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要移民到昆州“生而为客”:缅甸危机中的人口外流迷思

明仟 痛风知识 2024-12-23 1 0

为啥要移民到昆州“生而为客”:缅甸危机中的人口外流迷思

2024年2月10日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宣布《国民兵役法》生效,将在4月开启征兵后,大批年轻人寻求离开缅甸。缅甸全国紧急状态至今已历三年多,结束仍遥遥无期,人口外流一直存在,但要说到新一波“出国潮”,则要追溯到去年的一次足以影响缅甸政局的拐点事件——民族地方武装(后简称民地武)发起的“10·27”行动。 仰光护照办公室外挤满排队的人群(图片来源:缅甸此刻报,https://myanmar-now.org/en/news/as-many-head-for-the-exits-myanmar-junta-slams-door-on-hopes-for-better-life-abroad/) 2023年10月27日,果敢同盟军、德昂民族解放军、若开军三支缅北民地武组成的同盟(后简称北方联盟)以“打击果敢境内的缅军人集团,彻底肃清老街电诈”为由联合发动代号为“10·27”的军事行动。关于“10·27”背后缅北枭雄们的爱恨情仇先按下不表,这一事件日渐走向不可收拾的局面。潘多拉魔盒打开,业已沉寂两年的民族武装—缅军冲突从缅北烧到若开,最近又烧到泰缅边境妙瓦底。各家武装都想模仿果敢军夺回旧地盘,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历史遗留问题的民族矛盾有时犬牙交错、有时又如彼此格格不入的大块马赛克。 战时征兵本不算什么大问题,但自缅军重新接管国家政权以来,临时政府不断延迟重启大选、恢复转型的期限,国内冲突不断滑向全面内战的边缘。此时宣布征兵,严重暴露了军方在去年“10·27”行动后战损严重和士气低落的事实。同时,在满目疮痍的社会公开征兵显然是冒着极大的道义和舆论风险的。适龄青年恐慌并争相逃离国家,少部分则加入反抗军——让这个人口年轻化、男女比例失调且存在严重外劳经济困境的国度更加艰难。仅在半个月内,仰光机场人流激增,背井离乡的年轻人只留下辞行亲人时懵懂的眼神。 本文从“理解”军人的角度出发,尝试从结局的荒诞中管窥“兵役法”出台的一点点合理性,为理解缅甸现看守政府出台兵役法的举措提供参考。 人口流失与“外国运” 2月22日泰国外交部数据显示,已有7000多名缅甸公民向泰国驻仰光大使馆申请签证,每天都有1000-2000人在使馆前排队,而使馆每天只发放400个名额。劳工权益促进网络基金会人士估计,已有超过10000名缅甸公民越境进入了泰国[1]。 缅甸年轻人在泰国驻仰光大使馆前排队办理签证和仰光机场(图片来源:密祖玛,https://eng.mizzima.com/2024/02/28/7563) “外国运”“升学运”等词原本是寄予着个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但现在的“外国运”却充满了“生而注定客居他乡”的无奈。 纵观东南亚发展较成熟的国家,如印尼和泰国,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年轻人愿意留在国内,人口保持正增长秩序,甚至还能吸引其他国家的人口流入,整个国家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我们称之为“国运兴隆”。汤因比表示,决定一个文明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这个文明对待年轻群体和下一代的态度。对年轻群体“多样性”的压抑,会导致文明的停滞。兵役法,实际上就是这种“扼杀多样性”的体现。而缅甸的国运是什么?兵役法启动后,越来越多缅甸自媒体用“外国运”(nain gan gja: kan)一词来形容缅甸人口外流的现象。缅军征兵是想补充兵力,打击反叛武装组织,恢复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却反而加深了人口流失,背离了使国家发展的目标,征兵作为“解药”却变成了导致新问题的“毒药”。 问题“滚雪球”式出现——缅军在“10·27”战场失利,无法扭转战场局势的同时军队内部矛盾频发。在1月5日的老街冲突中,6名准将率士兵投降,这是三年来投降的最高级别军官,也是缅甸军队历史上首次那么多准将同时投降[2]。战斗减员、将士叛逃导致兵力减弱,缅军自然就采取增加兵源的方式,但同时却也使民众对军人的负面印象进一步加深。据一家民意调查机构“蓝衬衫倡议”3月25日的报告,缅甸233个乡镇(缅甸全国共330个乡镇)的2892人中,对看守政府的信任度仅为5%,不信任占到了72%[3]。 缅甸公民对当前国内政治和武装冲突的看法-信任度调查表(图片来源:蓝衬衫倡议,https://blueshirtinitiative.org/en/polls/1) 一切恐惧源于火力不足?——在“10·27”行动中,北方联盟占领了包括老街在内的33个城镇和400多个营地[4]。除了掸邦北部,军方在其他省邦也多线受挫,看到有机可乘的民地武在各地发起了地盘争夺战。对看守政府而言,为了解决火力不足的难题,征兵似乎成为其成本最低的选择。 “10·27”后缅甸重大冲突地图(信息来源:密祖玛报、缅甸此刻报、克伦民族联盟官网,图片来源:笔者自制) 缅军与民地武在各地冲突概况表 缅军与民地武在各地冲突概况表(信息来源:密祖玛报、缅甸此刻报、克伦民族联盟官网,图表来源:笔者自制) 征兵的一大恶果是人口流失。年轻人争相逃往国外,无法出国的年轻人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反向移民”逃回冲突频发的中部地区。