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发展和改革局 云和县卫生健康局 关于印发《云和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俊虹 健康资讯 2024-12-19 2 0

云和县发展和改革局 云和县卫生健康局 关于印发《云和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政策解读:http://www.yunhe.gov.cn/art/2021/12/16/art_1229631701_2401003.html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云和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审查通过,并经县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据此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云和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云和县发展和改革局 云和县卫生健康局 2021年11月17日 云和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稿)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与基础 (二)面临的形势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健康云和建设 (二)夯实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三)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础 (四)全力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 (五)促进中医药事业内涵发展 (六)创新推进老年健康服务工作 (七)深化医疗卫生集成改革 (八)推进卫生健康数字化升级 (九)提升卫生发展支撑水平 四、保障措施 云和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稿)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基础,也是丽水全力打造“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窗口”和云和全力打造“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重要窗口”的重要内容。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实现健康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浙江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丽水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云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远景目标纲要》《健康云和2030行动纲要》,结合我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与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县紧紧围绕全民健康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政策,深入推进健康云和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能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较好成果,创成省卫生应急示范县,在全市率先创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基本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卫生健康改革快速推进。制定发布实施《健康云和 2030行动纲要》,加快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大健康格局。高标准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组建了以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县中医医院和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县域医共体,紧紧围绕“一盘棋”、“一家人”、“一本账”工作目标,不断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开展医共体全员岗位管理试点工作,推进医共体人事制度管理改革,资源融合共享体系逐步完善。持续探索推进“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有序实施公立医院三年振兴计划,综合医改效应加快集成显现,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医疗服务各项指标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就医满意度显著提升。积极推进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推进智慧结算、电子发票使用、中医中药一网通、出生一件事办理、用血服务一站式办理等改革,率先完成健康医保卡“两卡融合,一网通办”,方便群众便捷就医。积极推进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建立“两员一中心一团队”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常住地管理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改革。 ——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持续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至今保持确诊病例零发生。2019年在全市率先开展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初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防控长效机制,立体化打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健康一条街)、“老李帮忙团”特扶家庭志愿服务等特色亮点,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肯定。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诊疗综合楼和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稳步推进卫生健康民生工程,可疑胎儿产前诊断心脏超声检查、0-12个月龄婴儿耳聋基因筛查等一系列省市县级民生实事项目全面落实。老龄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完善基层老年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六进”活动。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平稳,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免费计划生育服务覆盖率达100%,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全市首推“一点心亭”服务平台。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第四轮复审,完成省级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全覆盖,50%的乡镇创成国家级卫生乡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卫生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每万人全科医生数达6.5名,县域范围内就诊率90.24%,均已超过省市平均水平。与省市级医院签订第二轮合作办医协议,重点帮扶县级龙头学科、省级科研项目,成功获批市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取得零的突破,获批省级科研项目3项、市级11项、县级35项。深入实施基层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成立全县卫技人员技能培训中心。稳步推进定向委培工作,累计定向培养医学生70名。深入开展“名医、名护士”培养工程,评选培养云和“名医、名护士”40名,“医坛新秀、护理新秀”20名。完成省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市级继续教育项目53项,完成卫技人员培训5000余人次。组织各类干部培训1500余人次,选派学科带头人及业务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150余人次。卫生综合监督执法水平稳步提高,办案能力保持在全市前列,率先创成省卫生健康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范化建设单位。 ——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13%。全县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36岁,比2015年提高了1.66岁,高于省、市水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9‰,比2015年下降了5.34‰,低于省、市平均值。连续22年无县内孕产妇死亡。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无甲类传染病、死亡病例报告。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全部实现。 “十三五”期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规划 目标 期末完成值 完成情况 健康 素质 1.人均期望寿命 岁 79.9 81.36 完成 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8.5以下 1.29 完成 3.孕产妇死亡率 1/10万 9.5以下 0 完成 4.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24 30.13 完成 人口 发展 5.计划生育率 % 96%以上 97.14 完成 6.出生人口性别比 / 112(省目标值) 108 完成 7.出生缺陷发生率 ‰ 15以下 20.6 未完成 8.免费计划生育服务覆盖率 % 95以上 100 完成 资源 配置 9.每千人核定床位数 张 4.88 4.8 基本完成 10.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 人 3.27 3.76 完成 11.每千人注册护士数 人 3.48 3.5 完成 12.每万人全科医生数 人 2 6.5 完成 13.县域范围内就诊率 % 90 90.24 完成 服务 保障 14.责任医生规范签约服务率 % 50 43.49 口径调整,已达省目标值 15.区域医学共享中心覆盖率 % 80 80以上 完成 16.智慧医疗覆盖率 % 80 80以上 完成 (二)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深化提升“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奋力打造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重要窗口”,开启新时代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力打造健康云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于做好“十四五”时期的卫生健康工作至关重要。 “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迎来重大战略机遇。从国家、省、市、县的发展趋势看,“十四五”时期,社会经济社会步入高水平、高质量发展阶段,医疗卫生服务系统运行更加突显“整合、协调、创新、共享”的要求,绩效评估更加关注服务品质、整体效率,预示着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入攻坚期。这一时期,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步伐会更快,推动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力度会更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加快了国家提升构筑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进程。浙江省实施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战略,我县正奋力打造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全域5A、全球木玩创制中心的发展战略,加快实现云和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我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必须深度融入云和发展改革大局,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大格局中寻找发展定位、确立发展目标,探索区域卫生健康现代化发展道路,努力发挥展示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重要窗口”的示范作用。 “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十四五”期间,社会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重大传染病等健康威胁因素依然存在,慢性病发病呈增高态势。城乡居民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不生病”“少生病”“看好病”的诉求更加强烈,“一老一小”等多重健康需求迸发,卫生健康服务供给压力、公共卫生安全治理难度持续加大。医疗服务整体水平不够高,资源配置总体不足,学科建设、科研能力比较薄弱,卫生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仍然存在。公共卫生领域短板日益突出,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发展滞后,疾控技术力量和设备薄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防控、医疗救治、应急支撑保障能力不足。医疗卫生服务协同整合不够,卫生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县级医院负债高,运行困难,医共体牵头能力不强,分级诊疗格局尚未有效建立,医保杠杆作用未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亟待完善。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方式,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卫生健康工作,准确把握山区卫生健康发展规律,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的总体要求,以高水平建设健康云和为统领,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主线,全面夯实基层卫生健康基础,显著提升医疗综合实力,致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着力推动群众健康福祉迈上新台阶,高水平开启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健康优先、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推动人民健康生产生活方式的养成和卫生法制建设。坚持公益导向,将维护好人民群众健康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出发点。 2.坚持党政主导、多元共建。强化党的领导在卫生健康领域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领导和监督责任,整合各方资源,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使人人都关注个人健康,形成社会成员都参与的大卫生大健康建设格局。 3.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立足我县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对接群众所需、基层所盼,深化改革创新,补齐发展短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和健康生活的新需求。 4.坚持公平公正、均衡发展。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逐步缩小城乡、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健康云和。构建城乡一体、中西并重、医防协同,能满足山区居民卫生健康需求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发展均衡、重点突出、服务优质的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格局,人人享有更加平等的卫生健康服务,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显著提升,群众身体素质全面提高,主要健康指标全面提升,县域卫生健康服务走在山区26县的前列。 到2035年,高质量全面建成健康云和,打造健康中国县域(山区)示范区,实现高水平卫生健康现代化,部分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国(山区)先进水平。 2.具体目标 ——健康云和建设高质量推进。