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发展规划

润钰 健康资讯 2024-12-18 2 0

卫生健康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发展规划

桐梓县卫生健康局 “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加快卫生健康改革与发展,提高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素质,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齐心协力抓落实,“十三五”期间,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卫生健康工作助推脱贫攻坚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完成情况 “十三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获得持续发展,县乡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机制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公共卫生保障措施得到加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卫生健康事业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 “十三五”以来,政府投资43869.09万元,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行政综合楼和传染病区、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官仓镇、狮溪镇、水坝塘镇、黄莲乡和小水乡卫生院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和改扩建94所村级卫生室。引进民间资本20000万元,新建桐梓黔北医院、桐梓精神病医院两所民营医疗卫生机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持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本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到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持续深化。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20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增加到5.47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增加到1.87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增加到1.95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全县新增业务用房12000平方米。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招录医务人员350人,进修培训450人次。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序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计划生育生育政策和服务管理统筹推进。平稳实施两孩政策,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8.7‰;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全县推开,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不断推进;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关爱计划生育家庭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补助标准达到65元,服务内容增加到14项。艾滋病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初步建立起慢性病防治体系,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网络不断完善。 中医药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县中医院提档升级,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拓展,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新建10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2016年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我县辖区环境呈现出清新、整洁、健康、安全的全貌,为我县人民生活健康,安全整洁、欢乐祥和提供了有效保障。 信息化建设工作得到突破发展。2016年至今,建成了覆盖省、市、县、乡一体化的远程医疗服务,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为解决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提供了坚强保障。 卫生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制度性安排,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将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提升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健康需求,为卫生健康事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同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矛盾,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民健康;食品安全问题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健康危险因素增加,慢性病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重大传染疾病的威胁持续存在;这些新的矛盾导致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此外,制约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内部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一是资源总量不足、布局结构不合理尚未根本改变,优质医疗资源尤其缺乏。二是基层服务能力仍是突出的薄弱环节,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服务设施和条件需要持续改善。三是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 三、“十四五”时期主要任务 (一)强化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1.巩固和完善国家药物政策 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础上,县级公立医院按一定比例实施基本药物,逐步实现基本医疗机构、县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用药模式;推进特殊人群用药保障,保障儿童用药,加强短缺药品监测预警;抓好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监督管理,保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和基层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加大县级经费保障,按照政策要求配齐配足县级经费。 2.均衡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严格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居民满意度。继续加强对辖区内重点人群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四种慢性病发现率和规范管理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根据上级项目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县级财政预算; 3.完善村卫生室管理 充分整合和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深入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继续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争取医保经费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合理规划村卫生室设置,对人口稀少行政村,考虑与邻近村共同设置卫生室,优化整合资源,同时结合服务人口逐步完善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达到《贵州省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指南》要求。 4.加强乡村医生政策保障 积极探索“县招、乡管、村用”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招录使用、管理考核等工作机制;争取将行政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岗位纳入编制计划,一个行政村卫生室不少于1名编制内乡村医生。落实乡村医生进退养老机制,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加强乡村医生轮训制度,保证乡村医生至少每2年接受一次培训,对承担国家规定的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其培训所需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二)注重重大疾病防控。 1.强化健康宣传教育。倡导广大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大众主动学习健康科普知识、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践行健康生活行为,从根本上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2.规范健康服务管理。加强对血压、血脂、血糖、血酸等慢性病指标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对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进行指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健康管理手段,创新健康服务模式,提高管理效果。 3.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加强霍乱、非典型性肺炎、新冠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7N9流感、乙肝、麻疹、流脑、乙脑、伤寒、痢疾、艾滋病、结核病、狂犬病、麻风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到2025年甲乙丙类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400/10万以下。强化政府行为,组织部门合作,按职责分工做好艾滋病防治;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积极性;加强疫情监测,对高危人群进行行为干预,贯彻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积极发现、登记、管理肺结核病人,严格执行归口管理,认真组织实施结核病防治项目。计划免疫。继续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实行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开展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到2025年全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98%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与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完善桐梓县急救中心建设。独立设置桐梓县急救中心为卫生健康局下属事业单位,人员编制40人,配齐配备监护型救护车5辆,乡镇卫生院配齐配备转运型救护车。进一步完善山地紧急救援指挥系统和应急队伍,规范监测报告系统,形成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层次分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网络。制定和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并按预案要求做好装备、物质、人员等方面应急准备,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技术分队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能力、控制能力和保障能力。 4.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疾病防控的筛查和管理主要依靠基层,做好基层专业人员培训,着力提升基层疾病防控能力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三)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促进 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个创新工作方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 1.