即便火力不足的问题能够解决,囿于军人特有的“职业战士”角色身份,诉诸武力难免成为缅军决策时的首选,对他们来说,通过发展的路径来解决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 缅甸《国民兵役法》何以出台 每个国家都有兵役法,部分国家实行义务兵役制,适龄公民必须服兵役,也有部分国家实行义务与志愿相结合的兵役制。同样,缅甸《国民兵役法》并不是一部横空出世的新法律。 《国民兵役法》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吴努政府为防外国侵犯,预备在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时施行兵役法。2010年丹瑞在大选前三天颁布了新的《国民兵役法》,就是想在大选前为后续政治转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上个“保险”。他的计划是让军队人数达到缅甸总人口的1%,即50万(2010年缅甸人口约5000万),但缅军人数最多时也只达到了20多万[5]。不过独立后缅甸既未经历过外国侵犯也未爆发过大规模内战,中上层军官较稳定且战斗减员的损失也基本可以补足,所以即使军队人数远未达到丹瑞的计划,兵役法也未启动过。 国管委2024年2月10日宣布兵役法生效时表示,每月将征召5000名、每年征召5万名新兵。从这一点来看,看守政府似乎是想在征兵的第一年内将军队人数恢复到2021年前的水平,兑现军人占总人口“1%”的诺言。 可见,看守政府在作战低谷正式启用兵役法是有其历史依据的,但现实情况呢?爱荷华大学的副教授布里恩引用詹姆斯·费伦(James D. Fearon)的观点指出,“当一个国家认为外交解决方案无用或弊大于利时,即使战争的后果无法预知,它也更倾向于采取军事动员,最大化自己在可能爆发的战争中取胜的几率。与此同时,这种动员也断绝了它未来通过和平的外交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6]”这段话体现了军事动员通常倾向于释放两个信号,一是表明自己占据优势,二是表明自己无意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但在征兵法颁布后,缅看守政府释放的信号却相对“暧昧”。就第一个信号而言,军方似乎是想宣示自己在为“大反攻”做准备,是在向武装反对分子“示威”,但同时却也暴露了自己兵源紧张的事实。有外媒称“缅军正面临重大危机”,征兵从“示威”变成了“示弱”。就第二个信号而言,军方透露出无意通过和平方式与武装反对分子和解的态度,补足兵力后仍将火力解决,然而军方却在近日将昂山素季从监狱转出软禁,传递出日后接受外部斡旋与反对派和谈的可能。 缅军宣布征兵所释放的两个信号图示(图片来源:笔者自制) 敏昂莱3月18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国内局势允许,即使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大选,也将尽可能在相关地区进行[7]。缅军近期虽然接连受到打击,但仍然手握重要的军事资源,尤其是空军这张“绝对王牌”。目前,缅军已经在传统缅控区加快了征兵进程,这意味着缅军目前的战略部署重点还是在缅控核心区,巩固该地区的控制权和民意支持。 敏昂莱接受俄罗斯国家通讯社采访(图片来源:妙瓦底报,https://www.myawady.net.mm/node/53901) 军方在铺垫好大选的承诺后宣布征兵,刺激反抗军和民地武,让他们都产生了危机感,纷纷行使自己的“属地管辖权”加强各自武装派别的征兵,个别民地武的征兵政策和手段甚至更严苛暴力,这让缅甸民众在这场竞标赛中看到,各支武装部队都是“一丘之貉”。 “抓壮丁”的传统在战乱地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掸邦的情况尤为严重。德昂民族解放军自建军以来,就在其辖区内实行固定形式的强制征兵:有两个儿子的德昂族家庭其中一个必须服兵役,有三个兄弟姐妹的德昂族妇女也必须服兵役。民地武的兵役期限往往不固定,德昂民族解放军的服役期限则是无期,一旦参军就无路可退。而这是多数德昂族家庭二儿子的宿命,德昂民族解放军中,约2/3的士兵都是家中次子。 “10·27”后征兵热复兴,德昂民族解放军、果敢同盟军和掸邦复兴委员会都加快了征兵。其中,德昂民族解放军只征召德昂族,果敢同盟军只征召其辖区内的人口,掸邦复兴委员会则无条件征召任何种族和妇女,拒绝服兵役的人将被没收包括房子在内的所有财产。由此可见,被逼成“客家人”是各家武装共谋的结果。但这就是乱世的悲剧,生在乱世,或投笔从戎,或客居他乡。各支武装部队及其支持的舆论,都在嘲弄彼此,但这出悲喜烂剧早已注定了其“双输”的结局。 打开“缅甸学”的其他姿势 以“密祖玛”看缅甸形势和缅军。现在我们应该以何种心态看待缅甸形势、合理认识缅军的行为和理解缅军?“密祖玛之道”不失为优选,缅语的“密祖玛(Mizzima)”和汉语的“中庸之道”异曲同工,以中庸之道来看待缅甸形势、理解缅甸军人立场,不悲观不乐观不走极端。从看守政府组建时的总理宣誓文本可以看出,军人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在打击分裂国家的恐怖分子,履行军人的天职,维持国家秩序,自我认同为“国家看护者”。 从经济成本收益分析缅军征兵。跳出政治学的单一分析,从经济成本收益角度看缅军征兵一事,征兵给缅军带来了观众成本。其面临国内合法性继续受损和人口外流困境,但缅军一直拥有军人及其家属为主的独有社群支持[8],至于人口问题,从2021年缅军接管政权起,缅甸人口就在外流了,不是宣布征兵后才开始外流的,征兵只是加深了外流的程度。在生存危机的临界点,征兵不易增加更多额外的成本,但却可能博得有限的收益。征兵加深了缅军控制区的人口流失问题不假,但与此同时也“逼走和激走”了反对者,通过这样“断尾求生”的方式甄选出了支持者、保住了核心控制区。