人群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城乡、区域、人群间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率先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基本建成健康云和,构建起适应山区居民健康需求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卫生健康服务质量与效率持续提升,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经济有效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成为浙江省(山区)区域卫生健康发展创新区。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快速提升。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疾病防制能力,强化基层医疗救治体系,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应急梯队,提升应急能力。促进医防协同,聚焦各类慢性病防治,提升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水平。加强妇幼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新生儿和高危孕产妇救治体系。持续推进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 ——数字卫生健康建设快速发展。以5G移动互联快速发展为契机,实现全人全程“掌上”医疗健康服务新生态加快形成,“互联网+医疗健康”率先建成。政务服务事项“掌办率”达100%,建成掌上执法新生态、数字监管新模式、智慧卫监新示范,卫生健康执法数字化走在全市前列。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高标准发展。全面建成标准化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全科医疗服务得到普及。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推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稳步发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有序推进,医务人员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就医负担逐步减轻。努力实现健康服务高质量,推进健康事业新发展。 ——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县域医共体建设高标准推进,云和县人民医院力争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卫生人才结构更加优化,专科医疗服务水平更高。医疗资源配置结构更加合理,优质医疗资源更加充裕、均衡,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效运行,跨层级、跨区域就医显著减少,疑难危重病例域外转诊率持续降低。 ——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快速提高。落实国家人口老龄化战略,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践康养和医养结合政策,增强老人幸福感。 “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2025年县里目标 健康水平指标 1 人均期望寿命 岁 81.36 81.5 2 婴儿死亡率 ‰ 0 5以下 3 孕产妇死亡率 1/10万 0 7以下 4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30.13 40 服务体系指标 5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 人 3.76 4.3 6 每千人注册护士数 人 3.5 5 7 每千人床位数 张 4.8 7.5 8 每万人全科医生数 人 6.5 7 9 疾控机构标准化率 % 100 100 10 每千人拥有婴幼儿照护设施托位 张 3.95 4.5 服务效能指标 11 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 % 76.6 100 12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 % 74.64 80 13 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 % 9.13 8.5以下 14 县域就诊率 % 90.24 90以上 保障水平指标 15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元 65 稳步提高 创新发展指标 16 市级卫生人才数 人 6 8 17 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综合指数 — 90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健康云和建设 1.推进健康云和工作机制建设。探索建立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施路径,健全健康云和工作机制。高标准推进实施健康云和行动,合理膳食行动省级示范点建设成效明显。落实健康云和建设政府主体责任,明确各部门责任清单,落实部门和自治组织的健康管理职能。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高位推进,多部门协同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提升区域健康发展整体水平。 2.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高质量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高水平创建和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推动国家卫生乡镇建设,开展健康县城、乡镇村、家庭创建活动。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倡导勤洗手、科学戴口罩、分餐公筷、垃圾分类投放等生活习惯,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等陋习。健全病媒生物防制机制,提升监测预警水平,推进无蚊示范村建设。全面推进控烟行动,落实公共场所、机关事业单位室内办公场所全面禁烟。到2025年,国家卫生乡镇创建率达100%,人群吸烟率下降到20%以下。 3.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加强健康教育和社会健康管理,加快推进“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进一步完善县属健康科普专家库、资源库建设以及科普知识传播机制。组织开展生命教育、死亡教育,引导居民树立科学的生命观、生死观。把健康教育纳入学前、学校和在职教育全过程,强化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完善健康素养监测体系,建立烟草使用、饮酒行为等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监测评估系统,加强健康素养与健康大数据的收集和利用研究。开展“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营养健康工作指导,普及全民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到2025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0%以上。 4.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鼓励按政策生育,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提升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水平,健全计划生育家庭扶助保障体系。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多样化、多层次、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改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全面落实“一老一小”政策,完善医养康养相结合政策,增强服务老年健康能力。建立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监测体系,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健康服务的链条将向前端的预防保健和后端的康复护理延伸,贯穿人的全周期。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81.5岁。 专栏1 “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云和县医疗健康集团规范设置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学科建设,增加老年病区(病房)、康复病区(病房),满足老年健康服务需求;在乡镇卫生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家庭医生团队为有需求的签约居民提供居家护理、居家康复等适宜服务。 健全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镇(街道)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覆盖率达50%以上。