年四季都存在。 ——摘自《森中有林》 把你种在这片土地(特约评论) 周荣 △ 周荣 辽宁人,文学博士。著有《超拔与悲怆——路翎小说研究》,评论见《文艺争鸣》《小说评论》《南方文坛》《当代文坛》《文艺报》等报刊。曾获辽宁文学奖等。 《森中有林》结构了一个阴差阳错扭结在一起的故事,探索并呈现着个人“偶然”的悲剧与人生“普遍”的无常,人性灰暗与光芒交织的斑驳,善与恶、绝望与救赎并存的时刻。 小说结尾处,主人公的相遇不乏偶然,偶然中人性和生活又绽放出希望的生机。“我想你也走不了,年轻人。”“有人把你种在这片土地上了。”——如此意味深长又略显文艺腔的对话,更像是出自历经沧桑、洞悉真相的前辈老者之口,又何尝不是这片土地给予每个人的况味,是希望也是困境,是追问也是救赎,是凡俗也是超拔。 ——周荣 喳喳(短篇小说) 姚鄂梅 选自《清明》2020年第4期 △ 姚鄂梅 姚鄂梅在短篇小说《喳喳》中直击国民教育,毫不回避当下教育从最初的出发点即面临的诸多困惑和弊端,最终以犀利而荒诞的笔触完成了一部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寓言。 ——《清明》编辑部推荐语 蝇眼(中篇小说) 刘 浪 选自《长江文艺》2020年第7期 △ 刘浪 1992年生,湖北广水人。诗歌与小说见《星星》《长江文艺》《青年作家》等刊。现居北京。 她是在吃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发现那只苍蝇的。起初,她以为自己眼花了,因为人在饥饿的状态下的确容易出现幻觉。然而,当她用手指小心翼翼地拈起那团黑物仔细查看时,她终于确定那是一只苍蝇无疑。“我差点没有吐出来。”她对我说。她迅速抄起手机,要给商家打电话,把对方痛骂一顿。她颤抖的手指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屏幕上乱窜。等她点开订单看见商家信息时,骂人的冲动就更加强烈了。 ——摘自《蝇眼》 葛西(短篇小说) 朱 婧 选自《青春》2020年第8期 △ 朱婧 朱婧的《葛西》在复杂的情感纠葛间增添了一种需要层层剥开的隐秘色彩。“我”与女友雪利、雪利与“我”的父母、“我”与父母、“我”与梨落、梨落与“我”父亲以及父亲、母亲之间——朱婧几乎让小说人物的关系实现了排列组合,且在每个组合中都存在着某种不甚明确的危机。《葛西》并不一定是要讲述一则耸人听闻的故事或进行什么道德批判,倒更像是在一个跨越漫长时间的精短故事里去考验对于复杂关系与微妙心理的承载能力。小说的语调充满诗意,但在这诗意背后却是根植于现实的冲动、失落、无奈、尴尬和龌龊。虽然我们不能说《葛西》由此就写出了人间悲喜,却不得不承认朱婧在一个狭小的文体空间中实施了一次有关情感、有关心理、有关秘密的生活模型的实验。 ——李振点评 锋锐 | New Wave 后来的故乡奥德赛(中篇小说) 糖 匪 选自《湘江文艺》2020年第5期 △ 糖匪 素人幻想师,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无名盛宴》,小说集《看见鲸鱼座的人》。2020年获科幻引力奖。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入选美国最佳科幻小说年选。现居北京。 那些玩家毫无戒备,跌入了他的兔子洞,不知不觉成为另一个人,追寻着不存在的目标,爱着不存在的人,纪念着不存在的过去。他们莫名觉得生活残缺不齐,却又不知道如何补救,或者总是惴惴不安,无法得到安宁。那些人,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都会找到这里,蝙蝠回巢般受到命运的召唤。这里是他们的世界发生之地。他们虚妄的故乡。 “他们在这地上做的一切,虚无如捕风。”尤突然想起这句话,笑了。 ——摘自《后来的故乡奥德赛》 竹峰寺——钥匙和碑的故事(短篇小说) 陈春成 选自《夜晚的潜水艇》 △ 《夜晚的潜水艇》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9月版 陈春成:1990年生于福建宁德。著有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作品另见“豆瓣阅读”及多种文学期刊。《音乐家》曾入选收获文学排行榜。现居泉州。 我是多么爱《竹峰寺》这一篇。 曾经有过一种光泽,一种秩序,或许从对月星的观测里来,或许倾听自鸟鸣,或随手偶得,或苦吟经年才调谐停当,最后落在纸上,像雨落回土里,如今,在陈春成笔下,我好像目睹了这样一种复活。 我过去总想,该怎么用那些昔日的法度来写今天的体验:写人躲在电子游戏里?写骑着电瓶车去往街里回到山上?在他这里,总算看到了一个办法。