创造健康良好的人居环境。继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问题;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完成县域内厕所无害化建设改造,科学预防控制病媒生物,广泛开展"除四害"活动。 2.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养。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落实控烟措施,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 3.推进社会卫生综合治理。巩固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打造省级文明城市,继续创建国家级、省市级卫生乡镇,促进城镇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 4.是提高爱国卫生工作水平。积极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在疾病防控中的统筹协调作用;提高爱国卫生工作依法科学治理水平;改革创新动员群众的方式方法;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爱国卫生组织体系。 (四)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和生育服务 1.工作目标 按《卫生部关于印发<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保健人员按常住人口1:10,000配备,临床人员按设立床位数1:1.7配备。每千名儿童床位数增加到2.2张。每千名儿童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9名,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医疗服务。孕产妇死亡率达18/10万以下;住院分娩达98%以上,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达100%,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下降至15%以下。婴儿死亡率7‰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以下;0-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达50%以上;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12%以下、生长迟缓率7%以下、低体重率控制在5%以下,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 2.重点工作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规范设置儿科和新生儿科;二是所有乡镇卫生院建立规范化妇儿保门诊,县直医疗机构完善孕妇营养门诊和儿童营养门诊,做好孕妇体重监测;三是县直医院机构创建5-10个以上儿科领域市级重点专科;四是继续巩固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成果,推进妇幼保健机构医联体建设,县乡搞好远程医疗合作单位建设,真正建立以市为龙头、县为枢纽、乡为基础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五是县级所有开展助产分娩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完成爱婴医院创建工作,乡镇开展助产分娩的卫生院50%的完成爱婴医院创建工作。 加强母婴健康保障。严格执行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建设 ,促进自然分娩推广无痛分娩技术,努力降低剖宫产率,指导产妇分娩后及时采取避孕措施,减少非意愿妊娠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母乳喂养环境,规范建设母婴室。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和技术比武,进一步降低致残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完善孕产妇死亡、危重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艾梅”儿童评审制度。 妇幼卫生项目落实到位。以实施卫生民生工程为契机,继续做好叶酸增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督促医疗保障局完成住院分娩补助、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肥胖监测和预防、贫困地区6-36月龄儿童营养包发放、为35-64农村妇女免费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宫颈癌早诊率达到90%以上,乳腺癌早诊率达60%以上,对新筛筛查出的PKU、CH、听力障碍以及地中海贫血、先心病等,做好病情跟踪和救助。做好出生缺陷干预补偿。  (五)促进家庭健康发展 1.发展老年健康服务。围绕身心健康方面的需求,推行老年健康服务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针对老人及其家庭的不同需求,探索建立家庭护理登门服务、健康咨询、康复中心以及提供医疗护理等养老机构。推进“医养结合”项目建设。依托县中医院医疗护理技术,积极推进养生文化、康复理疗、医疗护理、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桐梓中医康养院的建设,配套完善接待体验、康复区、半失能护理中心、住院部等建设,为健康养老人群提供更优质的养老、养生服务和医疗服务、让养老人群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2.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关爱特殊家庭。 (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到2025年,全县每千常住人口编制(核定)床位达到6张,其中公立医院编制床位1.80张,社会办医院核定床位不低于1.50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20张,其它公立医院0.3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0人,每千常住人口护士数达到3.14人。使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级卫生室都达到国家建设标准。 (七)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服务全程参与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县中医院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突出专科特色,到2025年具备8-10个特色专科。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到2025年乡镇卫生院均能开展10种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村级广泛推广6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到2025年每个村卫生室均能开展中医药服务。加强三网建设,到2025年县、乡、村三级开通中医药网络服务。 1.推进综合监管、加强监督体系和能力建设,到2025年,建设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科学有效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完善监督专用车辆和移动监督设备,按照配备比例设置卫生监督人员。 2.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体系,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积极预防、控制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重大危害因素,按照“县区能体检,镇街有康复站,村居有康复点”的目标,县人民医院装备移动式体检车,加强尘肺病的诊治康复能力,实施尘肺病的救治工作。依托乡镇卫生院建立尘肺病康复站或点(镇级重点区域,尘肺病患者达到100人的乡镇),配备氧疗室、配备吸氧装置、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村级设立尘肺病康复点、配备制氧机等设备。 2.按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建设县医院第二住院部,完善传染病病区医疗设备配置。配套完善专家楼和教学医院学生公租房。 3.完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和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提升县级急救能力。 4.按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及建设妇女儿童医院。 5.完成8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建成桐梓县医院水坝塘分院。 6.实施全县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换代。 7.建设医疗废物储存和处置点。 8.实施县医院培训中心及老年病康养项目。 9.建设2个医疗康养项目。 10.桐梓县医疗机构信息化提升建设项目。 (十)加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 1.继续完善远程医疗服务运行体系建设。根据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贵州省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黔卫计发〔2018〕22号)要求,制定远程医疗服务管理政策、项目建设、运行、质量评价等,规范和提升我县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将远程医疗服务延伸到村级,缓解就医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等问题。 2.完善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院内信息化建设。完善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HIS、电子病历、检验、影像、心电、医生工作站等相关信息系统建设,同时加快各公立医疗机构院内信息平台建设,达到院内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实现智慧医院建设。 3.完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以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汇聚、共享、交换为基础,建成全县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功能完备、业务协同、系统安全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各业务股室和辖区内医疗机构系统并接入省、市级平台,实现数据传输全覆盖,为“互联网+健康医疗”应用服务打下基础。 4.完成卫健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全民安全”。按照公安部《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保2.0标准),落实县卫健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建设。 5.提升卫健系统上报数据质量。坚持依法统计,以提高数据质量为核心,强化基础统计为重点,提升信息、咨询、监督职能为目标,努力建立制度健全规范、标准统一配套、指标系统完整、方法科学多样、手段先进、管理依法严格、流程顺畅可控,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适应的统计制度方法体系,实现卫生健康统计数据 “数出一门、数出有据、数据可用、数据能用、数据愿用”的新局面。 (十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和《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5]18号)等文件精神,到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3.5人以上。到2020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5人、注册护士3.1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2人。到“十四五”末,全县编制内医疗卫生人员达到3500人。全县编制内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正高级职称人数达到15人,副高级职称人数达到150人,中级职称人数达到350人,初级职称人数达到1500人。执业(助理)人数达到1200人,注册护士人数达到1900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数达到60人,全科医生人数达到120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本科生和专科生人数150人。实施人才进修培训计划,每年从县直医疗单位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送100人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四、2021年工作打算 桐梓县卫生健康局 2020年10月12日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润钰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