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群萃,笔名鼠曲草,大连籍画家,北漂。
从1995年至2015年,以画家的感触、大连人的情怀记录城市变迁。
“手绘大连”更以独特的视角,多变的手法,浪漫的笔触,感动了大连人和曾经在这里生活的人们。
大连民政署旧址
画作于2011年2月,用马克笔、毛笔和墨汁在表面光滑的印刷纸上画出的。位于中山广场2号的民政署旧址是日本殖民初期在大连地区的三个民政署之一。
建筑借鉴欧洲市政厅风格设计,正立面呈轴对称,中间钟塔高耸,墙体为红砖打底,转角由白石托衬,外观大气而不缺乏细节。民政署是广场最早的建筑,1908年竣工。1983年改作辽宁省对外经济贸易厅,现前厅为花旗银行营业厅。
2002年,被列入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
中山广场的中国银行
中山广场9号的中国银行的前身是建于1909年的正金银行大连支店。
成立于1880年的日本正金银行具有半官方性质,总行设在横滨。
关于建筑的设计师,维基百科记载的是:妻木赖黄、太田毅。
1946年,正金银行被命令解散。
2002年,中国银行被列为大连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
大清银行旧址
中山广场7号,中信银行大连中山广场支行的所在地。
1910年6月,作为大清银行大连分行的洋楼在中山广场建成,这是一栋灰色外墙,紫红色穹顶的三层折中主义建筑。
它是继大连民政署、横滨正金银行之后第三栋在中山广场落成的公共建筑。
大清银行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国家银行,其前身是成立于1905年的户部银行。
1912年2月,中华民国在大清银行的基础上筹建中国银行,总行迁到上海。
1949年后,中国银行被新中国收归国有后再次迁回北京。
那时,大连的分银行将办公地点搬到了临近的中山广场9号,这栋小楼从此长期由大连市教育局使用。
2002年,这里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
大连宾馆
画作于2011年3月23日。
大连宾馆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中心入口的墨绿色拱式雨篷非常惹眼,赭黄色立面凹凸有序地营造出来的奇妙光影是玻璃幕墙无法企及的。
自1907年开始,日本人在东北地区开始营建连锁旅馆:大和旅馆。
座落在中山广场4号的大和旅馆于1909年开工,设计者是满铁技师太田毅。
历时四年,耗费超过90万日元的旅馆于1914年8月开业,从而正式取代今天烟台街3号的旧舍。
1956年,改为大连宾馆。
2002年,大连宾馆被列入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
关东递信局旧址
中山广场10号是大连邮政局办公楼,其前身为日殖时期的关东递信局。
在风格显著的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中,只有三层的邮政局显得非常低调。
1917年,关东递信局办公楼在中山广场西北角竣工,这是广场上落成的第六栋建筑,设计师为来自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土木课的松室重光。
他设计的关东都督府博物馆(今旅顺博物馆)、大连市役所(今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分行)在之后的两年里相继竣工。
关东递信局直属日本递信省,不对管辖大连的关东都督府负责。
随着电报、电话业务的发展,关东递信局在1940年代初实行了邮电分离。
大连中央邮便局迁到胜利桥,中山广场10号成为电报局和电话局办公楼。
1945年为苏军大连警备司令部驻扎,1955年后成为大连邮电局。
1990年代邮电改革后电信局撤出,这里只作为大连邮政局办公楼。
大连市役所旧址
1919年8月,大连市役所竣工,这是中山广场上落成的第七栋建筑。
松室重光是这栋建筑的设计者。
大连市役所正门上方的“唐破风”以及灯柱、圆形窗檐等都是将传统元素糅合进现代建筑的成功案例。建筑中心高耸的塔楼则是典型的西式市政厅特点。