宣传贯彻母婴室建设标准,完善公共场所母婴室设置,县级医院全面配置标准母婴室。 专栏2 优化家庭发展政策项目 健全计划生育家庭扶助保障体系,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和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就医绿色通道“三个全覆盖”。以家庭健康教育促进、青春健康深化、暖心行动、幸福家庭创建促进、“三留守”人员关爱及优生优育进万家等项目为载体,进一步促进生育关怀和家庭健康工作发展。 (二)夯实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健全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制度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1.强化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构建统一指挥、权责匹配、权威高效、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大应急管理格局。积极参与建设省市县互联、机构互通、数据共享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和卫生应急指挥、互联网+执法监督等平台,全县实现公共卫生应急突发事件信息系统与城市大脑建设体系有效对接。健全县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应急救援联动及社区群防群控机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物资贮备及战时公共卫生资源统一调配制度。及时修订和动态调整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呼吸道传染病应急预案和技术指南。统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机构检测资源,构建质控统一、资源联动、信息共享的实验室检测网络。完善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应急调度机制。强化疫情、舆情、社情“三情”联判联动。规范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确保辖区内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100%。积极探索完善县域医共体模式下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工作,推进院前医疗急救标准化建设。建成独立建制的120指挥中心,建成一个急救站(云和县人民医院)和3个急救点(县中医医院、石塘镇中心卫生院、崇头镇中心卫生院),合理布局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城市地区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少于11分钟,乡村地区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少于15分钟。云和全县域建设“五分钟社会应急救护圈”。 2.推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规范用房配置,强化学科建设,加快推进大楼改扩建,完成生物安全二级(P2)水平的实验室建设,视情建设加强型二级(P2)生物安全实验室。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人员编制数达到30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水平,高级职称比例逐步提高达到40%。到2025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到标准化。 专栏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推进县级疾控中心基础设施、基本检验检测设备提档升级,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处置、健康危险因素适宜技术能力建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试行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制度,县卫生健康局试行公共卫生总师制度,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兼任县卫生健康局公共卫生总师,主导重大公共卫生工作。 依规有序调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事管理制度,规范专业技术人员准入标准,建立基层公卫人员择优录入县级公卫机构交流调动机制,通过引进人才、择优录入基层公卫人员加快县级疾控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业绩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调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探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充分履职、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提供社会化服务,允许按规定提取相应的劳务报酬,且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 3.健全县、乡(街道、镇)传染病救治网络。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完成县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病区改扩建任务。统筹规划传染病救治资源配置,建立平战转换机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哨点布局,所有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基层哨点。探索建设车站、高速公路路口等场所的监测哨点,提高疫情监测和处置能力。 4.加强重点疾病防控。严格执行新冠肺炎等新发传染病常态化监测与防控措施。加大鼠疫历史疫源地及麻风病低流行区的监测,加强疟疾、登革热等输入性传染病监测,有效应对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加强免疫规划工作,推进成人疫苗接种,维持高水平人群免疫屏障,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加大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力度,强化禽流感、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源头治理。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加大有毒有害场所的监管,推进尘肺病攻坚行动。 5.提高慢性病质量管理水平。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防控长效机制。规范县级心脑防办等技术指导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健康管理质控网络,规范慢性病质控流程及技术路径。实施重点慢性病干预计划,强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阻肺及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防治,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降低到8.5%以下。高血压、糖尿病社区规范管理率达70%,创建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中心镇卫生院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设立40岁以上中高危人群慢性病颈动脉B超、慢阻肺肺功能、胃癌等早期筛查项目监测点,逐步扩大重点人群肺癌、结直肠癌等癌症早期筛查项目。探索建立社区诊间与入户相结合的随访模式,建设慢性病诊间与进村入户随访数字化融合平台,强化社区慢病随访技术应用和质量管理。 6.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加强妇幼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妇幼三级网络,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积极推进优生两免、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提升工作质量,努力提高和稳定覆盖率。落实母婴安全工作措施,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全面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青少年眼保健操工作,强化青少年近视防控,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实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0-12个月龄婴儿耳聋基因筛查、妇女“两癌”检查等服务项目,产前筛查率和“两癌”筛查率分别达90%和80%及以上。