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他知道有些事是不能直视的,就撑起一把纸伞,让我们回望一眼家园的残影,摊开手看看,对面的人手里也有把温热的钥匙。这强悍之人不屑一顾的幼稚行为还存在于世。于是我感激这个轻盈精巧的故事。凡是曾在这时代里失落过的人,都将从这本书里寻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安置。 ——贾行家点评 黄牛皮卡(短篇小说) 焦 典 选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9期 △ 焦典 1996年生,籍贯云南。作品见《人民文学》《星星》《汉诗》《飞天》《芒种》等刊。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创作与批评专业硕士研究生。 皮卡车掉了个头,开始返程。竹梦把车窗打开,空气里充斥着庄稼和这片红色土地的味道,吉妈毕摩静静地坐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轿子雪山白色的影子渐渐远去,竹梦觉得自己正变成一只大鸟,她、父亲吉妈毕摩、黄牛、皮卡车,都在轿子雪山的这条路上,开始顺风飞了起来。 ——摘自《黄牛皮卡》 《黄牛皮卡》的进程(评论) 毕飞宇 选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9期 △ 毕飞宇 小说的主人公吉妈毕摩是谁?——生活在世俗之中的神职人员。他的特征是双脚踩在大地,脑袋却悬在了云端。这样的人物其实是不好写的。我很高兴阅读现有的文本。在现有的文本中,作者的安排,显得意义非凡,她让吉妈毕摩的世俗身份得到了确立,是以父亲这个形象确立起来的。这一来这篇有可能在“云端”的小说一下子就来到了“大地”。 在此我要祝贺《黄牛皮卡》的作者,这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同时我要说,关于小说的“情节”,关于小说的“人物”,关于小说的“情绪”,关于小说的“进展”,关于小说的“意识形态”,它们从来就不孤立,小说的诸多要素其实是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的,它们是整体。这是小说的局部,更是小说的大局。 ——毕飞宇评语 哈布特格与公牛角(短篇小说) 梁 鼐 选自《鸭绿江》2020年第9期 △ 梁鼐 原名梁广龙,男,1977年生,辽宁朝阳人。小说见《民族文学》《长城》《雨花》《山东文学》《满族文学》《青春》等刊。 小说只有短短万字,却密实而迤逦地建构起了一个接近完美的结构和叙事。它以天真为底蕴,以故事为双翼,通过质感极好的文字,在亦真亦幻之间衍展出了一个重大的叙事变化。如果说先锋文学、后现代主义的文本是着力于“解构”的话,那么,梁鼐则着力于“建构”。他要将那些曾经被深度消解掉的承诺、情义、信与望、爱与守重新拾掇起来,建成他自己的叙事之塔。在小说最后,古董商人将父亲怔忡不安的骨骼装入褡裢里,“我抖了一下骡子的缰绳,带着我的父亲在月光下奔跑起来。”这个结局是多么美妙,又是多么富有诗意。它消除了所有的心结怨恨,弥平了生命的匮乏和创伤。 ——曹霞点评 龙骸(短篇小说) 海 漄 选自《银河边缘·X生物》 △ 《银河边缘·X生物》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5月版 海漄:科幻作家。作品见《银河边缘》《今古传奇》《故事世界》及蝌蚪五线谱网等平台。 云层中饱含水汽,龙只要钻入其中,龙鳞下的空气囊泡就能在呼吸之间吞噬和过滤大量水分,并将它们输送到更深层的囊泡中。虽然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原料,但龙依靠自身放电缓慢电解水生成氢气的效率在这危急时刻就过于低效了,它需要更强大、更快捷的能量来源!谢缵泰是唯一一个清晰观察到那条巨龙引雷触雷每个细节的目击者,龙在引雷触雷前后鳞片的不同形态令他印象深刻,这也是他一直固执地认为龙是主动被雷电击中的原因。尽管他之前已经证实龙鳞与龙皮分别是优良的导体和绝缘体,但却一直无从探寻这背后的深意。直到现在,他从电鳗身上得到启发,又在解剖中一步步推导出了龙通过放电电解水生成氢气的全过程,反而推之才恍然大悟——龙主动触雷,是在给自己充电! ——摘自《龙骸》 非虚构 | Non-fiction 路易逊的伦敦 王 梆 选自《花城》2020年第5期 △ 王梆 王梆从东八区的广州“漂”到中时区的伦敦,她写的路易逊,就是她抵达伦敦的第一站,也是世界各地移民的到达地。作为“有色人种”的密集之地,路易逊充满了肤色、样貌、服装,甚至皮肤质感与“我”完全相异的人,彼此的语言、文化以及成长背景,也截然不同。几乎每个路易逊人都有一段“加纳往事”,长在黑夜的身体里,被墨色的胆汁包围着。白昼是看不见的,只有月亮和夜莺,才能偶尔将它唤出来。 ——何平《“地球村”幻觉和世界行走者》 说书人 林 遥 选自《青年文学》2020年第8期 △ 林遥 1980年生于北京。著有长篇小说《京城侠谭》,散文集《明月前身》《非主流的青春》,诗集《侠音》,专著《中国武侠小说史话》等。 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说:“现代小说是一种百科全书,一种求知方法,尤其是世界上各种事体、人物和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网。” 现代小说能做到的事,评书未必不可以做到。 跳出评书用评书,可以延展它的生命力,局限于评书用评书,终究会让评书走入历史的故纸堆。传统评书留下了丰富的表演技巧,但归根结底,内容至重,现在的评书,经过社会的多次迭代,已变成一种有别于原始市场状态的艺术形式。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我认为今天的知识付费节目,像极了当年的评书,正在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求知需求。…… 人世紊乱,追求唯美,或许是完美主义者的终极信念。在这样的追求中,我试图把建构乌托邦的痴心妄想变为事实。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摘自《说书人》 读大家|Reading Classics 麦尔维尔《白鲸》读札 格 非 选自《十月》2020年第5期 (原题《麦尔维尔读札》,本篇系第一部分) △ 格非 在麦尔维尔几乎所有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十分清楚明晰的主题:对于乡野、乡村以及远古生活的礼赞与向往,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批判和忧虑。与同时代霍桑、梭罗、爱默生一样,麦尔维尔终其一生都在试图重返自然的最深处,重返那个充满耕种、打猎与垂钓之乐的甜蜜之乡。正因为陆地城市文明的加速兴起,生活在陆地的“忧郁之人”无法找到安宁栖居之所,才会向往辽阔的大海;正因为现代文明功利、平庸,遮盖了生活的原义和本真状态,具有原始魅力、且处处充满风险的海洋才会让人获得对人生的真正体悟,让人重新思考死亡,并进而理解生命。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麦尔维尔在描写大海美景时,会不断使用“鲜花斑斓的大地”以及“风光秀美的草原牧场”一类的比喻。 ——格非 书架 | Book Shelf 箭正离弦 ——《野草》的诗性与哲学 阎晶明 选自《箭正离弦:〈野草〉全景观》 △ 《箭正离弦:〈野草〉全景观》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箭正离弦”,是对《野草》营造的环境、氛围,情感流动的起伏、张力,以及鲁迅思想的玄妙、精微所做的概括。“箭正离弦”是一种状态,它已开弓,无法收回,但它的速度、方向、目标并未完全显现。它比箭在弦上更有动感,比离弦之箭更加紧张。《野草》里的情境,一个接一个的相遇、对峙、告别,各色人物的内心涌动,仿佛就是正在离弦的箭,令人期待,让人紧张,也有许多不解、迷惑。 ——阎晶明 艺见 | On Arts 你戴了什么样的面具 ——摄影中的性别问题 林 叶 选自《书城》2020年第9期 △ 林叶 主要从事视觉文化研究与翻译。译作有杉本博司文集《艺术的起源》《现象》《日本摄影50年》《私摄影论》,选译《日本艺术摄影史》等。作品见《信睿周报》《艺术当代》《书城》《中国摄影》及Artforum、腾讯·谷雨、澎湃等媒体。 辛迪·雪曼、朱迪·戴特、长岛有里枝、斋部香……罗洋、郭盈光、廖逸君、钱儒雅、甘莹莹…… 这些摄影家在探讨性别问题的时候,往往需要将创作直接作用在自己的身上,她们不逃避社会中相关的现实问题,深刻地挖掘自身的经验与感性,在丰富的创作实践中,对自我及个体身份形成有效的超越,最终将她们的经验、感受及思想真诚地表现出来。她们与我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用作品述说着被我们选择性忽视的、再普通不过的一些问题,诱发人们对习以为常的性别观念与认知进行批判与反思。我们也必须以诚恳的心态去倾听、理解她们的述说,凭借自己的力量做出一些必要的改变。 ——林叶 甘莹莹作品 廖逸君作品 《中华文学选刊》 官方微信公众号 “微店”订购,点击进入 邮发代号82-49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书贞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