建国后,这里成为劳动局、交通局、财政局综合办公楼。
现为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分行的办公楼。
2002年被列入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名单。
朝鲜银行大连支店
中山广场1号的朝鲜银行大连支店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它的设计者是日本人中村与资平。
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的他,曾在日本建筑界英国派领袖辰野金吾开设的事务所任职。
1910年8月,随着日韩合并条约的签订,一年前刚刚建立的韩国银行更名为“朝鲜银行”。
总行常设在汉城,总裁由日本任命的朝鲜银行实质上是日本的官方银行。
1912年,由中村设计的朝鲜银行本店在汉城竣工,随即他被任命为银行建筑顾问。
接下来的十年里,他所设计的银行建筑遍布朝鲜半岛,甚至把业务开展到了中国东北,朝鲜银行大连支店就是在那个时期建造的。
战后,朝鲜银行解散,但是建筑一直作为银行使用,现为工行中山广场支行。
2002年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
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连支店旧址
中山广场6号是一栋五层建筑,其前身是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连支店,现在为交通银行大连市分行使用。
建筑的设计者宗像主一的老师中村与资平曾于1920年设计了广场对面的朝鲜银行大连支店(中国工商银行中山广场支行)。
20世纪初开始蔓延开来的反历史、反装饰的现代主义风潮此时影响到设计师,他决定不再沿袭历史主义路线。
这座建筑在当时是一个开放式写字楼,很多欧美公司都在这里设立办公场所,地下室甚至提供餐饮服务。
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在1908年底成立于汉城。
随着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东洋拓殖经营范围逐渐扩大到各个新占领区的土地、毛纺、酒精、电气、煤炭、木材、金属等。
东洋拓殖株式会社是建国前中山广场兴起的最后一栋建筑,建成九年后,日本人持续40年的殖民占领终结,大连迎来了解放。
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2001年随同中山广场其它8栋建筑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国保文物单位,并于2002年成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
人民文化俱乐部
中山广场8号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建成于1951年5月,是建国后广场上落成的第一栋建筑。1950年代是中苏两国的蜜月期,苏联派来了纳耶夫主持的设计团队。
建筑师采用的是新兴的简约风格,但其僵硬的线条和缺少个性的立面让它看起来更像一栋斯大林式建筑。
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亲自为建筑题字,一直沿用至今。
建筑师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装饰建筑外立面,巨大的三角山花和6根爱奥尼式门柱使得原本突兀人民文化俱乐部与其他建筑融合得更加自然。2002年,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名单。
大连港南灯塔和北灯塔
大连港曾是仅次于上海和香港的远东第三大港。
港口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灵魂,也是推动城市现代化的动力。
座落在东防波堤北端的红色灯塔通常被称作南灯塔,与北防波堤极东部被称作北灯塔的白色灯塔遥遥相望。