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示范县建设,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等严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和监督管理工作。 7.推进采供血机构、精神卫生防治项目建设。加强采供血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一个规模适宜、配置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献血屋。确保临床用血的需求和安全。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心理救援队伍建设,提升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加强精神疾病的监测与干预,开展重点人群抑郁症等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筛查与干预。进一步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随访工作,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降低治疗脱漏率。推进县域精神专科医院或病区建设,到2025年,精神科医生数提升至4名/10万人。 (三)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础 1.加强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形成与人口分布相适应的网点布局。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工程,按标准配齐仪器设备,提档升级诊疗条件。融入国家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工程,形成以村卫生室为主体,巡回医疗、远程医疗等服务覆盖为补充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社会资助等方式,加快推进常住人口超过1000人的行政村(非卫生院所在地)的标准化村卫生室(服务站)建设,稳步提升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配设备配置率达到100%,村卫生室规范化率达90%,偏远山区常住人口较少的村流动医院服务覆盖率达100%。完善乡村医卫人才引进与退出机制。 专栏4 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工程 合理设置标准化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新改扩建村级卫生服务机构10家,政府(集体)办村级医疗机构达60%以上,村卫生室规范化率达到90%。加强乡村医生培养。探索实行村级医疗卫生人才“县招乡管村用”机制,到2025年,力争每个政府(集体)办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至少拥有1名执业(助理)资格医师。 2.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开展高质量全科医生培训,推动普及全科医疗服务模式,落实全科医生的“守门人”和“代理人”职责。健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科室设置,强化全科医疗、公共卫生、中医药等服务功能。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以养老、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为主的住院和家庭病床服务,完善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和流程。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落实村卫生室补助政策,保障乡村医生按照规定享受养老待遇。推进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制度,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人才及乡村医生岗位培训。创造基层智慧医疗条件,依托互联网医院、医共体等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力争远程医疗服务网点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实现患者在线就诊-药物配送全程服务。推动互联网+慢病管理、智慧健康小屋建设。组织实施流动医院标准化建设计划,规范流动医院服务行为,确保服务质量。 专栏5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智慧化 “智慧基层”建设:整合现有信息系统,实现各系统间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方便操作。 远程医疗项目:建立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建立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相关制度,依托互联网医院、医共体等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实现基层患者在线就诊-检查-药物配送全程服务。 互联网+慢病管理:通过专业的在线管理工具和服务,建立家庭医生-患者在线联系平台,提供个性化在线复诊开方、用药指导、生理指标监测提醒、饮食运动康复指导等服务。 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原则上每个街镇均需设立1家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应提供三大类服务,包括:健康自助检测、健康自我评估与健康指导干预。 3.提高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质量。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绩效考核等配套政策。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签约服务内涵,提高签约服务水平和覆盖面。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常见慢性病的规范化诊疗和管理工作,促进慢性病家庭随访与诊间随访有效融合。完善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预警机制,构建基层传染病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 (四)全力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 1.持续深化县级强院建设。推动医共体牵头医院提标扩能工程,合理提高建设和设施设备标准。深化2个市级龙头学科和专科专病中心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专栏6 提标扩能工程 临床专科建设:着力提升专科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持续强化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2个市级龙头学科泌尿外科、神经科建设。云和县人民医院“山海”提升工程四大重点托管专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神经内(外)科、骨科能力明显提升,力争消化内科、神经内(外)科4项技术达到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水平,泌尿外科、骨科6项技术达到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水平。 胸痛、卒中、创伤、孕产妇、新生儿五大救治中心能力建设: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提升县域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和抢救的成功率。 2.加强医共体内涵建设。做大做强县人民医院,做优做精县中医医院,强化其县域龙头和城乡纽带作用。针对县域内诊疗需求较大、县域外转诊较多的病种,强化“外引内联”,加强与省市医院、县域内专科医院等机构在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有效承担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等任务。到2025年,医共体牵头医院云和县人民医院力争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3.持续深化医共体改革。健全医共体管理体制,充分落实医共体经营管理自主权。深化“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改革要求,进一步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相适应的人员统筹使用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县域医共体统一岗位设置、统一公开招聘、统一岗位竞聘、统一人员使用,实现县域医共体全员岗位管理全覆盖。