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一回调,就有人心态崩了。
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这个人跟着某大V买基金,也就跟了几个月,亏了2.9%,不到3%。
但就因为这不到3%的浮亏,他的心态崩溃了,开始发帖子疯狂攻击…
“随便买都能(赚)20%,买他的还亏,忒坑人了”...
说实话,权益类投资波动大,难免出现浮亏。
春节后的那一波回调,
沪深300指数,最多跌了15.18%,
中证医疗,最多跌了25.65%,
中证白酒,最多跌了31.91%。
不少重仓白酒和医疗股的基金也都出现了20%+的回调
易方达中小盘,最大回撤23.99%,
景顺长城鼎益,最大回撤26.94%,
工银前沿医疗,回撤了23.81%,
中欧医疗健康,回撤了26.11%。
全市场哀嚎遍野,很多人高呼“把钱还我吧,我再也不玩基金了”。
稍微回撤一点,就开始焦虑,基民的心理防线真的很低。
到底有多低呢?网叔找到了一份官方答案。
一、基民的心理防线其实很低
中国证券业协会和中国基金业协会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投资者亏损多少时会焦虑?
相关结果公布在《全国公募基金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19年度)》上,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网上搜下。网叔这里就摘录几个数据:
调查显示:
6.5%的投资者,亏损10%以内就会焦虑,
32%的投资者,在亏损10%-30%时会产生焦虑,
35%的投资者,在亏损30%-50%时会产生焦虑,
12%的投资者,在亏损50%-70%时会产生焦虑,
3.7%的投资者,在亏损70%以上时会产生焦虑,
只有10.7%的投资者,不管亏损多少都不会焦虑。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89.3%的投资者都会因为亏损产生焦虑,其中38.5%的投资者会因为30%以内的亏损而焦虑。
二、学会接受亏损,才能赚到钱
近4成的人,会因为30%以内的亏损而焦虑。心理防线这么低,能赚到钱吗?
看看过去5年10只最赚钱权益类基金的表现:
最大回撤低于30%的只有3只:
曲扬管理的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A,回撤了20.3%,
张清华管理的易方达新收益A,回撤了21.5%,
胡昕炜管理的汇添富消费行业,回撤了29.3%(已经很接近30%了)。
其他7只基金最大回撤都在30%以上。
回本所需时间也多在1年左右(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A和易方达新收益A最大回撤发生在春节后,还未回本)。
如果承受不了短期内30%的回撤,那接近40%的投资者会错失10只最赚钱基金中的7只。
这就是基金投资的现实:
再好的基金,也有可能出现短期浮亏。如果买在高点,那承受30%,甚至更高比例的浮亏也不是不可能。
三、面对亏损,我们应该怎么办?
已经很清楚了,买基金想赚钱,短期浮亏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只有灵活应对。
怎么灵活应对呢?
1、明确自己的风险偏好
首先明确一个事实:股票基金波动都是比较大的。
碰到大熊市,即使是公认的走势比较稳健的红利ETF,腰斩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红利ETF最大回撤了74.02%。
在2015年下半年的暴跌中,红利ETF最大回撤了46.86%。
至于股债平衡基金,
网叔以一半股票仓位、一半债券仓位的广发稳健增长为例:
2008年的大熊市中,广发稳健增长(那时股票仓位在65%左右)最大回撤了61.51%。
2015年下半年的暴跌中,广发稳健增长最大回撤了27.64%。
股票基金,回撤30%,毛毛雨。
如果你实在无法承受30%以内的浮亏,那你可能不适合买股票基金。
网叔建议你可以选择债券基金、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
2、买好基金
那就有人想了,是不是我愿意忍受30%+浮亏,持有5年就一定能赚钱呢?
没那么容易。
过去5年,沪深300指数涨了58.55%,但成立满5年的1620只权益类基金中,仍然有535只基金跑输沪深300指数,占比1/3。
其中,竟然还有20只基金,收益竟然是负的!负的!!负的!!!