二者之间相距363米,这条水道是船舶进出大连港的主要通道。
南灯塔与东防波堤同时建成于1912年2月,北灯塔建成于1913年,而其所在的北防波堤竣工则是5年后的事情了。
灯塔先于堤坝建成,可见彼时大连航运的紧迫。
南灯塔由花岗岩砌就,现高11.3米,基座高出水面2.1米,光距12海里。
2006年早春,大连地区受寒潮影响,港区巨浪翻滚,浪头最高时几乎淹没灯塔,成为一时奇观。
2009年,大连港南北灯塔被列入大连第三批重点保护建筑名单。
大连港
一百多年前,今天的大连港还是一片曲折的滩涂。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大连的地位逐渐凸显重要,在港口的带动下迅速繁荣起来。
租借地时期,大连港作为中东铁路在太平洋的延长线,被称为“满洲的门户”。
今天的大连港像是个大工地,一派辽远空旷。
大连港务局
大连港务局办公楼位于港湾街1号,其前身为满铁大连埠头事务所大楼,这是大连港乃至大连市最重要的公共建筑之一。
1916年,满铁开始建造大连港埠头事务所。
这栋七层的钢筋水泥大楼平面为向南开口的马蹄形。
一层采用长方形灰色条石砌筑,中层外墙以欧式小方砖镶嵌,顶层以及檐口天花周边均采用西洋线脚作为装饰,转角多采用多立克柱式过渡。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外观是一期、二期工程的成果,一期完成北侧、西侧楼体,而东侧则完成于二期。
两期工程历时十年,终于在1926年的最后一天宣布竣工。
时光流逝了88年,这栋美国折中主义风格大楼至今仍透过它的每一个细节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大连港客运站
1996年5月,十五中的春季写生到来,这一次目的地是山东荣成大渔岛,需渡海到烟台换车。父亲值夜班,母亲替我拎着行囊,送到码头。
夕阳透过候船厅的玻璃把阴影拉的老长,细碎的光斑洒在冰冷的地板上。
隔着栏杆,母亲站在狭长的候船厅冲我挥了挥手,裹挟在在人流中的我望了望她那瘦弱的身躯,转过头继续前行——这是我人生里第一次远离父母去外地。
大连港的客运业务始于日俄战争前的1902年,那时只有一座小型建在甲码头后方的木质结构建筑。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客运需要,1922年满铁当局兴建新客运站。
新客运站就是一个连接码头的空中立交桥,设计成180度的文艺复兴式半圆门厅面对四面涌入的人群。
大连重要物产取引所
大连重要物产取引所位于中山区港湾广场1号,建成于1913年,由大连都督府的石原严设计,高冈久留工务所施工。
1945年后,这里成为大连水上公安局办公楼。
之后又成为辽宁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办公楼。
现在由大连银行使用。
2002年被列入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
大连火车站
大连站是贯穿东北的哈大线终点站,位于城市的心脏地带。
这条铁路是为了便于东北腹地的物资通过大连港输出。
日俄战争后,在今天站台的东边,日本人重设木质的临时车站。
20世纪20年代,临时车站已不能满足需要,满铁开始悬赏征集新车站设计方案,但因为资金原因,直到1937年才由满铁的太田宗太郎设计竣工。
大连站参考建于1883年的东京上野驿,不过规模更为宏大,是那个时代亚洲最大的火车站。
大连站最大特征是通过弧形大坡道,将上下车的乘客立体性地分割开来。
现代主义是一战后发展起来的建筑风格,作为一栋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外观极为简洁、几乎没有任何装饰的大连站在当年想必曾给市民带来过强烈的视觉震撼。
达里尼临时火车站
大连站站台东侧有栋夹在铁道和楼群中的平房。
除了内部工作人员,鲜有市民知道它的身份。
这栋建筑便是大连火车站的前身——大连铁路发展史上重要的纪念物。
1903年1月,俄国人设计的大连站建成启用。
两年之后,俄国人退出大连,日本人继续使用了30多年。
不过,到了1920年代,老站已经承担不了日益繁重的运输,只是由于日本国内危机不断才一直拖延到1930年代建成新站。
