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银行理财,我们先要看看理财的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
最近几年,银行的主要功能不只是存钱、取钱这么简单,而是增加很多服务百姓的项目,其中银行理财就是其中一种。银行理财的重大变化,就是以后都不会再有保本承诺。这也让有些投资者感到担心,银行理财如果不再保本,那是不是意味着以后买银行理财不可靠了呢?
因为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即不再承诺保本)是硬性要求,就算是银行也没有办法。作为投资者来说显然也只能认清这一趋势,并做好相应准备。
简单点说,资金安全主要看的是理财产品到期后能不能按期兑付,即会不会违约。如果不能按期兑付,就算收益再高也没什么用。从这方面来说,银行理财即便不再保本,但资金还是安全的。
大家都知道有这么句话:理财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其实大家可想而知,任何事物存在都是有风险的,银行理财也不例外,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银行理财的具体风险所在。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也不是说银行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有很大的风险,买了就会亏,一般来说,银行理财还是比较安全的,具体风险就要看产品类型了。
1、低风险类
保本型理财。这个大家想必也很熟悉,保本理财产品越来越少了,收益率也在慢慢的下降。
2、中等风险类
普通的理财产品。这个是大家去银行买的最多的理财产品,不保本不保息,期限一个月至数年不等,它们其实是银行的资管计划,所募集的资金一般来说也是进行比较稳健的投资,该类产品发生违约的可能性也不是很高。
3、高风险类。
这类理财产品标注的收益往往比较高,当然对应的也是高风险。所募集的资金一般用来投资股权、大宗商品、股票指数等高风险标的。代表的银行有民生银行、交通银行与中国银行等,普通投资者需要谨慎选择。
小编提示您:任何投资都会有风险,出于对自己财产负责的考虑,投资者在买理财的时候不要怕麻烦,多问几次,多看条款。
以上就是为您介绍的关于银行理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本文是第272篇原创。点击主页将我设为星标⭐,以免错过最新推送。
前几天,央行发布24年4月经济数据,狭义货币M1存量66万亿,同比下降1.4%。
今天,我又刷到这则新闻: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出倡议,禁止银行通过“手工补息”的方式,来临时吸收存款揽储。
这2个事情之间,其实有很深的渊源,简单做个分享。
M1就是狭义货币,也是最灵活的钱,可以近似理解为“现金+活期存款”。
2024年4月末,狭义货币M1为66万亿元,同比下降1.4%。
这是自2019年5月以来,第二次出现M1数据的下滑。
二、狭义货币M1为什么下降?
M1负增长,或许与老百姓的存款搬家有关。
存款搬家:指的是老百姓的钱,从“活期存款”,转换成理财和定期存款。
而存款搬家的背后:则是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提升,和银行业禁止“手工补息”高息揽储。
一方面,银行存款利率越来越低,那就肯定有些老百姓看不下去了,把属于M1的活期存款“搬家”到了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纵观今年我国的理财产品收益,可真的不低,1月,我国银行理财平均预期收益是1.70%,4月14日,这个数据就涨到了2.43%,一骑绝尘。
另一方面: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禁止通过手工补息来贴息揽储”的倡议,也让老百姓们减少了存“活期”的动机,这也会导致狭义货币M1的下降。
“手工补息”揽储=手工补息+揽储。
揽储,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拉存款了;
而“手工补息”一词,则是专业的银行术语。
顾名思义,就是用手工操作,来调整、补充计算存、贷款利息;
一般是针对银行出现系统问题或操作失误时才调用的,但在实务中,就变成了另一个玩法。
要知道,银行的客户经理是有存贷款的考核指标压力的。
比如让你月末拉1000万存款出来,你把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叫了,好不容易凑齐500万,还剩500万怎么办?
有些聪明蛋就想出了个办法:把刚刚那个“手工补息”的工具,作为利率补贴的一种方式。
对月末、季末活期存款给予更高的利息补贴。
利息一高,有额外的补贴,那存款不就拉到了吗?
这样的聪明蛋可不少。
2023年7月,界面新闻就曾披露:某银行客户经理,为了拉100万存款,1天给客户1500元利息。
1天1500,大家知道年化利率是多少吗?54.75%。
由此可见,为了完成拉存款的指标,部分银行的客户经理也是蛮拼的。
另外,前段时间很火的银行电视剧《城中之城》,有一集也讲了这个故事。
具体大家看图片吧,一看就能领会了。
个人认为,禁止“手工补息”揽储,核心原因在防止资金空转和促进公平竞争,让钱更好地留向实体经济。
大家想啊,如果某家银行在月末、季末给你高额的利息;
会不会导致钱在不同银行之间转来转去?而没有留向实体经济?
会不会导致银行之间开始卷,出现不公平的竞争呢?
再往深一点说,会不会导致金融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出现混乱。
这些乱象的存在,让银行业开始重视这个现象,最后倡议禁止“手工补息”高息揽储。
而银行人特别是客户经理,拉存款的难度,也变得更大了。
(1)相比于之前的季末冲量,禁止后M1会暂时下降
禁止前,有些银行为了年末、季度末的存款数据好看,会花钱去拉活期存款,临时性提高自己银行的季末年末数据。
禁止后,和之前相比,M1中有一部分“临时拉来的钱”会少掉;
这会导致M1暂时性下降,与此同时,老百姓们会更客观地考虑自己的需求,这也会让M1、M2的货币更真实。
(2)银行的定期存款比重可能会增加
禁止后,原来一些做月末“活期”的客户就不做了;
他们会把钱用于购买定期存款或理财产品。
根据媒体披露:2017年到2024年3月,部分银行的活期、定期存款比例从“四六开”降至“三七开”,定期存款的比重越来越高了。
(3)资金空转现象得到改善,市场竞争更公平,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
在挤出月末贴息揽储的水分后,货币在金融体系内的资金空转现象会得到改善;
银行之间的竞争环境也相对更加公平,存、贷款数据会更真实反映实体部门的内在融资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下,银行也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减少资金在空转中的损耗。
而这,也许就是禁止的初衷吧。
以上就是今日分享,如果觉得有收获,记得关注点赞,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