这20只倒霉催的基金名单在这里:
3、在低估的时候买
先说下牛市高位买入的代价。
这是在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触顶,到2016年1月27日上证指数触底期间,主要指数的最大回撤。
券商(证券公司指数)回撤最大,最大回撤是57%。
回撤最小的中国互联网50指数,最大回撤也有28.4%。
被称为A股优质赛道的白酒、医药、科技中,
中证白酒,最大回撤35.8%,
全指医药,最大回撤45.8%,
全指信息,最大回撤56.8%。
再看下市场高点后,明星基金经理的最大回撤。
回撤最小的是董承非管理的兴全趋势,回撤了28.7%。
回撤最大的是陈皓管理的易方达科翔,回撤了51.9%。
这就是牛市高位买入的代价:跌个30%,轻而易举。腰斩,也不是不可能。
那问题来了,怎么在低估的时候买呢?
先说下判断估值的方法,熟悉的小伙伴可以跳过。
判断估值高低,看2个指标:
①绝对估值(PE)
②估值百分位(PE百分位)
PE = 市值 / 净利润 = 股价 / 每股收益
简单点理解,市盈率(PE)就是企业市值除以企业净利润。
比如,一家企业一年赚10个亿,市值是100亿,那市盈率(PE)就是10倍。
市盈率高低意味着回本时间的长短,掏100亿买下这家一年赚10个亿的企业,10年才能收回100亿的投入成本。
通常来说,市盈率越低,回本时间越短,对投资者越有利。
PE百分位,就是将过去一段时间的PE按照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看看现在的PE处于什么位置。
比如,PE百分位是40%,意思是现在的估值比过去10年中40%的时间都高。
此外,对于一些业绩波动比较大的周期性行业,通常会用PB,而不是PE。
PB = 市值 / 净资产 = 股价 / 每股净资产
PB衡量的是,企业市值相当于净资产的倍数。通常来说,PB越低,公司估值越低。
回到正文,说说怎么在低估的时候买?
(1)全市场低估的时候买
全市场估值,主要看全A等权市盈率。
这是2005年以来,全A等权市盈率变化情况。
2005年、2008年、2013年、2019年,全A等权市盈率跌到40倍后,市场都曾经触底反弹。
结合历史数据,大致可以认为全A等权市盈率跌到40倍附近后,市场估值就比较低了。
这之后,不管是宽基指数基金、行业指数基金还主动基金,大多都迎来了一波拉升行情。
以成立时间较久的富国天惠为例:
2005年、2008年、2013年、2019年,全A等权市盈率跌到40倍后,都出现了一波猛烈拉升。
当然,还是要重点提醒下,这只是过去的历史情况,并不代表将来全A等权市盈率跌到40倍后,市场会立马反弹。只是说,根据历史经验,全A等权市盈率跌到40倍后,市场整体估值不高。
(2)单只基金低估
当然,全市场低估,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大多数时候,全市场估值并不会很低,这时就要主动出击,找估值比较低的细分行业。
比如,现在全A等权市盈率是53.71倍,PE百分位是40.53%,估值比过去10年中40.53%的时间都高,全市场算不上很低估。
但仍有几个指数明显低估。
中证银行,PB是0.62,0.62元就可以买到账面价值1元的银行股。PB百分位是7.92%,估值仅比过去10年中7.92%的时间高。
全指房地产,PB是0.98,PB百分位是0.265,估值仅比过去10年中0.26%的时间高。
中证红利,PE是6.88,PE百分位是10.37%,估值仅比过去10年中10.37%的时间高。
300价值,PE是7.94,PE百分位是22.91%,估值仅比过去10年中22.91%的时间高。
还是要重点提醒下,低估并不意味着相关基金短期不会下跌。买入前,还是要做好短期亏损的心理准备。
另外,银行、地产成长空间有限,中证红利和300价值成分股也多以传统行业、成熟行业个股为主,成长空间也有限。虽然估值不高,但长期持有收益可能也有限。
4、尽量定投
为什么尽量定投买基金,网叔已经不厌其烦的说过很多遍了。这里再絮叨絮叨。
试想一个场景:
2015年牛市顶部,有两个人同时买了沪深300ETF(510300)。
一个选择了一把梭哈,一次性买入。
另一个选择了定投,每月买一笔。
那么,到熊市结束时,两者收益率曲线是什么样的呢?
就是下面这种。
21% VS 43%
收益足足差了一倍。如果都是投入100万的话,那就差出了20多万,可以买辆不错的车了。
这就是定投的好处,平摊成本,在下跌的过程中,潜在跌幅更小。
此外,由于分批买入,下跌的时候多买些,上涨的时候有的赚,定投的心理压力也是比较小的。
一次性买入就难了,来来回回体验过山车,心理承受能力弱一些,随时可能被甩出去。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