深化医共体同质化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医共体整体医疗水平。结合云和县域特征集自身医疗特点,积极探索医共体成员单位错位发展路径。 4.完善医共体内分级诊疗、分工协作机制。强化多部门制度供给,深化药品供应保障、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方式等协同改革。2022年在医共体内全面推开高血压、糖尿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分级诊疗改革。健全区域信息共享中心等远程医疗服务的运行机制,完善“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到2025年,医共体制度体系和发展模式基本成熟,基层就诊率达65%以上,县域就诊率达到90%,疑难危重病例县域外转诊率持续降低。 5.发展社会办医疗机构。落实社会办医政策,拓展社会办医空间,探索医疗机构多种合作模式,提升社会办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满足不同人群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五)促进中医药事业内涵发展 实施浙江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医共体中医药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若干配套政策,强化医共体模式下中医药创新发展。 1.加强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完善云和县中医医院科室设置和标准化建设,完成云和县中医医院迁建工程项目。云和县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云和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设立中医科,全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健全中药配送网络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 2.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稳步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到2025年,新增省级名中医1名,云和县中医医院中医类执业医师占比力争达60%以上;强化云和县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服务功能,到2025年,建成省级重点中医专科1个,筛选推广10项适宜技术和3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逐步提高中医药服务在诊疗服务中所占比重,云和县中医院中医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30%,门诊中药处方占比达到60%以上;加强云和县中医院传染病相关科室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中医基层化”进程,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达30%以上。 专栏7 中医基层化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制定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方案,开展中医药基本理论和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解决居民常见健康问题的能力。 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普及: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开展健康干预及管理。 卫生技术人员“西学中”“护学中”项目:开展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师、护士参加“西学中”“护学中”培训。 3.继续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健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加强县级中医“治未病”指导中心建设,规范“治未病”科室设置,到2025年,云和县中医医院完成治未病指导中心和基地建设,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立妇幼保健中医适宜技术中心 ,丰富治未病服务内涵,推广10个以上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养生保健方法,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加强云和县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推广一批中医康复方案,指导康养基地、养老院的康复项目,推进中医药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 专栏8 中医药促进健康服务 推广10个以上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推广中医康复单元相关疾病或功能障碍的技术规范、临床指南、康复服务技术包等,满足中医康复临床实践的指导需求。 推动中医康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在养老、护理机构中提供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 推广5个以上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效果。 (六)创新推进老年健康服务工作 1.强化老年健康服务支撑。落实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支持政策,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加快卫生健康基础设施、服务流程、信息技术等适老化改造,创建老年友善型卫生健康服务环境。加强云和县医疗健康集团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学科建设,增加老年病区(病床)比例,提高康复、护理床位比。加强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人才队伍建设。到2025年,老年健康政策保障更加有力,适老环境更加友善,服务能力更加全面,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专栏9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云和县医疗健康集团加强老年医学科、康复学科建设,提高老年医疗服务水平。在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优先满足完全失能老年人入住的需求;在县、乡两级规范化建设安宁疗护中心、病区或床位,建设1个安宁疗护病区,1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示范。 2.启动安宁疗护体系建设计划。医共体开设1个安宁疗护病区,1家乡镇卫生院开展安宁疗护基层示范点工作,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与技术指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临终关怀,构建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安宁疗护人员、志愿者四位一体的临终关怀服务系统。 3.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模式。建立综合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和家庭病床“四床联动”机制。设立医疗、养老实时切换的个性化床位和家庭病床,打造康复保健、生活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体,实现“医养融合”一体化。乡镇卫生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建设医养结合养老康复中心。 4.助力康养产业发展。为云和县康养小镇、康养文旅等康养产业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开展以灵芝、黄精、石斛、雪梨等本地药材资源为原料的康养实践。 (七)深化医疗卫生集成改革 1.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科学建立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和转诊标准。依托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强化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推进“全专联合”家庭医生团队组合式服务,促进医防融合、分级诊疗和全周期健康管理。重点人群在基层就诊率达70%以上,引导医共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持续推进和深化“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2.