据资料显示,老站在解放后属于铁路分局电务段,先后作为木工房、检修所、乒乓球室,最后成为仓库。
大连商场
青三街1号大连商场是大连老字号的商家,大连人都喊这里“大商”。
大商的前身是由日资兴建于1938年的常盘桥市场,后改称大连市场。
那时的大连市场就是今天的大商北楼,由地下一层,地上三层组成,是日本殖民时期最大的综合性商业市场。
二战后改名为大连商场。文革时期一度更名为“太阳升”商店。
文革后恢复原名。
在我小时候,青泥洼-天津街一带还是数家商场群雄并立的、并为很多居民区、小商店包围的商住混合区域。
跟着老妈逛“街里”,头一个就是大商,然后才是秋林、中兴,最后是天津街的国泰、天百。
经过20年发展,周遭商场早已经失去光环,经过数轮整合,大商一枝独秀,已经成为青泥洼桥商业区的代名词。
秋林公司
在像我一样出生于上世纪7、80年代的年轻人的记忆中,秋林公司给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它那半透明的天花板。
每当逛街的妈妈让不耐烦的我站在一边等她时,我总会仰望天花板透过来那一串串脚印,用猜测那些脚印的主人来消磨无聊的时间。
秋林公司位于中山路108号,是当年大连“三大国营商店”之一。
1937年9月,日本财团投资的三越洋行大连支店竣工。
建筑由地下一层、地面五层,外加一个三层的钟楼组成,显得既挺拔又典雅。
抗战胜利后,苏联驻军接收三越洋行全部财产,改名为秋林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1953年,随着苏军逐渐撤出旅大,这里被移交给中国政府。
1990年代中期,秋林公司并入大商集团。
成为专业女店的秋林特请法国设计师对店面重新包装,那一袭粉红外衣在十几年时间里成为大连人时谈时新的话题。
如今,秋林外墙又换成素雅的灰色。
2002年,秋林公司被列入大连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在我心中,这里是永远属于母亲和童年的商店。
满洲电业株式会社旧址
在繁华的青泥洼桥商业区,这栋五层楼房既不像秋林公司那样挺拔的外表,也没有周围高厦们的现代感。不过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发现环绕外立面的已经简化了的爱奥尼柱式。
这个符号在上个世纪前半叶曾广泛地出现在大连很多公共建筑上。
这栋一层都是商铺的大楼,在日占时期是满洲电业株式会社大连支店办公楼,现为大连供电公司所属。
满洲电业株式会社简称“满电”,其前身是满铁于1908年在运输部下设立的电气所。
1926年5月,满铁撤消了电气所,大连成立南满洲电气株式会社,电业正式从满铁分离,主要对日本控制的大连地区电业实行统治性经营管理。
第二年,在大连的南满电气办公楼建成。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全境,并扶植傀儡建立伪满洲国。时局骤变,偏居大连的南满电气已无法实现对整个东北地区的控制。
于是,1934年于长春在南满电气基础上正式成立满洲电业股份有限公司,由61岁的陆军大将吉田丰彦担任首任社长。
满电成立后很快便成为日本侵略者在东北仅次于满铁、满业之后的第三大特殊会社。
抗战胜利后,满电在大连的业务由中苏远东电业股份有限公司管理,1951年移交中国。
2004年,这里被列入大连市第二批重点保护建筑名单。
渤海饭店
位于青泥洼桥西端的渤海饭店于1978年开业,是昔日大连的“第一高楼”。
米黄色与白色相衬的外墙简洁素朴,造型平直。正门由本地书法家于植元题写巨匾“宾至如归”——那是我最早认识的繁体字。
曾经作为改革开放精神符号的渤海饭店早已被后起的大厦边缘化,在今天高楼林立的青泥洼桥可谓“鸡立鹤群”,但它以敦厚严谨的造型依然不时唤起老大连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工人文化宫
工人文化宫座落在大商北侧的荣盛街33号。
1996年,大连第一家麦当劳餐厅便开在文化宫对面。
工人文化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色,它隶属于工会组织,是为工人及家属提供文化娱乐的场所。
大连工人文化宫启用于1951年5月1日,当时称为“旅大市总工会毛泽东俱乐部”。这里原为建于1937年的麒麟啤酒大楼,是日本人的餐饮娱乐场所。