再者,缅军征兵给与其有相似行为逻辑的民地武造成了一些决策困惑,也开始“镜像”征兵,这些民地武的合法性和支持率也随之降低。当然,东盟国家和联合国纷纷关切,邻国也针对缅甸形势伸出了援手,如提出人道主义走廊援助,斡旋部分地区停火止战。从这个角度来看,缅军征兵带来的人口流失,仍然是有成本调控机制的。 心理学与“命理学”。缅甸作为东南亚国土面积第二大的国家,2023年其人口在东南亚排名第五,现在人口还不断外流,人口基数不断缩小,甚至出现了“外国运”这样的叙事。不过就像郭德纲在相声里说的那样,“命”和“运”其实是两回事,前者先天注定,后者则有不同形式。缅军出台兵役法的行为,从解决问题的“运势”来看似乎不合理,但如果回到缅甸执政集团的政治生存来看,如果“命”都快没了,哪来的功夫管“运”。如果一切决策都服务于“保命”这一目标,似乎无可厚非。在建军节等大的纪念日,我们可以看到看守政府利用占卜等方式来作为调整运势的补充,也是同样的道理。 缅甸危机中的人口外流,正从社会层面影响着一切问题的发生、发展和解决。我们旁观着这片土地的炙热,无法站在当事人视角去咏叹、歌颂或缅怀,但一切行为都值得去理解,而不是从现象学回到现象学。本文提供了一些新的角度以飨读者,无意牵动命运的玄学,而是尝试回到行为本身。或许从生存焦虑入手,可以成为将来解决问题的依托之一,正如宫崎骏说的:“在时代的洪流之中,梦想会被压弯,苦恼无济于事,但生存却需要继续。” (作者:尤晶,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硕士;张添,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后、讲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注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1] “Escaping to Thailand: Fleeing military service in Myanmar”,[EB/OL],Deutsche Welle,March 17,2024,https://www.dw.com/en/fleeing-to-thailand-myanmars-youth-defying-military-draft/a-68528387 [2] “Operation 1027 Delivered Three Months of Humiliation to Myanmar’s Junta” [EB/OL],Irrawaddy,January 26,2024,https://www.irrawaddy.com/news/conflicts-in-numbers/operation-1027-delivered-three-months-of-humiliation-to-myanmars-junta.html [3] “လက်ရှိ နိုင်ငံရေးနှင့် လက်နက်ကိုင် ပဋိပက္ခများအပေါ် နိုင်ငံသားများ၏ သဘောထားအမြင်”[EB/OL],Blue Shirt Initiative,March 25,2024,https://blueshirtinitiative.org/my/polls/1 [4] “33 Towns in 80 Days: Mapping the Gains of Myanmar’s Anti-Junta Offensives”,[EB/OL],Irrawaddy,January 16,2024 ,https://www.irrawaddy.com/news/conflicts-in-numbers/33-towns-in-80-days-mapping-the-gains-of-myanmars-anti-junta-offensives.html [5] “‘I would either run away or join with revolution forces’: Myanmar youth worry over conscription law”,[EB/OL],The Straitstimes,February 14,2024,https://www.straitstimes.com/world/myanmar-junta-s-move-to-enforce-military-conscription-fuels-fear-and-defiance-among-young-people [6] Lai B.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Military Mobilization on the Outcome of International Crises[J].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2004,48(2),212. [7]“နိုင်ငံတော်စီမံအုပ်ချုပ်ရေးကောင်စီဥက္ကဋ္ဌ နိုင်ငံတော်ဝန်ကြီးချုပ် ဗိုလ်ချုပ်မှူးကြီး မင်းအောင်လှိုင်နှင့် ရုရှားဖက်ဒရေးရှင်းနိုင်ငံ TAR-TASS Media တွေ့ဆုံမှု”,[EB/OL],Myawady,March 17,2024,https://www.myawady.net.mm/node/53901 [8] 张添.缅甸政治“轮回”:合法性竞争与政治共识的瓦解[J].东南亚研究,2022(05),9-14.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明仟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