强化医防协同机制。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明确任务清单,增强人员力量配备,云和县医疗健康集团健全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中心运行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公共卫生医生配备。健全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和管理制度,建立院感事先介入机制,医院感染控制人员配置符合规定要求。拓展延伸医共体“两员一中心一团队”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密切协作工作机制,推进疾病三级预防和连续管理,探索建立云和县医防融合培训和人员双向流动机制,推动医防机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 3.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和绩效考评体系。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健全政府办医体制,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建立健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公立医院薪酬制度等联动改革,优化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35%以上。健全公立医院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公立医院更加注重公益导向、质量效益、精细管理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纵深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清廉指数逐年提升。 专栏10 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 完善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及其配套制度,健全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医疗健康集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院长依法依规独立负责行使职权。 加大党员发展力度,深入实施“双培养”工程,加强高知识群体发展党员工作,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新发展高知识党员占新发展党员数比例不低于30%,努力把优秀的年轻干部培养成党员,把优秀的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 完善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作为医院干部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健全医院党建工作组织指导体系,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格局,形成主体明晰、责任明确、有机衔接的党建工作机制。 完善落实党支部参与重要事项决策制度,继续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纵深推进“清廉医院”建设。 4.完善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制度。加强医疗卫生行业全行业、全过程、全要素综合监管。完善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推动综合监管手段和方式创新,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为主,风险监管、信用监管、联合监管为辅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分类监管制度,强化综合监管结果的协同运用。切实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执业,加快实现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全覆盖。探索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监管的云和模式,推动“互联网+监管”从违法事件事后查处向事前、事中风险预警延伸。依法加强对职业卫生、精神卫生、放射卫生、传染病防治、实验室生物安全、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等领域监管,强化对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的包容审慎和智慧监管。加强卫生健康执法队伍建设,持续提升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5.完善“三医”联动改革机制。遵循“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强监管”的改革路径,持续推进“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全面实行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的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一步推动药品耗材采购供应保障、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等联动改革。全面实施住院费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点数付费,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 6.完善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制度机制。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建立并完善激励相容、灵活高效、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引导全社会更加关心关爱广大医务工作者,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依法保障医务人员合法权益,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 (八)推进卫生健康数字化升级 精准聚焦数据治理、智慧监管、互联网+医疗健康三大需求,不断完善数字化治理服务体系,提升数字化健康服务能力,拓展数字化健康服务内涵,推进卫生健康数字化升级。 1.完善数字化治理服务体系。完善全民健康信息支撑体系,推进县域卫生健康数据的采集、治理和共享、应用。加快卫生健康网络管控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积极推进医疗卫生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和医疗卫生智能监管决策系统建设,促进卫生健康数据在社会治理、惠民服务等领域发挥更好作用。 2.加强数字化健康服务能力。优化医共体牵头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基于省建通用版的数字化医共体系统,结合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业务协同功能和数据回流,加快数字医共体建设。实施数字化素养提升计划,加强数字化应用的宣传普及与使用培训,提高居民与医务人员的数字化应用能力。支持引导医学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创新应用。 专栏11 智慧医院、数字医共体项目 进一步推动医共体牵头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推进区域化临床智能辅助和电子病历质控系统建设,全面提升临床诊疗工作的智慧化程度,建立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系统。基于省建通用版的数字化医共体系统,以提升医共体整体绩效为目标,立足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满足医疗健康、行政管理、质量监控、运维保障等需求,建设一体化的数字医共体。 3.拓展数字化健康服务内涵。创新拓展数字健共体平台,推进智慧医药、智慧康养服务示范中心建设。以国民医疗健康专区为载体,推进看病就医“一码通”,构建全人全程“掌上”医疗健康服务新生态。推广可穿戴式、便携化、居家型健康监测设备和健康管理设施,拓展互联网+预防保健、互联网+康养、互联网+中医药等更多服务应用场景。 (九)提升卫生发展支撑水平 1.优化人才队伍规模与结构。完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做好卫生人才“引、培、留、用、管”工作。继续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委培计划,增加紧缺专业人才委托培养专业类别及委培数量。计划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学、康复医学等专业人才定向培养40多名、招聘(引进)50多名。探索开展村医本地化培养试点,拓宽乡村医生补员渠道,充实乡村医生队伍。