旧连锁街
夹在长江路以南,中山路以北,胜利广场以西,友好街以东的四方四正的区域如今聚集的多是五金电器商店,他们散布在友谊街、进步街、兴隆街、荣盛街几条街道。
这片区域在解放前叫做连锁街,是仅次于天津街的商业街。
1929年竣工的连锁街是由无法忍受天津街高昂租金的中小商家联合建立的商店组合。
在我小时候的上世纪80年代,连锁街早已衰落,但因为靠近大商、秋林,动物园,所以沿街店铺尚能保持繁荣。
作为一个小孩常去的是动物园对面的副食商店和儿童玩具店。
我上初中时,连锁街更加萧条,晚上下夜课需要穿过里面的友谊街去坐电车,惊悚片般的场景常常催促我加快脚步。
儿童玩具店和副食店已经消失很多年了,我很怀念那里的变形金刚和花生豆。
十五中旧址
劳动公园正门的友好路与漫长的中山路在青泥洼桥交汇成一个夹角,东西走向的福泉街打通了这个三角区域,十年前,大连唯一的美术中学就在这条街的西段。
15中始创于1954年,校舍前身是日本时代的职业介绍所,建于1927年。
校园是由两栋折中式红色转角楼合围成的一座封闭院落。
院子很逼仄,只有花坛两座、松树和芙蓉树若干。
操场跟教学楼隔着福泉街,大且简陋,地上铺的像是煤渣,1995年之前跟渤海啤酒厂毗邻。
学校以美术闻名是最近三十来年的事情。
当年,以美术组的徐世政老师在课余组织美术活动为起点,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向社会招收业余班学员,发展到2000年已成为一所完全美术学校。
美术组的窗户开在东楼二层东南角,那是全校最好的位置,窗外可见劳动公园绿山上的电视塔。
严肃而不失幽默的徐老师总是坐在窗边的木桌旁批改习作。
2006年夏天,旧校园成为一片废墟。如今,那里是一片绿地。
大连市少年宫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四野战军一部开始在长江北岸集结,具有决战性质的渡江战役拉开序幕。
此刻,远在东北已经解放三年多的旅大市在劳动公园荷花池畔成立一所儿童文化馆,这是新中国最早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也是大连市少年宫的前身。
少年宫被安置在劳动公园荷花池畔的欧式和风小楼中。我是1988年春天来到少年宫的,那时的美术班分为西画班和国画班,分别由杨洪来老师和王老师教授。
杨老师那年58岁,头发全白了。
为人开朗散漫。
他说自己是基督徒,可从不见他去教堂。
他是一杆烟枪,办公桌的烟灰缸烟蒂堆得老高。
他还有一把胡琴,高兴时会拉上一段,想必他也会唱京戏,不过从没见过。
课间休息十分钟,大多孩子会在门前空地玩耍,胆子大些的就跑到荷花池或者少年宫后身的园中园观鱼抓蝌蚪。
我拿塑料袋装了些蝌蚪带回家,可惜只长出后腿便都死掉了。
1989年,我转到沙河口区少年宫。
大连广播电视塔
大连广播电视塔位于劳动公园南侧绿山之巅,190米的塔身加上山高,海拔近400米,比大连第一高楼世贸大厦高出近100米。
广播电视塔始建于1987年,在此之前大连电视台的信号使用的是绿山西边的铁塔。
1990年投入使用的电视塔采用了当时处于前沿的空间桁架结构,据说还是世界第一个使用此技术的钢塔。
从建成之日起,电视塔就成为大连最著名的地标。
2000年,位于五一广场的大连广播电视中心建成,大连电视台从绿山迁出。
十年前,电视塔更名为大连观光塔,人们可以购票登塔透过玻璃鸟瞰这座变得越来越高的城市。
火车头体育场
位于解放路7号的火车头体育场的前身是建立于1924年的老虎花园(今劳动公园)东棒球场。起源于美国的棒球在19世纪70年代传入日本,并由日本人带入大连。
从1913年起,大连的“实满棒球赛”成为定期赛事。
这是满铁所属满洲俱乐部与大连实业团之间的比赛,也称“实满战”,东棒球场便是满铁的主场。
这之后的20年是大连棒球运动的黄金年代,我童年时的游戏“打野卯”据说便是从棒球运动发展而来。
随着日本殖民统治的瓦解,大连的棒球运动消声匿迹。
解放后,东棒球场隶属大连铁路分局,被称作“火车头体育场”,成为综合性体育场,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作为甲B联赛的场地。
九州饭店
九州饭店被高耸的楼群淹没到都市中有些年了,不知老大连们是否还记得它当年的气派?
1989年,23层的九州饭店在火车站东南角天津街的入口处建成。
这座宾馆建成时属于假日酒店旗下,全称九州假日酒店。
这是大连较早的品牌连锁酒店,大连老百姓不管假日不假日的,直接叫它“九州饭店”。
作为1990年代前期大连第一高楼,在那个刚开始流行白瓷砖大楼的年代,它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其赭红色外立面。
2006年,这里曾重新装修,并且加盟总部在美国的华美达酒店,名字也就改为了九州华美达酒店。
枣红色的墙面愈发显得陈旧,有年轻人戏称这里为“枣糕大楼”。
天津街百货大楼
这座商场被老大连亲切地称为“天百”。
每个大连人都曾有过天百购物的经历,这简直就是一个合格市民必须的成长经验。
天百的前身是建成于1933年的几久屋,这是一家日资连锁商场,由时任日本国会议员的岸田岸田正记投资,其弟岸田正次郎经营,是当时大连三大百货店之一。
1945年大连解放后数度更名,在我成长的1980年代,这里正式名称是天津街百货大楼。
1981年,天百将北楼增加到5层,6年后又搭建封闭跨街天桥将南北楼连为一体。
这架天桥不单在当时激发市民极大的好奇心,至今仍是天津街的重要地标。
天百在1994年提出“不满意就退货”的口号,是真正立足于本地的一句实在话。
相对于大连商场,母亲更喜欢逛天百,就是因为这里的实惠。
每当母亲楼上楼下为家人选择适合的商品时,我总是坐在天百门口的金属围栏上边吃山水楼的大肉包子,边看小人书。
1999年初,天百50周年店庆迎来天百的巅峰,但随后的天津街改造将包括天百在内的商业迅速击垮。
2006年夏天,天百正式闭店。之后尽管通过私营化等一系列补救措施,但始终人气低迷。自新天百重新开业之后,母亲再未进去。
大连文物总店
1962年10月,经过一年多筹办的旅大文物店正式对外营业。
文物店在辽南地区主要市镇分别建立了收购点,几年下来,收集有价值的文物超过3000件。
其中包括苏东坡的《阳羡贴》和沈周的《青园图》。
我童年时的大连文物店还是相当与众不同的。
从繁华的街道拔脚进去,郭沫若亲笔题写的牌匾和屋内古雅的陈设不由得让人说话也降低了分贝。
曾见过老太婆带着小孙子拿着一把铜子儿希望能卖个好价钱,趿着布鞋像老猫一样的店员斜了几眼:这东西我们库房一缸一缸的。
我这才知道宝贝多了都要用大缸盛,我们家大缸只是来腌酸菜的。
墙壁上挂满了名人字画。记得进门右手边的墙上是一副关良的戏曲人物,价签标注:8000元——在当时的我来看是个天文数字。
每回见它还挂在上头总要撇撇嘴,觉得还不如自己画得好。
关良是炼丹炉里蹦出的孙猴儿,他的画早入了仙境,小孩子哪懂得老先生的朴拙天真?
大连文物店在1996年就搬到黄河路,原址的老店如今被称作天津街店。
大连市新华书店旧址
二十年前,作为老大连商业中心的天津街及其周边地区也同时充当着这座城市的文化中心。
从今天中山路金座广场到天津街211号,不足一公里的街道集中了古旧书店、艺术书店、特价书店、少儿书店、外文书店、新华书店等多家店铺。
这些书店外观迥异,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大连市新华书店的下属。
高中时代,我与好友梁、王二人每逢周六中午补课结束,总要从十五中出发向东沿青泥洼桥进入售卖日本盗版漫画的中原街,经友好路进入友好广场,在鸟鱼花店稍作停留前往艺术书店、新华书店,再走天津街前往集邮门市。
在不同时间走,这条路线会略做调整,但新华书店始终是绕不开的地标。
这是我们仨在高中时代的文化之旅,尽管比起那时北京、上海甚至沈阳,大连的图书业都显得简陋不堪,但在图书实体店零售接近消亡的今天仍显得有趣而珍贵。
常年充满霉味的古旧书店主要出售古籍及文史类图书,我平生第一次自己买书便是在这里,书名是《荣宝斋画谱:叶浅予人物》;特价书店大桌子上永远堆满打折图书;艺术书店专门经营美术画册,因书价昂,翻看画册时间稍长便有店员大妈前来“关照”;外文书店不大起眼,偶然走进居然发现二楼书架有成套日文原版漫画。
成立于1945年8月的大连市新华书店,最早位于天津街与友好路交叉路口的西南角。
1980年代初,随着营业规模扩大,新华书店在马路斜对面原陶瓷商店的位置盖起一栋六层楼房,少儿书店入驻腾出的旧房。