到2025年,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50%,医护比达到1:1.25,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0.83人,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55人。 专栏12 高层次卫生人才培育 加强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培育,深化云和“名医、名护士”培养工程,开展第四届“名医、名护士”评选,评选出“名医、名护士”各20名、“医坛、护理新秀”各10名。深化医共体高级职称自主评聘,评出卫生系列高级职称50名以上,争取全县高级职称卫技人员占比达20%以上。 2.提高专业技术队伍水平。实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基层卫生技术人员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全科医疗、中医药适宜技术等服务能力。实施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项目,提升中医药人才服务水平。加大青年业务骨干、学科负责人(带头人)等培养力度,整体提升骨干人才专业技术水平。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确保继续教育质量。积极申报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到2025年,市级卫生人才达到6人,争取成功申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2项、市级30项,培训5000余人次。加强干部素质提升培训,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省市卫生培训中心培训10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3.提升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持续改善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与环境,整合区域学科资源,加快国内外卫生健康领域先进理念、技术、方案、模式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动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积极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到2025年,争取成功申报并完成科研项目省级3项、市级20项。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党委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将卫生健康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部署,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健康卫生工作职责,抓好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党政主导、各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大健康格局。建立健全规划推进机制、监督机制、完善反馈与调整机制,规范项目准入与实施,对规划进度定期检查,实施情况定期评价。 2.强化法治保障。健全制度机制,结合实际,推进落实卫生健康法治建设。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及地方性法规规章。强化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3.强化规划执行。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发展目标任务列入系统各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指标。建立规划执行清单化、责任化,制定年度执行计划。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工作举措、责任分工,层层抓落实,确保完成各项重要指标及重点任务。 4.强化有效投入。建立稳定的卫生健康事业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中医药事业发展、政府举办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运行发展等所需经费保障,加强薄弱领域、关键环节的投入倾斜。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提升财政投入绩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立完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5.强化多元参与。完善干部队伍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动力和创新活力,着力提升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发挥好改革发展主力军作用。打造一批卫生健康文化基地,形成一批卫生健康先进典型。加强正面典型宣传,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强化社会舆论引导,及时回应民众关切,提高全社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度、重视度和支持度,推动社会大众和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卫生健康事业,努力营造“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 卫生健康基建项目 一、实施类项目6个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主要内容 总投资金额(单位:万元) 计划建设年限 1 县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应急保障楼项目 占地面积780㎡,总建筑面积4900㎡,包括车库、公共卫生应急会诊中心、120指挥中心、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及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应急医务人员值班宿舍。 1960 2021-2022年 2 县人民医院病房扩建工程 总用地面积9984㎡,建筑面积8067㎡(地面建筑6400㎡,地下室1667㎡),建设层数为6层,设置床位120张。 5297 2021-2022年 3 中医医院迁建工程 中医医院迁建工程按二级甲等标准建设,总用地面积约22387㎡,地上建筑面积约22500㎡,地下建筑面积约7100㎡,设计床位250张。 19978 2021-2023年 4 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 总用地面积约4035㎡,总建筑面积约3841㎡。 2610 2021-2022年 5 崇头镇中心卫生院拆建项目 总用地面积1218㎡,总建筑面积3381㎡。 2125 2020-2021年 6 紧水滩镇卫生院拆建项目 建筑面积1000㎡。 500 2021-2022年 二、谋划类项目6个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主要内容 总投资金额(单位:万元) 计划建设年限 1 赤石乡卫生院迁建项目 选址为赤石乡人民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仓库用房;用地面积400㎡,占地面积300㎡,建筑面积1000㎡。主要建筑:综合楼、门卫、污水处理、配电房等。 800 2022-2023年 2 120指挥中心改扩建项目 选址为云和县人民医院内城东路309号,用地面积320㎡,占地面积320㎡,建筑面积800㎡。主要建筑:120指挥中心用房车库、洗车房、办公室等。 1200 2022-2023年 3 县妇计中心迁建项目 选址以便民的角度考虑,地段尽量在主城区范围内,预计需要土地15亩,主楼建筑面积8000㎡,停车位150个。 8000 2025-2027年 4 县疾控中心大楼改扩建项目 项目分两步实施,一是新建实验楼,占地面积600㎡,总建筑面积3200㎡,包括地下车库、微生物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加强型P2实验室、污水处理池及试剂耗材仓库等:二是原大楼实验区功能布局改造。 3200 2024-2025年 5 医养结合养老康复中心项目 用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10000㎡,经营模式为公私合营或委托民营。 15000 2023-2025年 6 云和城南综合医院、云和县和平老年护理康复中心“医养结合”建设项目 项目拟建地点:云和县城内待定,总用地面积:4667m;总建筑面积: 15600m2;设置床位:300张。 10850 2022-2024年 云发改办72号.pdf 云和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wps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俊虹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