铺着木地板的少儿书店每逢岁尾店内悬挂的年画、挂历总是像森林一样充满几个房间。
1990年代之前,新华书店还不兴开架售书,选书都要招呼柜台里的服务员取阅,看得久了免不得遭到人家的白眼。
开架售书后,书店遇到的一个新问题:偷书。同学中便有人在冬衣内缝制大布口袋携书的经历。
90年代中期,北京的书店已设有监控门,大连书店还依靠传统的人肉防线,服务员奔走应付、好不疲倦。
1999年,新华书店迁到同兴街的图书大厦,旧址成为建设银行直到今天。
随着城市改造,除了古旧书店迁入新华书店,其余的书店都已消失。
年,天百大楼被列入大连市第二批重点保护建筑名单。
大连饭店
有着优美圆形转角的大连饭店位于上海路6号,大厦靠近天津街一侧原为妇女儿童用品商店、天津街副食品商店,儿时的我时常跟随父母光顾。
上世纪2、30年代,建筑界开始受到美国现代主义影响,逐渐走出新古典主义,不再严格地把建筑划分台基、立柱、屋檐等部分,黑森林蛋糕般的大连饭店自上到下充满理性严谨的现代气息。
1930年,大山通和浪速町的交汇处,日本人山田三平费时六年建造的七层大厦竣工了。
起先,大厦租给广东人开了辽东旅馆,因为经营不善,不到一年就倒闭了。
随后,大连人明吉昌在山田的邀请下开办了“辽东饭庄”。
明吉昌是大连商界菁英,对饭庄的经营下了一番功夫,不但邀请了一批名厨当灶,而且在宣传和业务规范上也领大连餐饮业之先。
1950年,正式更为大连饭店。
2002年,大连饭店被列入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
交通银行大连分行旧址
画作于2011年4月30日,是我在通县的最后一幅画。
位于同兴街与上海路交汇处的交通银行是中国早期四大银行之一,今天的门牌是上海路5号。
随着业务的发展,交通银行在上世纪2、30年代遍布中国主要都市。
与其在北京、汉口、青岛的分行相比,大连分行显得非常低调。
它一共分为三层,底层门窗皆为马蹄形开券,灰色条石贴面。
二、三层墙面深赭色打底,并装饰八通灰白色爱奥尼式扶壁柱,上下窗之间饰以朴素的菱形花纹,内敛而优雅。
大连分行建于1930年,正值中国的“黄金十年”,也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成熟期。上海人庄俊是这栋建筑的设计师。
他于1888年出生,1910年考取庚款公费留美,4年学成回国时成为中国第一位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师。之后十年任教于清华。
早期的清华校园规划设计有庄俊的大量参与。
设计大连分行的前五年,庄俊刚刚在上海创办了建筑师事务所。
1930年,也是他在设计上朝向现代派风格转变的过渡期。
建筑完成一个甲子后,103岁的庄俊去世,那时他已经成为建筑界硕果仅存的泰斗。
解放后先后作为大连市工商联、大连商业银行上海路支行办公楼。
现为大连中旅总部。2004年,被列入大连市第二批重点保护建筑。
宏济大舞台
修缮一新的宏济大舞台立在民生街59号,其前身是建于1908年的天福茶园,1934年,大规模重建并更名为宏济大舞台,2002年被列为大连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解放后这里多次易主,但始终经营的都是娱乐业。
因此,宏济大舞台在不同时代人群的记忆里有着不同的记忆。
我印象里八九十年代之交这栋楼房叫做“大富豪”。
那年初夏父亲带我坐在马路对面写生,画了四五张才完成,所以对其外立面繁缛的装饰印象颇深。
2010年秋,历时1年的改造,作为京剧院的专属剧场的宏济大舞台复建竣工。
虽然复原后整体略带几分拘谨和刻意,不那么从容,但已经成为休闲、欣赏、艺术、饮食、社交于一体的文化场所,算是基本恢复了宏济大舞台当年的功能,在当下的大连,做到如此已相当难得。
编辑 | 薛璐璐 来源 | 海南丢的大连街
留下你指尖的温度,关注这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連台資訊 “連”系你我
讓你看見不一樣的大連与臺灣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